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二百二十四章 日本攻略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日本攻略字體大小: A+
     
        孫傳庭被撤職后,撫順主官位置空出,平遼侯暫時沒精力顧及撫順事務,更別說是選拔新官員上任。

        整整一個臘月,開原一團亂麻,諸事繁雜,商業凋敝,謠言叢生,陸續有漢商和外番商人遇害,張潮帶人查了好幾日,還是沒找到什么頭緒。

        平遼侯的這個年怕是過不安穩了。

        劉招孫意識到,這次在背后搞事的黑手并非等閑之輩,不是張潮能搞定的。

        開原亟需建立一支專業的情報力量。

        臘月二十四,袁崇煥和康應乾帶著三千多戰兵,返回寬甸駐地。

        臨行之際,劉招孫特意召見了袁嘟嘟。

        平遼侯對部下照例一番勉勵,勉勵袁崇煥在寬甸認真做事,繼續招兵買馬,做好屯田和馬政工作,為遼東供應更多的糧食和戰馬。

        袁崇煥向平遼侯保證,寬甸將時刻做好準備,隨時躍馬鴨綠江,拯救對岸那些受苦受難的新義州百姓。

        劉招孫對朝鮮國的策略是蠶食鯨吞,逐步消化掉這塊土地,培養代理人的方式在朝鮮是行不通的。

        徐霞客帶回來的情報顯示,薩爾滸戰后,倭國商人在朝鮮的活動增強,這引起了劉招孫重視。

        和分裂混戰的蒙古不同,朝鮮有自己獨立的文化歷史,封建化水平也不是草原部落所能比擬,更重要的是,朝鮮國體量超過千萬人,實力不容小覷,朱棣時代他們甚至有攻打大明的野心。

        面對這樣的對手,只能慢慢蠶食,若像隋煬帝唐高宗那樣舉兵攻伐,最后只能在這片苦寒之地上折戟沉沙,劉招孫不會重蹈前人覆轍。

        袁崇煥明年在寬甸的任務,便是繼續吸納朝鮮流民,進一步將對岸的新義州掏空,給漢城的朝鮮王制造壓力,待時機成熟后,便出兵吞并新義州,將其納入開原版圖。

        泰昌二年,受小冰河氣候影響,朝鮮各道糧食減產,北方的新義州更是重災區,天氣干冷,田畝拋荒,大批朝鮮百姓逃難到對岸的寬甸城。在平遼侯的指點下,袁崇煥早早在寬甸儲備了十幾萬石糧食。等明年開春,新義州青黃不接時,會有更多人渡江投奔寬甸,袁崇煥對此輕車熟路,順勢將他們編入屯堡,讓他們為開原戰車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兩人聊到最后,劉招孫想起朝鮮旁邊那個更強大更麻煩的鄰居,沉吟片刻,對袁崇煥道:

        “還有一事,需袁都察加以留心,幫本官做好!”

        “請平遼侯示下。”

        見劉招孫神色凝重,袁崇煥連忙俯首聽命。

        “袁大人可知,壬辰、丁酉戰役(萬歷援朝)后,神宗皇帝發平倭詔以告天下,號令周邊藩國與大明一道,封鎖倭國,不許片帆駛往倭國?”

        袁崇煥久在嶺南,從嘉靖年間起,廣東便屢屢遭受倭亂,粵民對倭寇恨之入骨,萬歷皇帝對日本的經濟封鎖,他自然是知曉的。

        “下官當然知道,萬歷二十八年,神宗皇帝下詔,將倭國從太祖規定的‘十五不征之國’中除名,將其歸為‘元惡’,對倭國采取禁防之策,萬歷三十二年,為威懾倭國,在復州設參將,金州設守備,調登州水軍駐守旅順,又在黃骨島設水軍······同年,遼鎮單游擊在朝鮮釜山會見倭國橘智正時,讓他轉告:“告于家康,務要專心學好,不可陽與朝鮮講和,陰懷異圖。”(注釋1)

