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三十章 皇帝也沒錢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三十章 皇帝也沒錢字體大小: A+
     

      內閣和遼東官員們想從皇帝這里搞錢。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薩爾滸之戰慘敗,募兵需要銀子,兵部表示沒錢,大家自然又惦記起朱翊鈞那點私房錢。

      但對愛錢如命的萬歷來說,發錢當然是不可能的。

      發內帑是不可能發的,這輩子不可能發。搞海貿又不會搞,就是派礦監搞貪官這種東西,才能維持的了大明王朝這樣子。

      很久以前,當老皇帝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當他親眼目睹張先生清廉之下的奢靡生活時,朱翊鈞表示受到了極大刺激。

      親情、友情、連同這師徒之情,都是扮演。

      于是他這輩子注定只對兩件事感興趣:

      搞錢,還是搞錢

      有人說,萬歷皇帝也打過很多仗,而且贏了。

      騷年,很多時候,打仗也是為了搞錢。

      比如當年平定貴州土司楊應龍。

      這位楊姓土司在貴州盤踞好幾百年,祖輩可以隨溯到唐代。

      雖是土司,其實早已完全漢化,楊應龍所在播州,其繁華程度,絲毫不必大明其他通都大會遜色。

      成化十二年,巡撫張瓚帶著官軍去和播州土司鎮壓苗亂,據張大人描述,他看到的播州城,是這樣的:

      “抵播州,為湘川驛。是日山勢自永安驛至播已漸低,路可通車,居民富庶,有江南氣象。楊宣慰父子率其土兵萬人布營壘于十里之郊,炮馬交作,軍容甚都······”

      連這位從京師趕來的巡撫都瞠目結舌,可見播州很繁華,姓楊的很有錢。

      實際上,萬歷三大征,除了被李倧那龜孫坑了一把,搞得天朝大軍,在朝鮮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虧了不少錢。剩下兩次大征,理論上都是穩賺的。

      至于這些搶下來的錢最后到哪兒去了,就只有去問當年參與平亂的總兵巡撫大人們了。

      話說劉綎當年在四川,也摻和過這些破事兒,可能是分贓不均,還被言官御史彈劾,說他擁兵自重,貪污受賄,而且數額很大。

      當年萬歷皇帝狠狠治了下劉綎,或許在朱翊鈞看來,擁兵并不可惡,可惡的是這龜孫竟然貪老子的錢!

      按照這個邏輯,或許在西南的某個角落,至今還藏有劉總兵大箱大箱白花花的銀子。

      也不知道劉招孫本人是否了解這些情況。

      可惜總兵大人戰死,過去的事情過去了,過去的錢好像也拿不到了。

      眼下,萬歷皇帝最關心的兩件事,都被楊鎬搞砸了。

      朱翊鈞很想揮舞十字鎬砸在楊鎬頭上,最后把這殺才拖到菜市口斬首半個時辰。

      最讓皇帝無語的是,杜松馬林兵敗后這么長時間,沒有一人說點靠譜的方略,反而都在向皇帝要錢。

      連西邊的宣大也在嚷嚷們蒙古人也乘虛而入,讓朝廷給宣發發點錢修邊墻。

      這就太扯淡了。

      萬歷皇帝最近頭很大,搞得現在大家都很缺銀子一樣。

      確實很缺銀子。

      如果萬歷皇帝具備基本的現代經濟學常識,對白銀流通,通貨膨脹之類的概念有一點了解,或許就能明白大明上下都這么缺錢的原因了。

      明朝中后期的資本主義萌芽遲遲沒有發展,缺的就是銀子這種支付手段。

      大明以白銀作為貨幣,遇到白銀短缺,支付就會出問題。

      依附于支付之上的整個產業鏈就有崩潰的危險,可以參考49年國統區后期的金融亂象,當然,那個要更復雜一些。

      總之,越是高級復雜的產業鏈,越沒法以物易物。

      所以,大明離不開銀子。

      那么,銀子從哪里來呢?

      大明白銀來源主要有三,自產就不說了,萬歷皇帝的派出礦監們,“自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諸鐺所進礦稅銀幾及三百萬兩也”,搞到天怒人怨,每年才三十多萬兩的規模,這點毛毛雨估計還沒山西某家晉商地窖里埋的多。

      第二個來源是日本。德川龜孫偷桃子成功后,日本對外貿易進行嚴格貨幣管制。對華白銀出口量,由1603年前的每年一百五十萬兩以上,驟降到1620年后每年不足三十萬兩,僅剩原先的五分之一左右。

      歐洲的情況比較復雜,1596年郁金香泡沫破滅后,歐洲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從最高峰1620年的二百八十萬兩一年,降到最低點1640年的八十萬兩一年,減掉了七成之多。

