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518章 熱氣球的戰場運用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518章 熱氣球的戰場運用字體大小: A+
     

    十一月初六日,大同江兩岸寒風呼嘯,西北風從前日黃昏一直刮到午時,才終於消停下來,隆冬的平壤府上空澄澈如洗。烏雲和霧霾,如同武定皇帝心頭的不快,都被這陣狂風吹走,和煦的陽光灑在齊軍大營上,讓人心曠神怡。

    真是打仗的好時候。

    午時三刻,武定皇帝在吃完三條羊腿,兩隻烤全鵝,一壺老酒,外加若干碗米飯,酒足飯飽后,披戴上特製的鎧甲,將五十斤重的漓泉神槍扛在肩頭,在裴大虎等人的簇擁下,出了中軍大帳,徑直朝南邊三裡外的七星門走去。

    大同江北岸在昨日便已被齊軍佔領,朝鮮兵在城外曠野上修建的堡壘壕溝陣地,現在都成了廢墟,被朝軍放棄的箭樓和楯車冒著縷縷青煙,第一兵團的輔兵們揮舞樹枝棍棒,如飛蛾似得撲滅火跡。

    「陛下,他們的人負隅頑抗,躲在地堡箭樓里襲擊咱們,這都是讓炮營的神火飛鴉給燒的。」

    營官邱國坤跟在後面,氣喘吁吁向太上皇解釋,他全身只披著層棉甲,手裡沒有攜帶兵刃,即便如此,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手持長槍長牌的太上皇。

    劉招孫邊走邊側臉望向東邊河岸便正在安裝火箭支架的炮手們,眉頭微皺道:

    「讓王從之他們別再發火箭了,大齊是來收復失地得,這樣亂燒,把平壤燒沒了,朕要這城池有何用?」

    「若是進攻部隊傷亡大,就找一些投降的朝軍跳壕,這些蠻夷畏威不畏德,多殺一些,便知我天朝禮儀了。」

    武定皇帝說完,身邊黑壓壓一群隨從都沒有對那俘虜填壕表示反對,不是因為他們不敢忤逆太上皇命令,而是太上皇走得太快,這些人都已經跟不上了。

    裴大虎連忙派傳令兵去炮營傳達武定皇帝詔令。

    「昨天你們營死傷多少人?」

    劉招孫對邱國坤點點頭,作為第一兵團的尖刀,每次戰鬥,第一營都是首戰。

    「回陛下,殺敵五百七十多人,第一營戰死十八個,負傷四十二,」

    邱國坤大口喘氣,盡量小聲回答太上皇提出的問題。第一兵團第一營滿員編製為一千二百人,這樣輕微的傷亡,放在任一一支軍隊,可說是輝煌勝利,然而對第一兵團來說,已經算是傷亡慘重了。

    果然,劉招孫眉頭皺得更緊,嘴上沒說什麼,手中的漓泉神槍卻是咯咯作響錚然有聲。

    裴大虎以為太上皇要發怒,連忙上前給邱國坤求情。

    「聖上有所不知,朝鮮兵今非昔比,他們的火銃更為犀利,而且還有了些小炮,堡壘修築的頗為堅固,構造樣式,火力配備,和咱們當年打倭國時遇到的倭寇一模一樣。」

    武定皇帝沉默片刻,意味深長道:

    「看來李倧這幾年也沒有虛度,他和德川秀忠勾搭上了。」

    讓劉招孫感到憤怒和不解的是,這兩個從前不死不休的死對頭,現在竟然聯合對付齊國。

    魏昭在旁補刀道:「陛下,劉興祚今日發回塘報說,蓑衣衛在對馬島的細作,親眼目睹大股倭寇乘船渡過對馬海峽,登陸朝鮮南部,數量超過千人。」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武定皇帝聽到德川秀忠這四個字,臉上表情分明有了變化,眾人原以為太上皇在聽說倭國插手朝鮮戰局後會大發雷霆,豈料劉招孫表現的異常冷靜,他忽然站住,望向遠遠被甩在身後的侯大學士(錢謙益因為身體太虛,已經累的走不動)和大祭司。

    「《牛關條約》多少年沒執行了?」

    因為距離太遠,侯詢沒有聽清太上皇在說什麼,劉招孫只得大聲喊道:

    「朕問你,幕府將軍這些年,欠朕了多少銀子了?」

    大祭司聽清了,這位博聞強識過目不忘的數學天才掐指一算,立即回道:

    「尊敬太上皇陛下,如果臣沒有猜錯的話,自從當年陝西流賊攻打北京城,幕府方面就停止了對大齊的賠款,不僅如此,銅料、布帛、海產的賠償,也都停止了,他們還破壞了袁大人(袁崇煥)在九州開發的金銀礦····按照《牛關條約》每年五百萬兩白銀的數額,加上當前大齊商會的利息,加上日本國背叛對大齊造成的各種損失,這五年來,德川幕府拖欠皇帝陛下您的本金利息共計四億五千萬兩白銀·····」

    劉招孫聽了張大嘴巴,剛剛追上來的謝陽將跑掉了的假髮重新戴上,附和說,大祭司算的一點也沒錯。

    「這麼多啊?咱們的利息有這麼高嗎?朕像是放高利貸的皇帝嗎?」

    謝陽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立即使勁搖頭。

    劉招孫大笑著,把漓泉神槍槍頭上的布套取下,鋒利的兵刃在陽光照射下泛著寒光,他將五十斤中的大槍斜斜指向平壤城七星門,自言自語道:

