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二十七章 招魂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二十七章 招魂字體大小: A+
     

      康應乾想去南昌,與劉招孫互為奧援,在江西官場有所作為。

      在劉招孫看來,這簡直是癡心妄想。

      萬歷一朝,江西地方宗族士紳之強大,絲毫不比江南東林、西南土司遜色。

      贛地民風彪悍,萬歷二十八年,朱翊鈞派礦檔潘相、李道前往江西,差點被當地人打死。

      劉綎在四川平亂時,和土司秦家頗有些淵源,如果能去四川,拉一支白桿兵在成都慢慢種田倒也不失為一個方法。

      不過他旋即打消了這個念想,兩年后的西南,將要爆發一場大規模叛亂——奢安之亂。

      這場影響帝國西南十余年,消耗西南各省無數人力財力的叛亂,幾乎與后金崛起同步,到崇禎年間,讓大明陷入流賊、奢安、建奴三線作戰的絕望境地。

      劉招孫竭盡全力也擋不住鑲藍旗,更擋不住努爾哈赤。

      在這個為面上,后金吞并遼東是大勢所趨,不是一兩個穿越者或者類似穿越者可以輕易改變的,無論他是劉招孫還是袁崇煥熊廷弼。

      與龐大無意識的利益集團相比,個體的力量實在太過渺小,如凡人面對克蘇魯邪神,盡量后者混沌無意識,然而彈指一揮就能讓凡人灰飛煙滅。

      薩爾滸之戰對明廷來說,不過是普通尋常的邊境潰敗,對帝國造成的震動其實并不嚴重。

      沈陽失陷后,帝國資源開始源源不斷投向遼東,本以為可以形成對后金的碾壓,沒想到遼東成了個無底洞。

      遼餉便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

      萬歷四十六年,為籌措遼東戰事,遼東軍餉驟增300萬兩,萬歷皇帝雖有百萬內帑,但出于對全體臣工的不信任,最終一毛不拔。于是戶部加征餉銀,每畝加派3厘5毫,共增加賦銀200多萬兩。

      從此遼餉便成為定制,天啟初年,全國除貴州等少數地區外,平均每畝土地加征銀九厘,計五百二十萬零六十二兩。

      崇禎四年(1631),將田課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銀六百六十七萬余兩,另加關稅、鹽課及雜項,共征銀七百四十萬八千二百九十八兩。

      遼餉加派,平均到全國每畝土地上,其實增加的并不多,然而到地方官吏手上,便有了各種上下其手的機會。

      在地方官員合理運作下,最后落地的遼餉征收,和朝廷制定的額度,能暴漲十倍甚至百倍。

      萬歷之前,士紳群體還需繳納的部分錢糧(雖然往往被惡意拖欠),天啟崇禎年間,士紳索性不交了。

      然而遼東還在打仗,丘八們都在要錢,不給就是兵變、鬧餉,地方官便很有覺悟的將這些原本由士紳豪強賦稅轉嫁到無權無勢的小民身上。

      大量自耕農紛紛破產,化為流民饑民。

      天啟崇禎年間席卷陜西河南等地的流民浪潮,根源便在此處。

      從萬歷四十七年到崇禎十七年,二十多年間,每年動輒三四百萬的遼餉不知養肥了多少官僚,戶部尚書畢自嚴曾說:

      “即令東奴戀棧長伏穴中,不向西遺一矢,而我之天下已坐敝矣。”

      晚明之后,朝中為官者多是南方人,無論浙黨、楚黨、東林黨,在政策制定、實施層面都是以南方利益為主。收這些人的稅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只有再辛苦辛苦百姓,才能維持生活這樣子。

      劉招孫看得明白,晚明各種亂象的癥結在于遼餉。

      遼餉這種欺上瞞下,全員貪腐的問題,屬于體制性弊端,就是張居正、雍正帝這樣的人物無力也無心去糾正。

      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掉制造問題的人。

      他計劃先留在遼東,像和其他軍頭那樣,吃一波遼餉紅利再說。

      如后來占據皮島的毛文龍、退守錦州的祖大壽、盤踞山海關的吳三桂。

      確定下方略,下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三月初八,劉招孫率殘余明軍近六千人,在渾江邊休整。

      在確定建奴不會再追上來后,劉招孫指揮眾人一邊收攏潰兵,一邊收斂戰死士兵。

      康應乾望著裴大虎帶領家丁,將地上的尸體搬到馬車上,原本馬車上裝載的火炮被抬了下來。

      監軍大人臉上露出驚愕之色,對裴大虎道:

      “這是作甚?火炮都不要么?”

