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三百四十一章 劍指北海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劍指北海字體大小: A+
     

      大暑節氣才過,北地竟有了些秋意。

      七夕當日,護國公在府上擺了豐盛宴席,宴請麾下一眾心腹。

      楊鎬、康應乾、喬一琦、裴大虎、林宇、吳霄、沈念、劉興祚等人悉數到場。

      劉招孫叮囑不拘禮數,盡興便好。

      他拎著個茶壺,挨個給大家敬酒,酒過三巡,林宇吳霄幾個面紅耳赤,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護國公抓起塊蒸餅,就著粉嫩的鹿脯肉塞進自己嘴里,絲毫不顧及形象,大口咀嚼,一副餓死鬼模樣。

      不等啃完蒸餅,又從金虞姬手中接過鴨腿,一口扯下半只,忽然想起什么,咀嚼動作戛然而止。

      對斜對面謝陽問道。

      “謝司長,楊通劉月兒他們快成親了?”

      謝廣坤晃晃悠悠的站起,他和劉招孫一樣,都是過敏體質,三杯必倒。

      開原不講究論資排輩,劉招孫對待手下也平易近人,然而等級序列畢竟存在。

      尤其今天這樣的場合,護國公以家宴款待各人,除了懷胎的張嫣,沒人敢說自己不能喝酒。

      “日子定在本月三十,屆時民政官員都會去楊僉事家慶賀,到時還請劉大人和各位將官蒞臨。”

      鄧長雄王二虎戚金聽了這話,都放下手中筷箸,點頭笑道:

      “楊僉事大喜,我等必定當場!”

      護國公回憶起三年前那件讓他終身難忘的慘事:

      “楊通是開原功臣,崇禎元年祖大壽許顯純禍害開原,多虧他和劉月兒及時發現,否則不知要多死多少人!”

      他忽然想起宋應星,不知道此人現在如何。

      “宋應星現在清河做什么?”

      章東連忙道:

      “在軍營當文案,給戰兵寫寫家書,給訓導官寫稿子。”

      宋應星完全是被兩個兄弟連累,莫名其妙成了開原罪人。

      想象著這位科學奇才在清河遭受的種種屈辱,對他忽然有些同情之心。

      “召回京吧,本官先見見。”

      庫頁島探險隊回來了,而且帶回來了很多稀奇的寶貝,雪貂貂皮,上品東珠,還有些他們不認識的寶貝。

      劉招孫計劃讓他們向北,繼續探索更遠的地方。

      所以,接下來需要在遼東召集更多的平民加入這場北海探險。

      “讓宋應星也去北方走走,讓北疆之歌,磨礪磨礪這位官老爺的心性。”

      劉招孫說話的時候,康應乾接過護國公茶壺,繼續給同僚灌酒。

      儼然護國公麾下第一心腹。

      眾人不好駁康監軍面子,只好接著喝。

      只是輪到楊鎬時,護國公岳父堅持借口不勝酒力,不再舉杯。

      康應乾頗為難堪。

      喬一琦見狀,連忙接過老康酒杯,替老搭檔喝了,拍著肩膀讓康監軍坐下。

      劉招孫知兩人一直存有間隙。

      他對不知火山上那個傳說活了四百年的倭國妖僧頗感興趣,便岔開話題,詢問吳霄等人當時在加賀藩經歷了什么。

      “妖僧是個江湖騙子,原本是個變戲法的,不過暗器確實厲害,還會偷偷下毒,當日若非藤原兄弟及時識破他障眼法,我和林宇兄弟怕是要被老和尚扔進八卦爐煉丹了。”

      吳霄仰著脖子一飲而盡,像是在回憶一件極遙遠的事情。

      森悌在旁笑道:

      “應該的,你倆童子之身,煉丹一個頂仨!”

      眾人大笑。

      劉招孫聽金應河說起過藤原兄妹。

      他對兩個混血兒頗為關心,因為聽說兩人懂好幾國語言,還懂得天主教教義,都是復合型人才。

      “藤原恭二現在哪里?”

      一直低頭喝悶酒的巨人林宇忽然抬頭朝這邊看來,卻聽森悌回道:

      “回大人,那倭人被分到我們訓導司,在下官這里做事。”

      “你把他留在訓導隊作甚?”

      東莞仔連忙解釋:

      “護國公,此人會說倭語,正好可以看管倭國俘虜,你不知道那些倭寇,在廠礦不好好干活,天天嚷著要切腹···”

      “那就讓他們切!第一個切腹的,中途放狗去咬,看看誰還敢造次!”