    「欠了這麼多,幕府將軍肯定是還不起了,德川秀忠,這次,只有把你賣到平壤來做男妓了。」

    一眾心腹注意到武定皇帝說話時露出的嚴肅表情,沒有人會把太上皇的這話當做笑話來聽。

    炮營持續半個時辰的炮擊終於結束,平壤城頭炮聲響徹不停,雖然夠不著齊軍,反擊熱情很是高漲,看來隔著大同江、牡丹峰,單憑炮火壓制,還不能完全摧毀守軍意志。

    「把地圖拿來!」

    裴大虎取來一副平壤府周邊形勢圖,地圖中都長度寬度都作有標誌。

    平壤周長約16公里,總長約23公里,差不多比得兩個襄陽城。

    「從北面攻,有牡丹峰和萬壽台高崗做為自然屏障,東、西、南則是大同江和普通江。」

    武定皇帝說完,對眾人總結道:

    「南邊看,像個平地城;西北望,則像山城。炮營從北邊炮轟,炮子兒都打在山上了!沒用!」

    「看見那邊瓮城和城堞沒,還有馬面,將台和水門。」

    身臨其境,劉招孫才意識到平壤是座名副其實的堅城,絲毫不遜色於襄陽。

    前年打襄陽,打了半年,這次打平壤,不知要打多久。

    「讓炮營移至南門,抵近炮擊,如此才能發揮野戰炮速度的優勢。」

    邱國坤吞吞吐吐道:「陛下·····」

    「何事?」

    「南邊都還在朝鮮人手裡,炮營過不去,咱們這兩萬多人,圍不住·····」

    劉招孫搖頭道:「好了,讓他們都停下。」

    各營主官一聲令下,炮手停止射擊,開始清理炮膛。

    輔兵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將採伐來的木頭堆放在一起,開始在平壤城前製造楯車、雲梯車、撞城錐等攻城器械,準備掩護渡河。

    「直接讓戰兵上,朕先衝過去,給他們一個驚喜,振奮全軍士氣!」

    裴大虎等人還要勸阻,太上皇已經拖著他五十斤重的漓泉神槍,扛著大盾牌,走上插滿箭羽的浮橋。

    還沒等進入守軍射程,便落下一陣箭雨,雨點噼里啪啦落在浮橋的另一端,距離目標還有數十步遠。

    「朝鮮善射。」劉招孫感慨一聲,第二波箭雨朝大同江傾瀉而下,距離自己更近一些。

    「陛下······」

    無奈之下,裴大虎只得跟在後面。

    上萬戰兵呈扇形分佈在大同江北岸,列成戰鬥陣型,營官和把總們吹響竹哨,前排朝鮮俘虜被驅趕準備往前沖。

    訓導官森悌拿起木頭喇叭,想要活躍一下氣氛,這時一片響徹雲霄的歡呼聲在大陣後面響起。

    太上皇停下腳步,跟著裴大虎一起朝身後望去。

    炮兵陣地身後半里不到,一處空曠的荒原上,緩緩升起了一個紅褐色的龐然大物,那氣球的外面,宏光爍爍,彷彿像天空的月輪一樣,底下吊著個黑點。

    恍如飛鳥,升入空中,進止自如。

    「差點忘了朕的新武器。」

    ~~~~~

    「齊國大官來了,把寒鴉箭拉滿!」

    七星門城頭,床弩手將長槍般粗細的大箭固定在箭槽中,平安道龍崗虞候金守綱大聲喝令。

    一百名士卒一起上前,背負纖繩奮力拉拽,三弓床弩巨大的鉸軸緩緩轉動,牛筋繩和松木交錯纏繞,發出令人不安的摩擦聲,在牽引繩的拉拽下,前弓、主弓、后弓漸漸彎成滿月,連接主弓與后弓之間的滑輪輕輕跳躍,最後,所有力量都匯聚在扳機與箭尾之間的箭槽里。

    這架三弓床弩,本是宋末元初時的老古董,當年朱元璋兵臨遼東,蒙古勢力從朝鮮逃走,平壤武庫中留下各種稀奇古怪的兵器,其中就有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需百人絞軸張弦,使用鎚子擊發。

    武經總要中記載的八種床弩的射程在一百四十步到三百步之間。

    宋史里說,宋代床弩的射程最初為七百步,經魏丕改進后的床弩射程可達千步,之所以出現這種區別,有可能是因為計量單位的不同(大步或小步)造成的。

    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朴從命從武庫中把床弩搬了出來,令工匠們複製了幾架,擺在七星門城頭,混合著火炮一起使用。

    白天用火炮,晚上用床弩,白加黑,效果自然會更好。

    「撞!」

    一名虎背熊腰的刀盾兵揮舞鐵鎚,狠狠撞向床弩扳機。

    早已瞄準目標的兩支大箭,一前一後,如投槍般向五百步外的浮橋上那個招搖的目標砸去。

    這種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城牆的床弩箭,被它挨著碰著,便不能活命。

    城頭朝鮮兵紛紛露出腦袋上的山羊帽,興奮的朝浮橋那邊張望。



    上一頁 ←    → 下一頁

    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我在異界有座城蜜吻小青梅:傲嬌竹馬,田園嬌寵活人迴避
    逃婚33次:棄后帶娃不有個總裁非要娶我轉生眼中的火影世界神級兌換系統玄渾道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