      裴大虎轉身望向前方,劉招孫站在江岸一塊大青石上,從康應乾的位置看去,見劉招孫披頭散發,以為他要尋短見。

      監軍大人連忙趕上前去,走近時發現,劉把總發髻散亂,臉上也變得花花綠綠,好像涂著女人的脂粉。

      康應乾走過來時,劉招孫還在低頭對著江面絮絮叨叨,監軍大人硬著頭皮湊近一些,隱隱聽到: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劉把總,你是楚人?”

      劉招孫誦讀的是屈原的《國殤》,其聲嗚嗚然,如泣如訴。

      “劉把總,你要把所有陣亡將士都帶回沈陽?”

      過了好一會兒,劉招孫忽然揚起腦袋,對著地上密密麻麻的尸體,如同羊癲瘋發作,全身顫抖,仰天長嘯:

      “歸去來兮歸去來!”

      康應乾二話不說,上前抓住他肩膀,使勁兒搖晃,壓低聲音道:

      “別裝神弄鬼了!劉把總,你把死人帶上,咱們要走多久,半路被建奴追上怎么辦?”

      劉招孫像是觸電一般,抖了抖腦袋,一言不發蹲在江邊將胭脂人血擦掉,最后像出馬的大仙一樣,恢復了神智。

      一群明軍呆呆的望向這邊,眾人臉上都露出敬畏之色。

      “活人死人,都要回家!我在寬甸便說過,我要帶你們回家!死人要招魂,活人也要招魂,你們的魂魄都沒了!”

      江邊聚集的士兵越來越多,很快超過千人,在眾人心中,劉招孫已經化身為他們的精神領袖,是一個可以帶領大家安全回家的人。

      訴杜松死了,馬林逃了,這位總兵大人手下的大頭兵,除了后金兵俘虜當了包衣,剩下的大多已經戰死。而劉把總現在要帶大家回家,士兵們都抬頭望向劉把總,靜靜聽他說話。

      “東路軍每個人,都是娘親十月懷胎,一把屎一把尿帶出來,你們之中,誰又沒有爹娘兄弟姐妹,父母皆有念想,現在人死了在這化外之地成為白骨,連祖宗都認不了!”

      康應乾見狀,以為劉招孫是要收買人心,嘆息一聲,不再說話。

      “你們不想自己死后也做著孤魂野鬼吧?!”

      眾士兵齊聲道:“不愿意!”

      等眾人歡呼聲平靜下來,一名身上帶傷的浙兵旗隊長心有余悸道:

      “大人,若是奴賊追上來怎么辦?”

      劉招孫停了片刻,抬頭望向眾人,之前與鑲藍旗一番惡戰,無論是浙兵還是朝鮮兵,對建奴的恐懼又多了一層,這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

      劉招孫從青石上跳下來,那旗隊長嚇得后退兩步。

      “若是讓奴賊追上,也是天命!我會和奴賊血戰到底!沒有這些死去的人在前面扛住建奴,就沒有我們,若拋下他們,便是我回到沈陽,得了朝廷封賞,也會良心不安,晚上不得安寧!你們若不愿意搬運尸體,就自己走吧!”

      說罷,劉招孫目光掃視全場,周圍安靜下來,片刻之后,忽然有人大喊:

      “誓死追隨劉把總!”

      士兵們立即跟著高呼起來:

      “誓死追隨劉把總!”

      幸存的士兵將沉重的火炮從馬車上拖下來,在各營把總的指揮下,喊著口號將火炮推進水流湍急的渾江中。

      士兵將地上的己方尸體,抬到空出來的馬車上,整整齊齊摞在一起,馬車在崎嶇的山道上吱吱呀呀向南前進。

      收斂尸體的時候,周圍陸續有七八百名潰兵返回軍中。

      對待這些潰兵,兩位文官與劉招孫又出現意見分歧,在劉招孫的堅持下,除部分浙兵,朝鮮弓手外,其他潰兵全部斬首。

      裴大虎拎著順刀到處砍頭,轉眼間地上又多了三百多潰兵腦袋。

      看得周圍明軍又驚又怕,同時慶幸自己當初堅持到了最后,沒有參與潰逃。

      “如此殺戮,怕于上天不和啊,”

      康應乾聲音顫抖,他還從未見到過這樣的陣勢,目睹家丁們殺得人頭滾滾,監軍大人看的是膽戰心驚。

      劉招孫神色嚴肅,沒有任何遲疑,怒道:

      “這些兵士潰逃過一次,便有第二次,若無軍紀,何以成軍!按戚帥兵法,軍中潰敗,除了無辜被裹挾者,力戰之后仍不支者,將帥潰逃者,其他逃兵全部斬首!”

      “便是有一萬人潰逃,也當全部斬首!”