        劉招孫滿意的點點頭,對袁崇煥不由刮目相看,此人不僅有實干之才,而且博覽群書,事無巨細都有所關注。

        對日本這個鄰居,劉招孫也需提前布局。

        此時日本正處于幕府統治初期,第二任幕府將軍德川秀忠和他父親德川家康一樣,面對國內大名林立、教亂頻仍的局面,急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壬辰戰爭后,日本處于被東亞各國孤立的狀態。兩任幕府將軍一改豐臣秀吉時代侵略擴張對外政策,希望尋求與明朝建立直接貿易關系,力圖進入以明朝為中心的冊封體系。

        這個時期的幕府為了能與大明恢復友好關系,完全采取跪舔態度,德川秀忠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朝鮮,希望能“假道進貢”,然而被朝鮮無情拒絕。

        萬歷二十二年,德川家康授意島津義久致書給琉球王尚寧,讓其幫忙在明朝和日本間從中斡旋。

        “中華與日本不通商舶者,三十余年于今矣。我將軍憂之之余,欲使家久與貴國相談,而年年來商舶于貴國,而大明與日本商賈通貨財之有無。”

        萬歷二十四年,本多正純受德川家康旨意,致書福建總督陳子貞。這封書信雖然名義上是寫給福建總督,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給明朝皇帝看的。

        信中稱呼明朝為“中華”、“大明”,稱日本卻為“邦”、“蕞爾小國”,這些無不表達了日本自身的謙卑與對明朝的尊敬。

        劉招孫決定利用德川幕府這種急于加入東亞朝貢體系的心理,在大明與倭國之間左右逢源,從而攫取最大利益。

        “本官聽聞倭國商人在朝鮮多有貿易,朝鮮卻一直瞞著大明此事,神宗皇帝在位時,對本官有知遇之恩,對開原亦有再造之恩,本官不是忘恩負義的人。你回去后,仔細查探他們與倭國的貿易詳情,將證據送回開原,將來好對李倧發難。”

        袁崇煥連忙答應,他沉思片刻,小心翼翼道:

        “平遼侯是想取代朝鮮,與倭國直接貿易?”

        “不,本官是想征伐倭國。”

        “倭國人口數倍于朝鮮,強藩大名,武德充沛。當年蒙古大軍三次征日,皆慘敗而歸。本官比不上忽必烈,對付倭國,不能單靠武力,還需商業。以前遼鎮和倭國貿易量太小,而且要經過朝鮮,以后我們直接代替朝鮮,借明廷名義,,以遼東貿易公司為先導,通過利潤更高的貨物,侵蝕倭國商業,重金收買部分大名,挑起倭國內戰,最后以武力征伐死硬派,各個擊破,將其納為開原體系。”

        袁崇煥聽得瞠目結舌,他萬萬沒想到,平遼侯竟對倭國如此上心。

        “劉總兵,當年太祖親自定下十五不征之國,這倭國可是排名第一······”

        劉招孫知道登陸日本聽起來太過玄幻,他本不想多做解釋,然而對于袁崇煥,對這個正處于東亞文明沖突最前沿的主官,他覺得還是有必要多說兩句。

        “袁都察,這世上哪有什么不征之國?無非看你能不能夠到。夠得到的,就是華夏故土,夠不到的,就是不征之國。”

        “你博覽群書,當知二十年前,萬歷皇帝曾計劃從朝鮮出兵,登陸倭國,掃穴犁庭,徹底解決倭國禍害。可惜萬歷三大征后,國庫空虛,群臣反對,此事最終作罷。萬歷沒能完成的事業,以后由我們來完成。”

        劉招孫說到這里,停了片刻,意味深長道:

        “你當本官耗費重金發展水師,只是為了打劫天津?當然不是,倭國人口稠密,物產富饒,銀礦硫磺儲量豐厚,必須拿下,如此才能整合勢力,對抗更危險的敵人。”

        袁崇煥似懂非懂:

        “大人是說對付紅毛人?”