      劉招孫揮手打斷森悌,對旁邊坐著的馬士英:

      “馬知州,明日讓江戶混血兒去你那里報到,負責對外翻譯接待,先從通事做起,以后咱們和歐洲諸國打交道,急需這樣的人才。”

      馬士英連忙起身答應。

      喬一琦此時酒意闌珊,聽到說起混血兒,也跟著起哄:

      “藤原恭二的妹妹,該如何處置,此女現在紡織廠做工,個頭比。”

    谷  喬一琦摸了摸森悌腦門,笑道:

      “個頭比本官還高,聽說她還對在座某位少年頗為中意……”

      眾人哈哈大笑,齊齊望向坐在角落里的林宇。

      林宇臉色頓時漲紅。

      劉招孫笑道:

      “美人配英雄,本官早就說過,本官對女色和權勢向來不感興趣。若此女留在京師,也可為開原所用,便從衛隊給他挑個如意郎君,我看,林兄弟就很合適啊。”

      ~~~~

      護國公有意擴大內閣權力,協助自己處理政務。

      內閣目前只有一個空缺,便是次輔之位,需要從康應乾和楊鎬兩人中選出一人。

      伴隨張嫣受寵,康應乾一派在開原體系中的優勢更加明顯,楊鎬顯然不能容忍這個昔日手下壓在自己頭上。

      兩個老頭之間的爭權奪利已經漸漸白熱化。

      ~~~~~~~

      當晚,劉招孫從噩夢中驚醒。

      他夢見西方赤地千里,遮天蔽日的烏鴉俯沖而下,淹沒了倒斃在平原上瘦成皮包骨的餓殍。

      大地上只剩一根根被啃光樹皮的樹干。

      醒來好久不能平靜。

      背后汗水涔岑,再看旁邊楊青兒玉體橫陳,發出均勻低沉的鼾聲,他連忙給夫人蓋上薄被。

      護國公調理半月后,身體完全恢復。

      七月二十三日,護國公奏請皇帝,建議召原遼東經略楊鎬入閣并擔任次輔。

      御史言官紛紛稱贊:護國公“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有古君子之風。

      劉招孫呵呵一笑:

      他不過是想進一步架空內閣權力,同時也是想讓岳父幫自己批改部分奏章。

      六人名額的閣部,除楊鎬黃立極投靠開原,其他四位閣臣雖然沒有表態,然而開始自覺和皇帝保持距離。

      大概是怕在下一次“靖難”之役中丟掉性命。

      楊鎬四年宦海浮沉,比他過去五十年經歷的都要多。

      以薩爾滸之戰罪臣身份調到天津衛做海防道,隨女婿入關竟一步登天,入主內閣。

      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于是,接下來時日,天啟皇帝“自愿放棄”的奏章批閱、典禮主持,又被護國公轉包給了他的老岳父楊鎬。

      而他,則開始利用空閑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七月底,護國公參加了楊通和劉月兒的婚禮。

      章東被調入蓑衣衛后,鎮撫兵主官的位置空缺,劉招孫便讓楊通擔任。

      自從劉招孫鼓勵獨臂神槍手,告訴他真武大帝只有一只手后,楊通便屢立功勛,接連在開原查獲一批大案,擒獲一批朝廷派去的奸細。

      這次升為主官,也算眾望所歸。

      七月三十日黃昏,劉招孫穿著一品仙鶴補子袍服,望著正在給賓客敬酒的楊通夫婦,微微嘆道:

      “一個被狙擊運動耽誤的情報好手。”

      楊通現在是鎮撫兵主官,兼任五城兵馬司指揮僉事,屬于正四品,劉招孫有意將他培養為京師警務系統的主官。

      新人來到護國公座位前,向上官敬酒,劉招孫剛要接過兩杯清酒,康應乾輕咳一聲。

      護國公對康應乾笑道:

      “今日楊僉事和劉掌柜大喜,本官只喝兩杯,無妨。”

      說著舉酒祝福兩人:

      “楊僉事與劉掌柜喜結連理,有情人終成眷屬,楊僉事這兩年為開原立下汗馬功勞,劉掌柜協助商會貿易,貢獻亦是不小,開原有你們這樣的人在,才能蒸蒸日上。本官平日滴酒不沾,又是大病初愈,今日破例。”

      說罷,舉起酒杯,清酒一飲而盡。

      周圍爆發一陣喝彩,楊通臉上紅彤彤的,像是被凍熟了的蘋果:

      “護國公言重了,當日在七星樓,若非大人勉勵提攜,下官現在只是個斷臂廢人,能和月兒成親,也是護國公撮合····”

      劉月兒風風火火,完全看不出是當年那個曲阜農村的可憐少女。

      “護國公,沒有開原,就沒有我劉月兒,當年開原軍滅了孔府,救下多少清白人家,免得被那姓孔的玷污。大恩不言謝,情義都在這酒里,以后赴湯蹈火,我劉月兒眉毛不眨一下。”

      說罷,她抓起案板酒壺,咕嘟嘟喝下。

      驚得一眾將官喝彩。

      “好!”

      劉招孫望著這對神奇組合,開心大笑。

      “好樣的!有劉掌柜協助,開原商鋪就不需要本官操心了!”

      興奮之際,護國公飆起了東北話。

      “這天底下欠整死的越來越多了。死了個孔府,又冒出來一群碩鼠,西安府那群癟犢子玩意兒,就需要你們這樣的人去對付!”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上一頁 ←    → 下一頁

    權謀:升遷有道紈?棄少秦吏校園絕品狂神茅山捉鬼人
    早安,總統大人!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天才兒子腹黑娘親英雄聯盟之指尖浮生火影之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