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戰國名將肖像素描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戰國名將肖像素描字體大小: A+
     
        八尾荒原,朔風凜冽。

        旗幡飄搖,兵甲如云。

        關東各藩的馬印大旗簇擁在一起,如做法事的招魂幡,齊齊指向天空。

        諸藩旗幟造型一個比一個夸張,尤其是北陸奧大名津輕家。

        “卍”字家紋掛在一根碗口粗細的金色禪杖上,顯得格外招搖。

        禪杖由一個強壯的武士背負,由于今日大風,武士旁邊還須兩個鐵炮足輕協助保持穩定。

        松平忠明冷笑一聲:

        “一群土包子。”

        不過在松平頭頂上,一桿鑲刻有三葉葵家徽的馬印大旗恨不得插上云霄,唯恐土包子們不知他和幕府將軍的親戚關系。

        這位德川家康的外孫——幕府將軍外甥——大阪代官,此時正意氣奮發望向東面。

        東面五里之外的空地上,約有三千名明國蠻夷和朝鮮兵正在那里從容列陣。

        出現在松平眼中的拙劣方陣,亂七八糟的火器,破破爛爛的鎧甲,著實讓這位戰國時代歷練出來的名將大吃一驚。

        “什么啊!等了半天,就等到這樣的對手,連出羽、近江這樣石高排名墊底的外樣大名都不如吧!”

        身后傳來鳥山藩藩主永井尚政嘲笑聲,他是關東十萬石大名,說話起來自然肆無忌憚。

        排名第二的土浦藩家老土屋政直,望見明軍布陣,撫掌大笑道:

        “鐵炮隊沒有長槍兵掩護,銃管這么短!火炮和步兵混雜一起,這哪里是軍隊!分明是海盜啊!真不知九州那些混蛋怎么會敗在這支軍隊手里!”

        見兩位大佬發言,其他藩主跟著紛紛抱怨:

        “這樣的對手,還需幕府將軍勞師動眾?松本大人的武士就能輕松取勝吧。”

        “哪里?松本大人還要對付手無寸鐵的天主教徒呢,哈哈哈哈!”

        此次大阪教徒之亂,幕府動員了關東、四國、東海諸藩共計十二萬人的龐大軍力。

        據部分留駐江戶參勤的藩主傳出來的消息,參與戡亂的諸大名不會得到任何恩賞。

        而是僅僅按照幕府的軍役規定給每個士兵發放每天五合(日本計量單位)的俸祿米。

        考慮到這次戰爭并非領主之間的戰爭,而是領主與被支配者教徒(農民)之間的戰爭,是大名為理所應當承擔的職責。

        而且,幕府的主要精力,將用來對付盤踞關原的明國蠻夷,籌劃準備即將開始的關原決戰。

        沒有恩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松平作為這次參戰大名的名義領袖,聽見大名們陰陽怪氣的論調,不由大怒。

        “廢話都不要說了!恩賞會有的!蠻夷在九州搶劫很財物,島津海盜搜刮的金銀都獻給他們了,殺光蠻夷,幕府將軍會分金銀給各位!”

        八尾城中的天主教叛逆勢單力薄,根本不足為慮,只要消滅眼前這支援軍,絕望的教徒們肯定會認為他們的主徹底拋棄自己,從而立即出城投降。

        “八尾城亂民,天天期盼主帶來神跡,今日,東軍便當著他們的面,將他們妄想的神跡滅了!”

        “島津、鍋島酒囊飯袋耳,都是叛徒!西軍不可信,打仗還是得靠關東大名!”

        “說的是!”

        關東大名紛紛發出野獸般的嚎叫。

        大阪代官見狀,滿意的點點頭。

        他手指前方已經列陣完畢的明軍方陣,不屑道:

        “誰愿擔任首攻?!攻破此賊!”

        松平忠明話剛落音,只聽一聲爆喝,諸大名中策馬沖出一員老將。

        但見此人身材瘦小,目光矍鑠,一看便是戰國時代過來的百戰余生。

        只見此將身高五尺(約一米四),全身披戴金黃梅檀板和鳩尾板甲胄,頭戴一頂狗頭太陽兜,胯下騎一匹矮矮胖胖的奧羽名馬。

        這樣一幅戰國名將肖像畫,該怎么形容呢?

