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六十九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4500字大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六十九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4500字大章)字體大小: A+
     

      出乎所有人預料,參將大人斬殺丁碧家丁后,這位宿敵好像變得消停了很多,一連十幾日都沒派人來報復。

      事出有因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

      丁碧的反常行為讓康應乾很是不安。

      他堅持讓參將大人給自己增派兩個護衛,以加強對他這個智囊的保護,生怕自己哪天走在街上突然被人一刀砍死。

      劉招孫倒沒有這個擔憂,要想刺殺劉參將可沒那么容易,除了中軍衛隊的十幾位高手,還有金虞姬的貼身保護,而且劉招孫本人也是一員猛將,除非突然襲擊,否則三五個打行也不是他對手。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

      劉招孫乘勢占據高臺子村附近三千五百畝田地。

      這些田地原本就是馬林和喻成名等大人們的軍田,在康應乾的操作下,這些軍田很快順利過渡到了劉招孫名下。

      這樣以來,劉招孫就有一萬三千五百畝田地。

      這個數字和劉招孫計劃中的六萬畝相去甚遠,不過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快,眼下開原四面為敵,到處都要用兵,而且城中貌似也有些不穩的跡象,外部敵人尚未解除,內部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

      情報司的隊員在城中幾家遼鎮經營的商鋪中發現異樣,有幾家專賣南貨的店鋪最近和蒙古人經營的綢緞店往來密切,好像在密謀什么重大事情。

      劉招孫擔心打草驚蛇,更害怕引起開原城中其他合法經營的商人恐懼,一直沒有對這些人下手。

      須知開原城的立足之本便是商業,城中幾位大商人手中掌握著開原乃至遼東與蒙古、海西、朝鮮等地的貿易資源,如果輕易斷掉,后果不堪設想。

      這個時代的商業行為,還是較為原始的熟人商業,簡單來說,如果劉招孫今天把這些商人殺掉,搶光他們的錢貨,殺雞取卵,那么蒙古、海西那邊根本不會再買這位劉招孫的賬,除非他能直接派兵到幾千里外,把順刀架在那些蒙古海西商人頭上,或者給這些人極大讓利,堅持做賠本買賣。

      所以在自己實力不允許之前,除非到萬不得已,劉招孫絕不會殺雞取卵,破壞開原周圍成熟的商業系統。

      開原城南的一萬畝莊田屬于無主之地。

      經過幾方勢力激烈博弈,有五千畝被劃入劉招孫名下,由莊田恢復成了軍田。

      想想當年,這五千畝軍田被李成梁霸占,變為為莊田,供他李家揮霍享用,如今又回到軍戶手中,劉招孫不由感慨天道輪回滄海桑田。

      當然,為了得到這五千畝莊田,劉招孫也付出一百多人的代價。

      追隨劉招孫的遼民和沈陽、遼陽兩地的遼鎮家丁們,一連干了好幾仗,三邊各不相讓,最后死了兩百多人,直到熊廷弼出面,大家才終于罷手。

      經略大人對各方勢力的這種爭地沖突都視而不見,除非鬧得太過火,或是他的小友劉招孫出現劣勢,熊大人才會出來,拉拉偏架,壓制一下如狼似虎的遼鎮軍頭。

      好在遼鎮的主要收入不在土地之上,他們主要靠走私貿易和遼餉牟利。

      熊廷弼可不像楊鎬那樣容易對付,手握遼餉和兵權,脾氣也很火爆,所以大家都很給他面子。

      李家雖然破敗,好歹還有個李如楨在遼東。

      最主要原因還是劉招孫手下這些遼民是真的來拼命的,

      凡此種種,很多因素疊加起來,遼陽和沈陽的軍頭們最終讓出了五千畝良田。

      開原三面皆為敵,兵力極為緊張,去掉鎮守、巡邏、斥候的戰兵,可以自由調動的兵力不超過八百人。

      劉招孫不忍心讓那些追隨自己這么久的遼民,繼續以命換命,去和遼鎮爭奪有限的生存空間。

      劉招孫一直認為,人命至貴,人力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于是,四月中旬,他決定見好就收,下令各處停止圈地。

      萬歷四十七年春的這場開原圈地運動暫時告一段落。

      當然,在劉招孫勢力尚不能有效控制的區域,對于那些雙方或多方還存在一些具有爭議田地,劉招孫建議各方不要爭斗,而是平靜的坐下來: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劉招孫預計到今年年底,會有兩千新軍練成,加上現有的三千七百戰兵,他手下精銳戰兵的數量將突破五千人。

