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二十八章 春天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二十八章 春天字體大小: A+
     

      秦建勛今年剛滿十六,騎白馬、披白袍,手持一丈七尺白桿槍,身材挺拔,個子雖然不高,卻正是英雄少年,青春痘長了一臉。

      不久之后,這位白袍少年在渾河殞命,和他一起戰死的,還有數千白桿兵。

      薩爾滸之戰后,四川白桿兵被頻頻抽調遼東,在朝堂遼鎮各方博弈中,漸漸被消耗殆盡。

      遼東這個無底洞每年消耗的,不止是數百萬兩白銀的民脂民膏,還有從各地源源不斷趕來的強軍。

      臨近寬甸,道路漸漸平坦,東路軍與川兵并列前行。

      這幾日陸續收攏潰兵,東路軍人數已經超過萬人,各營編制被徹底打亂,除了那幾千個語言不通總愛亂跑的朝鮮人,剩余各路兵馬,都直接歸屬劉招孫管轄,儼然成了他的家丁。

      兩邊士兵相互打量對方,仔細觀察著對面的軍隊。

      白桿兵個個都穿著草鞋,遮蓋藤甲,土司襖,頭頂氈帽,手握白桿槍。

      東路軍中士兵隸屬于不同軍營,各人身上鎧甲樣式各異,手中武器也是五花八門,看得一眾川兵眼花繚亂。

      兩支軍隊匯合前,劉招孫叫來各營把總,對這些大老粗們三令五申,特別強調,要大家和這支友軍搞好關系,若是誰營頭下的兵士敢無端鬧事,便會全體連坐。

      一陣短暫的寒暄,有了劉綎和秦氏土司的這層關系,兩人很快感情升溫,開始稱兄道弟。

      得知奴賊已經退去,秦建勛心中不免有些失望,這幾日他率白桿兵星夜疾馳,增援寬甸,路上吃盡了苦頭,沒想到最后白跑了一趟。

      這支從成都趕來的白桿兵鐵了心要和建奴干仗,統領他們的秦建勛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天天想著自己何時也能和父輩們那樣,憑著一刀一槍,在戰場上建立功業。

      “老弟,不要氣餒,建奴很快就來了。”

      秦建勛疑惑道:“劉兄的意思是,韃子還要追上來?”

      劉招孫“會來打沈陽,”

      秦建勛不以為然,他到沈陽數日,親眼所見城高池深,除開遼鎮,各地增援的客兵總數超過兩萬,很多客兵還在路上。

      沈陽如此堅固,一個小小的建州女真也敢來攻?

      剛才聽劉招孫繪聲繪色講擊敗鑲藍旗的場景,追擊阿敏四十里,把二貝勒逼的差點投江。

      秦建勛開始時以為是劉招孫在吹牛,于是把他也看做是殺良冒功喝兵血吃空餉的老油條,等到他近距離接觸這支明軍,不由被他們身上散發的獨特氣質震懾,令行禁止,殺氣騰騰。

      等到白袍將軍親眼見到后面馬車上裝載的密密麻麻的建奴首級,這才對劉兄刮目相看。

      作為石柱宣慰使后人,秦建勛自幼追求忠孝節義,以父輩們為楷模,石柱秦氏,可以說是明代少數效忠朝廷的土司武裝之一。

      萬歷二十八年,楊應龍叛亂,秦良玉率白桿兵將其擊敗,接連攻破金筑關等七個營寨。

      又協助酉陽各路官軍攻取桑木關,大破楊應龍軍,秦良玉為南川路戰功第一,卻一直不自報軍功。

      所謂事了拂衣去,不留功與名,便是如此。

      兩支軍隊繼續往南,又走了兩日,一路無事,三月十一日,大軍終于抵達寬甸。

      東路軍擊退鑲藍旗的消息早一步在寬甸傳開。

      劉招孫與阿敏在北邊大戰時,后金的使者便來寬甸勸降,告知了杜松馬林敗亡的消息。

      后金使者表示,寬甸會和撫順一樣,只要立即投降,守官便立即官復原職,否則大軍攻下,就要屠城,寬甸守官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隔三差五派塘報向楊鎬求援。

      可是沈陽早已亂成一片,巡撫御史們相互攻訐,客兵遼兵忙著斗毆,大家都沒空過問寬甸死活。

      正當寬甸守將準備和后金使者進一步接觸時,從北邊傳來了鑲藍旗敗退的消息。

      寬甸,這座遼南重要堡壘,在經歷了長達半月的恐怖陰霾后,終于迎來了春天。

      見東路大軍回來,馬車堆著成百上千顆人頭,這些守將們經常和建奴打交道,一眼便看出是真夷首級,便知道此戰東路軍沒有吃虧,至少還殺了幾千個韃子。

      無論按照什么標準,斬殺建奴戰兵首級千級,都是貨真價實的大捷。

      須知當年李成梁弄到十幾個建奴腦袋,都要派人送到京師邀功炫耀。

      寬甸堡內,擠滿了從遼中逃難來的漢人,畢竟大多數遼東漢人是不想做包衣阿哈。

      得知鑲藍旗被擊潰,明軍打敗了八旗(哪怕只是最弱的),寬甸城中,除了潛伏的奴賊細作和那些已經女真化的漢人,所有人都是興高采烈,載歌載舞。

      人們在慶祝的同時,也得知東路明軍的統帥,總兵劉大人戰死了。

      劉綎一生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

      其大名早已傳遍九邊十四軍鎮,寬甸也不例外,消息傳開,寬甸士人無不感傷,有文人秀才賦詩悼念。

      東逐西馳歲月深,凱旋駐馬漫開襟;

      三巴兵革龍泉迥,六月烽煙雁字沈。

      關塞自維憐白發,廟廊誰與暴丹心;

      良弓鳥盡應無用,緩整魚竿釣海潯。

      半個月前,老當益壯的總兵從寬甸出發,未曾想到回來時卻是馬革裹尸!

      為鼓舞民心士氣,劉招孫下令將斬獲的一千顆建奴首級放在寬甸北門,供士民參觀,一時之間,觀者如潮。

      劉把總不得不派出所有家丁維持秩序,此時寬甸已經聚集了上萬名從遼中逃來難民,其中大都是些青壯勞力。

      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包衣奴才,努爾哈赤對奴才是友好的,甚至可以說是充滿耐心的,不過對這些不愿做奴才也不愿去死的漢人,就沒那怎么多耐心了。

      這些強壯男人們的親人,那些沒有逃來的老弱婦孺,因為不愿繼續留在女真化的遼中,一路向南逃竄,很多人都在去年冬天凍死餓死了。

      活著的人和建奴有著血海深仇。

      親眼目睹這支明軍是殺韃子的好漢,這些想要為親人復仇青壯男丁,每天擠破門,哪怕自帶錢糧,也愿意加入劉招孫麾下。

      康應乾提醒劉把總,沒有兵額,私自招收兵馬,可是大罪。

      劉招孫當然知道是大罪,不過那也要等楊鎬有空過問再說。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大劫主師父又掉線了醫手遮天武器大師至尊毒妃:邪王滾一邊
    陰陽鬼術嬌妻在上:墨少,輕輕親極靈混沌決異能之紈?寧小閑御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