        還是用幕府末期意大利傳教士的原話來表達比較客觀公正:

        “(日本騎兵)他們像猴子騎在狗背上。”

        這便是戰國時代的武將,俸祿一萬五千石的大名,常陸國牛久藩的初代藩主,戰功赫赫的山口重政大人。

        松平望著這名年逾五旬的老將,對寶刀未老的山口點了點頭。

        山口重政揮舞扇子軍付,用力抽打馬腹,朝身后一百牛久騎兵發出進攻號令。

        頸部平直、身材矮小的日本馬踏著薄薄的積雪,緩緩加速朝五里之外的敵軍方陣沖去。

        日本馬而不像其他馬種頭頸高高昂起的姿態,不過帥氣的姿勢會讓騎手從正面揮舞武器容易傷到馬匹。

        當然,倭國精騎就不會存在這樣的低級問題。

        因為,他們的騎手和馬,相比同時代其他馬種(果下馬就不用說了),真的是有點矮。

        考慮到騎兵都是各藩上級武士,其裝備可謂全軍最為精良,人數也頗為稀少。

        以武田軍為例,其各兵種比例為:

        騎兵7.7%,槍武士15.4%,槍足輕46%,弓兵7.7%,鐵炮15.4%,扛旗7.7%。

        整個軍隊中,騎兵只占整支部隊的一成左右,數量可謂稀缺。

        這也就意味著戰國——幕府時代,日本騎兵不可能大面積集團沖鋒。

        這個時代騎兵不存在馬鎧——絕大多數戰馬是沒有任何防御措施的——而日本的馬鐙又很另類,類似拖鞋。造成騎手無法依靠馬鐙抵御從正面向后方的沖擊力。

        最要命的是,各藩騎兵都沒有騎槍,武士騎在馬上,更喜歡用刀劈砍。

        武士刀雖然華麗,然而到底不是步兵長槍的對手。

        而且火銃可以在遠距離斃傷騎兵,騎弓威力又非常有限。

        總之,這個時代的日本騎兵,在正面戰場是完全沒有優勢可言。

        這也是戰國時代騎兵出場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當時,騎兵作戰的典型方式是:單挑。

        隨著紅毛夷鐵炮技術傳入日本,戰場戰術也隨之改變。

        通常來說,是由步兵先上,大局已定后再上騎兵。

        換句話說,日本騎兵只是打醬油的存在。

        當然也可以用來對付足輕。

        武士在馬上揮舞刀槍,對付普通足輕薄弱的鎧甲——只有一件小背心,肩膀脖子一帶沒有任何防護——通常是無往不利。

        這種戰法在鄉長群毆期間,基本沒什么大問題。

        當然,現在不一樣了。

        湊夠一百騎兵,可見山口大人對幕府之忠心可鑒日月。

        當然,忠心都是有條件的。

        德川一統天下后,山口重政因在關原之戰前夕搖擺不定,甚至和德川的敵人豐臣氏有聯系,因此得罪征夷大將軍,最后被迫隱居。

        牛久藩也成為關東各藩中墊底的存在。

        若非這次大阪之亂,幕府急需用人,山口怕是要在牛久鄉下了此殘生。

        被重新召喚到戰場,他迫切希望于通過一次大勝獲得德川秀忠信任,從而振興山口家。

        老將不惜痛下血本,耗盡家財,勉強湊齊一百騎兵(其中一半沒有披甲)

        不惜冒著開罪各藩的風險,在參戰大名面前搶奪首功。

        好在,大家對這支蠻夷都頗為不屑,也沒人和他搶奪軍功。

        在山口看來,眼前這支明國蠻夷,看起來和炮灰足輕差不了多少。

        開原騎兵負責殿后,遲遲沒有出現在戰場。

        再加上關東各藩都沒參與過朝鮮之役,對明軍缺乏感性的認識。

        直到現在,這些信心滿滿的大名們,還對自己接下來將要面臨的形勢,一無所知。

        謹慎起見,牛久藩主還是在一百精騎后面安排五百名鐵炮足輕,作為輔助。

        他覺得這樣便可萬無一失。

        五百足輕個個衣衫襤褸,很多人光著腳丫子在雪地里狂奔,追著肥胖的戰馬屁股后面,濺起陣陣雪花。

        牛久精騎距離蠻夷方陣只有三百步時,方陣仍舊紋絲不動。

        沖在最前面的老將隱隱有些忐忑,開始祈富士山下的禱諸位神靈庇佑。

        忽然,兩百步外傳來低沉的號角。

        山口重政是沙場老將,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他陸陸續續從西軍諸將口中聽過關于明軍精銳“七家軍”(倭國口誤)的作戰戰術。

        他判斷那是明軍的鈸鑼聲。

        鈸鑼代表進攻即將開始。

        還在胡思亂想,方陣后忽然傳來振聾發聵的轟鳴聲。

        接著,大地開始震動。

        “國崩啊!”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望見一片星河的璀璨炮火。

        戰國名將臨終發出驚叫。

        “國崩啊!”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上一頁 ←    → 下一頁

    農家小媳婦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
    大明最后一個狠人神級大魔頭聖者降臨權少,你老婆要跑了我的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