      等到了那個時候,他就可以親率幾千新軍,讓康應乾拿上新印刷好的地契,去和周邊幾位鄰居,尤其是丁參將,好好聊一聊什么是自古以來····

      四月中旬,熊廷弼派人從沈陽送來了種子、農具、耕牛。

      農具約有一千副,大都是鋤頭和耕犁之類的鐵器農具,劉招孫想要的水力風車之類的器械,一個也沒有。

      各類種子共有八石多,康應乾看了,搖頭說這點種子估計只夠播種七八千畝田地,不夠的還是要自己購買。

      送來的耕牛有三十五頭,估計還不夠定國珍楊啟隆底下的衛所耕作使用。

      劉招孫立即派人把牛拉到城外翻土耕作,開始施肥下種。

      雖然如此,經略大人的心意卻讓劉招孫感動,尤其是在當下這種四面楚歌的境地下。

      估計熊廷弼在沈陽日子也很不好過,否則以他豪邁性格,也不會對自己如此吝嗇。

      除了這些農具耕牛,熊廷弼還給劉招孫小友寫來一封書信。

      經略大人在信中說,薊鎮在沈陽和遼鎮沖突不斷,蕭如薰已經帶領柴國柱他們返回薊州,沈陽城內的武備情況和劉招孫所說的差不多,熊大人驚訝發現,圣上給自己的這點糧餉根本不夠填遼鎮的窟窿,更遑論什么掃穴犁庭,所以也沒什么錢糧再支援開原。

      熊大人在信中,勉勵劉招孫小友自行想想辦法,開動腦靜,實在不行就出關搶一搶蒙古女真,這些外番牛馬足夠。(對此劉招孫表示不能茍同)

      熊廷弼還說,李如柏死后,李如楨每日只是酗酒作樂,也無心遼事,熊廷弼準備上疏皇帝,將這個紈绔之地調回京師,熊廷弼感慨遼事難為,朝廷又調集幾只客兵奔赴遼東,最后他告訴劉招孫說,朝廷的封賞很快就要下來了,皇上這次龍顏大悅,一連幾晚上沒睡著,讓他做好加官進爵的準備。

      劉招孫對加官進爵之類不是很感興趣,遼東羈縻之地,很快便將不保,如果皇上現在能多賞賜自己幾萬兩銀子或者幾百頭耕牛,劉招孫就謝天謝地了。

      接下來的十多天時間,參將大人帶著幾位新近招募的民事官,每日在開原四郊忙碌分田。

      開原城中死亡流散的九千三百畝多百姓民畝,也陸續劃入軍田。

      這樣以來,今年劉參將共計獲得兩萬七千五百畝土地,這個數字只有他當初計劃的一半,甚至還不到一半。

      “這便是參將大人追求大道的結果,哈哈哈,參將大人高風亮節,康某不及,不及啊,”

      給遼民分田的時候,康應乾不忘一直拿這個說事兒,以證明自己當初建議搶大戶的正確性。

      劉招孫沒功夫搭理這個老油條,他將新占據的田地全部分給了遼民,當然還有些原先馬林等將領的佃戶,雖然這些人中很多都已經被建奴和潰兵殺死。

      參將大人不準備再給戰兵分田,他計劃將這三千七百名戰兵訓練為職業軍隊,讓他們徹底擺脫農業生產,當然,這樣以來,他的糧食供應便會更為緊張。

      事在人為,劉招孫現在感覺自己變成一個小學數學老師,每天睜開眼睛就要計算各種數字問題,大軍糧草每日消耗,田地分配,種子購買·····

      無論如何,追隨劉招孫從渾江一路至此、將劉參將視為神明的遼東難民,在經歷了家破人亡、千辛萬苦后,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