      白銀流通不足會造成各種麻煩,比如饑荒。

      即使在全國總體糧食產量平穩的情況下,沿海工商業地區由于出口萎縮,白銀支付能力降低而無力進口農業產區的糧食,從而糧價大漲。

      明朝不是缺少物資,而是缺少調運物資的支付手段。

      越缺錢,越漲價。

      白銀進口的驟然減少對明朝的經濟重地遭受重大打擊,而且嚴重影響到了明朝的財政,使明朝的財政進一步惡化。

      所以大家現在越來越缺銀子。

      所以,所有人都在向皇帝要錢,而且是要私房錢。

      如果把萬歷皇帝論斤賣了給足銀子,相信很多官員都會考慮嘗試的。

      皇上很不高興,不高興是因為楊鎬這個殺才還在向他要銀子。

      杜松在遼鎮的地盤上莫名其妙被擊潰,而距離建奴不遠的李如柏卻能安全返回,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不高興就得有人人頭落地。

      可是遼東現在還在打仗,臨陣殺將不僅不利戰局,還會讓遼鎮那群丘八看笑話。

      從長期不上朝這件事情來說,長大后,朱翊鈞就變成了朱厚熜,成了他的爺爺。

      好在萬歷皇帝沒有世宗玄修的雅好,他只是喜歡蓋蓋宮殿,蓋宮殿也花不了多少錢,可是大明好像一直很缺錢,至少大明的皇帝一直缺錢。

      爺爺出身于中產之家,當年楚藩不怎么風光,比不上地方大戶,加上朱翊鈞他親媽是市井小民出身,從遺傳學的角度分析,朱翊鈞對金錢的渴望是深入骨髓的。

      所以就有可后來礦監民亂那些破事兒。

      礦監們在各地折騰了十幾年,搞得民怨沸騰,上至巡撫總兵,下到普通小民,都對礦監、礦擋,恨之入骨。

      除了比較有名的高淮亂遼,楊榮亂滇,全國各地凡是有礦或者沒礦的地方,都有這些礦監們的身影。

      壓力雖然很大,不過撈錢還是要繼續,老皇帝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大不了朕死以后,洪水滔天。

      從某種程度上講,朱由校和朱由檢是完美背鍋俠。

      兩人都具有較高辨識度,一個喜歡木匠活,一個刻薄寡恩,相比爺爺,這兄弟倆的所作所為更容易被后世記住。

      兩位背鍋俠背著爺爺萬歷皇帝的這口大黑鍋,引領大明王朝一條道走到黑,越走越沉,最后大家都被大鐵鍋壓死。

      萬歷四十七年的春天,面對雪花片似得奏章塘報,已經很久沒有過問政事的老皇帝,終于開了金口。

      楊鎬發來的奏報,萬歷皇帝簡單做了批復,首先把戰敗的鍋全部甩給了杜松,畢竟這家伙現在死了,死人不會開口。

      同時不忘提醒楊鎬,做了錯事,就要好好干,不能再錯,調兵的事情交給兵部,你就不要擅做主張了。

      楊鎬接到這封圣旨,心情更加抑郁,因為他聽說皇上回給陳玉庭的旨意也到了,而且圣旨中還有不利于自己的內容,搞得經略大人提心吊膽。

      靠著巡撫周遇春的關系,他們很快搞清楚了陳玉庭那封圣旨的內容。

      皇上在信中先是責罵杜松,說他這次戰死是咎由自取,撫恤什么的就別想了,這次興兵剿滅建奴,是關系到中外安危的大事,一下子死傷這么多人,以后不僅遼事困難,而且讓西南的土司們也蠢蠢欲動,一個杜松是不夠殺的,殺了他也不能解心頭之恨。

      楊鎬茅元儀等人倒吸涼氣。

      聽皇帝的意思,是要拿楊鎬開刀。大家都知道皇上向來都把財貨看得很重,甚至比朱家的江山社稷都要重。

      要命可以,要錢是萬萬不能的。

      這些年來,萬歷皇帝為了搞錢,各種騷操作,看得大明各位忠臣良將們眼花繚亂瞠目結舌,感慨皇帝搞錢的本事比自己強得多得多。

      借口大婚典禮,從戶部太倉庫挪用京邊錢糧,赤膊上陣,直接向外庫討要錢糧備其內庫之用。

      最奇葩的是。老皇帝還將欽賜賞賁轉嫁于太仆寺馬價銀,連賞賜親衛的錢都要從戶部處。

      各種操作下來,大家估計皇上的內帑藏銀至少千萬兩,即便這樣,老皇帝還在一直叫窮。

      這次四路大軍剿滅努爾哈赤,花費戶部百萬兩銀子,也不知道其中皇上有沒有用自己內帑彌補。

      如果有的話,那么這些打敗仗的將領巡撫們肯定都沒好過果子吃了。

      楊鎬心知肚明,皇上現在不殺自己,僅僅是因為自己還在沈陽,對戰局還有用處。

      他現在所有希望都放在劉綎身上,只希望劉綎能夠挺住,哪怕和建奴打個平手就行。

      他決定不計前嫌,好好和劉綎談談合作的事情。

      



    上一頁 ←    → 下一頁

    武器大師至尊毒妃:邪王滾一邊陰陽鬼術嬌妻在上:墨少,輕輕親極靈混沌決
    異能之紈?寧小閑御神錄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