      于是就出現了這邊收斂尸體,那邊砍殺逃兵的奇觀。

      經過這番恩威并重,劉招孫在軍中威望進一步提升,在完成這些事情后,三月初九,大軍開拔,向南繼續前行。

      六千多人重新打亂,分成三部分。

      劉招孫親率三千多人馬,裴大虎和金應河各率領一千五百人。

      葉赫人走的匆忙,建奴的鎧甲兵器留給了明軍,明軍挑選了部分精良鎧甲武器,還從韃子身上搜到了部分糧草。

      劉招孫他們走的是原路,畢竟這條路熟悉一些,到寬甸還有五六日路程,幸好遼東三四月份足夠寒冷,尸體不至于腐爛。

      東路軍帶來的火炮全部被劉招孫沉進了渾江,這些老古董送給楊鎬,估計他都不要,之前在沙尖子上崗上炸膛充分說明,這玩意兒在戰場上殺自己人比殺死敵人效率更高,估計建奴拿去也不敢用。

      況且渾江江流湍急,大金國若不折損個百十號包衣,根本不可能把它們撈起來。

      明軍沿著渾江,緩緩朝南方走,走了一日,約行了四十里路。

      晚上安營扎寨,馬不解鞍,人不脫甲,劉招孫和家丁擠在一塊睡。

      忘了說一句,那個姜弘立帶來的美姬,現在穿著身鴛鴦戰襖,戴著個明盔,當做家丁跟在劉把總左右。

      除了劉招孫,沒人認得她是女兒身。

      這位朝鮮美人,在親眼目睹幾場血戰后,早就嚇得魂飛魄散,生怕被劉把總拋棄,落在韃子手中,對劉招孫,自然是言聽計從。

      劉招孫暫時沒有金屋藏嬌的念想,朝鮮美姬在大明京師市場反響不錯,很受消費者好評,以后若將她當做禮物送給某位堂官或主事,投其所好,可比銀子有用多了。

      次日天明,大軍又收攏了八九百潰兵,劉招孫下令砍了五十個人腦袋,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俺是馬營的劉三兒,好多人在林子里迷路,吃的也不夠,夜里黑瞎子還在吃人,有兄弟凍僵了就被熊吃了,咱命好,遇上了把總爺(劉招孫),把總爺真是活菩薩!”

      劉招孫冷冷一笑。

      “前日對陣,浙兵還在抵抗,你們幾個就先潰逃了,拖下去,斬了!”

      行軍第二天晚上,朝鮮弓手與一隊白甲兵遭遇兵爆發小規模激戰,雙方射死兩人后,便脫離接觸,消失在茫茫夜幕中。

      第三日清晨,裴大虎從死去白甲兵背后小旗判斷,是正藍旗巴牙喇。

      劉招孫知道是莽古爾泰在試探自己,不敢停留,繼續加快前進。

      到第三天中午,夜不收稟告說寬甸方向過來一支明軍兵馬。

      “白花花的都是白色長槍,像一片樹林,不曉得有多少人。”

      “是白桿兵來了!”

      旁邊的朝鮮副將金應河從未去過蜀地,自然也沒見過什么白桿兵,喬一琦向他解釋。

      “是一支西南的土司兵,不止在四川,西南各地都有,只是這支兵使用都是白桿槍,”

      白桿槍是用結實的白木(白臘樹)做成長桿,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作戰時,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

      兩邊夜不收打了個照面,很快地,在家丁護衛下,劉招孫和對面將領在兩軍中間見面。

      一年后的渾河之戰,浙兵、川兵氣勢如虹,趕來援遼。

      等他們趕到遼東戰場時,沈陽已經在遼鎮手中光速淪陷。

      兩支兵馬毫不畏懼,都對自己充滿自信,想要在渾河河畔展現自己強軍姿態,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后金大軍。

      遼鎮對這些客兵的態度,一直沒有改變,仍舊是隔岸觀火,冷冷看著別人覆滅。

      兩支大明強軍最后卻被十倍于己的八旗軍分別擊破,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渾河血戰。

      不必說遼鎮猥瑣發育,川、浙兩兵之間不合,未能形成合力,是造成渾河血戰失敗的最直接原因。

      劉招孫暗暗下定決心,無論如何,必須和川兵搞好關系,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劉招孫小時候隨義父去過四川,見過秦良玉,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乃劉綎義子,劉招孫,義父生前與秦家土司乃是故交,不知將軍你是秦良玉什么人?”

      對面川兵將領一聽,連忙沖劉招孫拱拱手:

      “姑姑聽聞皇帝召喚,便派小侄兒率先鋒先行,她自籌馬集糧,五千白桿兵,隨后即到不知將軍是?”

      



    上一頁 ←    → 下一頁

    紹宋大劫主師父又掉線了醫手遮天武器大師
    至尊毒妃:邪王滾一邊陰陽鬼術嬌妻在上:墨少,輕輕親極靈混沌決異能之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