      劉招孫規定,兩千名壯丁每人分得十畝上田,前兩年每年交四成地租,耕種三年后,每年只交兩成。

      這與當下遼東佃戶們動輒六七成的佃租相比,已經算是很低很低了。

      遼人感激涕零,更將劉招孫視作是拯救遼東的神明,有人在家中給參將大人立起了牌位供奉。

      四月下旬,耳目聰明的康應乾給劉招孫透露了京師朋友傳給他的消息、

      三月底,他的報捷奏疏呈遞上去后,皇上龍顏大悅,已經下令由兵部尚書黃嘉善負責,合兵部、都察院、順天府有司共同查驗此次開原之戰戰功,萬歷還準備讓劉招孫去一趟京師。

      上次渾江血戰俘獲的真夷和包衣現在都關在京師天牢,再加上這次擒獲的百十個俘虜,把俘虜湊在一起,一起搞個獻俘儀式,就像當年平定壬辰倭亂后獻俘一樣。

      劉招孫知道真正讓皇上龍顏大悅的,估計還是熊廷弼的奏疏。

      不過他頗為吃驚,沒想到萬歷要搞這樣大的陣勢,這讓他對萬歷吝嗇的性格又有了新的認識。

      開原之戰俘獲真夷包衣俘虜共計一百三十二人,戰后就將他們分散關在城內大牢中,半個月多陸續死了二十多個,現在還活著的就剩一百零八個了。

      這些俘虜每天消耗幾十斤糧食,對劉招孫來說,也是個不必要的負擔,送到京師砍頭領賞當然是最好的,不知道這次萬歷會賞賜多少錢。

      不過相對于軍心士氣、政治前途,賞銀多一點少一點,劉招孫也不十分在意。

      在萬歷的親自關注下,官僚體系運作效率極高,到四月十,各部院便派出的哨騎,先期抵達開原,確認周邊安全后,立即派出文官進入開原城查驗。

      盡管上次劉招孫派騎兵營出擊后,開原周邊的建奴哨騎已經全部絕跡,不過為了提防丁碧等人暗中搗鬼,劉招孫還是派出騎兵營護衛,保護京師來的文官順利抵達。

      劉招孫與監軍康應乾熱情接待這些京官,喬一琦負責和他們閑扯聊天,當然最重要的環節還是送禮。

      喬一琦明確表示從此不再借給劉招孫一文錢,因為劉參將還欠他八千兩銀子沒還······

      好在劉招孫在開原城內口碑還不錯,在這個時代,大好人可不是一張簡單好人卡,而是具備信用值的功能。

      開原以商為本,只要你有銀子,城內啥都不缺,劉招孫讓康大人出面,以自己的名義四處賒賬。

      康大人賒了東珠賒高麗參,賒了南貨賒珠寶。

      最后又找岳父楊鎬湊了點銀子,終于把禮物湊好,又是送銀子又是送東珠送高麗參,總共花了兩千多兩銀子,才喂飽這幾個京官。

      有了銀子開路,再加上加上吃吃喝喝,雙方關系迅速拉近,幾位文官對這個長相英俊的參將,頓生好感,有位禮部的主事還準備給劉招孫再介紹一個小妾······

      兵部的官員查看了硝好堆集的首級,發現竟然全都是真的,大家都有些詫異,因為自打李成梁之后,殺良冒功已成為遼鎮的潛規則,他們來驗功時只要錢到位,也只是睜一只閉一眼,

      沒想到劉參將竟如此實在,五城兵馬司一個千總忍不住勸說劉招孫可以夾帶一點死難百姓的人頭,經過他們這道手后,到了京師,不會再有人查驗。

      劉招孫只是傻傻一笑,像極了專心打仗謀略不夠的武人,一眾好心的京官不由暗自搖頭。

      開原畢竟處在明金作戰的最前線,最近城中有傳言說,奴酋遭此慘敗,惱羞成怒,準備親率八旗軍繼續攻打開原。

      劉招孫不知道這些謠言的源頭是什么,但肯定不是建奴細作,因為這樣說對后金沒有任何好吃。

      此戰之后,鑲藍旗元氣大傷,后金上層不免陷入爭權奪利,努爾哈赤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再來攻打開原城。

      然而幾位京官卻不這么認為,尤其是兵部的那個主事,他在京師時便天天閱讀遼鎮塘報,知道遼鎮幾斤幾兩,遼沈恐怕不保,開原也隨時可能淪陷,于是他匆忙派了哨馬回去送信。

      自己只在開原待了一日,便立即和幾位同僚趕回了京師。

      臨行前,康應乾又是一番連吃帶送,招待的幾位官員很是舒服,劉招孫乘機提出一些請求。

      此次開原之戰,很多士兵被朝廷欠餉三個月,無力再戰,希望早點補發糧餉;

      開原軍民頂在明金最前線,屯墾荒田,缺乏耕牛種子,希望朝廷能予以援助。

      幾位京官吃人嘴短,聽了這兩條都表示沒問題,一定鼎力相助。

      劉招孫不知道這鼎力相助到底是什么,他也不抱太大希望,康應乾說,對這些文官,不得罪已經是萬幸了。

      同時,幾位文官紛紛表示,這次回京要好好給楊鎬說說話,早點落實他的運籌之功。

      送走幾位上官,終于可以放松一下。

      這日清晨,劉招孫照例巡營完畢,帶著金虞姬登上南門城樓,但見東方旭日升起,朝霞萬里。

      城南清河兩岸,田畝之間遍布辛勤耕作的人們,雞犬之聲相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初夏氣息。

      劉招孫望向南方,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和這個四百多年前的世界竟可以如此親近。

      金虞姬見劉招孫正望著南邊出神,想起以前官人說過他是南方人,便以為官人是思鄉情結,曼步上前,從身后摟住劉招孫,輕聲道:

      “官人,待平定了遼東,奴家隨官人回南方,也看看你魂牽夢繞的故鄉,好不好?”

      劉招孫閉上眼睛,眼前浮現出前世故鄉的草木,淡淡的鄉愁涌上心頭。

      回過頭時,那雙澄澈的大眼睛正望向自己,兩人四目相對,劉招孫忍不住撫向金虞姬美麗臉頰,吟誦起宋人蘇東坡的詩篇: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金虞姬,我雖生于南國,此生有你相伴,遼東亦可為故鄉。”

      



    上一頁 ←    → 下一頁

    放開那個女巫三界紅包群寒門狀元西遊大妖王最強妖孽
    三國之召喚猛將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明天下我的大小美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