        袁崇煥在廣東見過歐洲傳教士,他本人與弗朗機人、葡萄牙人都有過多次接觸,隱隱能感覺到紅毛人的強大。

        劉招孫不置可否笑道:

        “好了,今天先說這么多,你回寬甸后,還是集中精力對付朝鮮,征伐倭國是件大事,須從長計議,不是幾句話就能說得清的。先派人去朝鮮南邊,和倭國商人搭上線,搞好關系,為以后雙方貿易打好基礎。”

        隨著馬士英返回清河,宋應星返回鐵嶺,戰兵陸續返回各自駐地,開原只剩兩個近衛軍駐守,分別為近衛第一軍和近衛第四軍。

        第四軍軍長仍為戚金,這位戚家軍老將現在將主要精力放在軍隊建設上,借著近衛軍剛剛成立,平遼侯正在進行軍隊改革。

        之前由戚金負責的戰兵招募和練兵等工作都交給他的副官俞佑去做。

        俞佑是戚家軍老兵,加入開原軍前為浙兵把總,跟隨戚金多年,他和林宇一樣,都是江浙人。

        平遼侯下令在近衛第四軍內進行戰兵代表制度試點。

        劉招孫和戚金經過多次討論商議,最終確立了這種類似后世黨·代表的組織形式。

        從六千將士中選拔出五十名識字的戰兵以及五名基層軍官,五十五人組成戰兵代表團,代表戰兵利益的戰兵代表,再由代表團中選出三人作為常駐代表,監督并建議主帥的決策行為,對軍餉開支、死傷撫恤,也要進行監督。

        在成為代表前,他們須當眾宣誓,向平遼侯效忠,向開原效忠。

        目前宣誓的內容還沒最終敲定,不過可以參考后世加入某麗國時的誓詞。

        如果不出意外,戰兵代表團每年選舉一次,由全體戰兵投票選舉,最終名單須平遼侯親自敲定。

        得益于平遼侯一直堅持推行的私塾教育以及各營訓導官幫助識字,開原戰兵的識字率已經提高到百分之十二,遠遠超過這個時代其他軍隊。在識字率提升的基礎上,外加強力執行,這種尚處于原始簡單狀態的選舉制度才能得到貫徹執行。

        ~~~~

        臘月二十五日,劉招孫的身體終于完全恢復,已能獨自騎馬走路。

        一大早,這位一刻閑不住的統帥,便瞞著誥命夫人,偷偷帶上衛兵,輕車簡從,跑去軍隊、工坊、商鋪、學堂視察。

        他先后視察第一軍和第四軍,戰兵們見到這位勇武善戰一人斬殺數十名后金巴牙剌的主帥,立即爆發出萬勝吶喊聲,這種狂熱的情緒,很快感染到劉招孫本人。

        在近衛第四軍。

        當戚金森悌陪同平遼侯經過戰兵隊列前時,五十五名新近選舉的戰兵代表團站在隊列最前面,對著全身披甲,緩緩走過的平遼侯,高呼萬歲。

        “開原萬歲!”

        “平遼侯萬歲!”

        在代表團帶領下,五千戰兵爆發出山呼海嘯吶喊,聲震全城。

        劉招孫心中震動,不過表面卻是裝著沒事一樣,繼續揮手朝他的士兵致意。

        發展到這一步,個人崇拜已經無可避免,作為最優解,他只能選擇接受。

        總訓導官森悌跟平遼侯視察下來,內心不能平靜,嘟囔道:

        “一群仆街仔,吵死了。”

        東莞仔嘴上罵罵咧咧,心里卻惶恐不安,看這架勢,這幫什么什么代表,很快就要取代訓導官。

        臘月二十八日,又有一個女真商戶被秘密殺死,尸體拋棄街頭,寫著煽動性話語。

        張潮他們仍舊沒有突破,他們全城搜捕,連續抓了幾十個漢民商戶,審問下來沒有結果,只得放人。

        開原情報力量本就一片空白,原先各種情報主要依靠外番商人維護,現在得罪了他們,平遼侯立即就成了睜眼瞎。

        張潮武功了得,做得好衛兵,卻做不好一個情報官。

        開原以商立足,頻繁有外番商人被殺,這樣再搞幾次,誰還敢來做生意?

        劉招孫望向京師方向,悠悠然道:

        “沈煉,你在哪里?”

        參考資料:

        注釋1:《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七冊中華書局1980



    上一頁 ←    → 下一頁

    英雄聯盟之決勝巔峰民國諜影我只想安靜地打游戲家有庶夫套路深諸天盡頭
    天阿降臨皇叔寵妃悠著點至高學院腹黑首領的甜心BOSS如意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