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國將相» 第140章:惠施使齊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國將相 - 第140章:惠施使齊字體大小: A+
     

    “大國將相 ()”

    惠施對六國的剖析,很樸素,也很實際。

    他先問瑕陽君:“瑕陽君以為,秦、齊、楚、宋、衛以及少梁,哪二國是魏國必須面對的敵人?”

    “先生這是在考驗我么?”瑕陽君玩笑說道。

    “不敢。”惠施連忙致歉,正準備張口說出答案,沒想到瑕陽君搶先說了出口:“是秦國與楚國吧?”

    其實這個提問很簡單,在惠施已給出‘哪二國’提示的情況下,答案昭然若揭。

    “正是!”

    惠施重重點了點頭,剖析道:“齊國殷富,素來致力于成為泗淮諸國的盟主甚至是中原的霸主,看重是威望與名分,但秦國這些年卻屢屢攻打魏韓兩國,侵奪二國的城池、土地,它的威脅遠比齊國要大。”

    瑕陽君微微點頭。

    平心而論,雖然秦國也是中原諸國之一,但事實上,似魏、趙、韓、齊、燕等國,甚至包括魯國、宋國、衛國等等小國,都從來不曾將秦國真正看做中原國家,嘗明里暗地蔑稱秦國為‘秦夷’。

    楚國也是類似情況,長期被中原諸國看輕,被蔑稱為‘楚蠻’。

    于是秦國與楚國這兩個長期遭中原諸國看輕的國家就結盟了,讓諸國又驚又懼。

    但齊國不同,齊國在中原素來是極有名望的,也是世人比較接受的‘霸主候選’,這一點齊人也深信不疑,他們認為只要魏國衰弱了,那么霸主之位就肯定會落到齊國頭上。

    至于秦楚兩國……

    抱歉,中原霸主的名號,怎么能交到‘蠻夷’手中呢?

    再加上這些年秦國屢屢派兵攻打魏韓兩國,十分強烈地表現出了對土地與城池的渴望與貪婪,因此惠施斷言,秦楚兩國才是魏國真正的敵人,齊國則不是,魏國是可以與齊國結盟的,比如向齊國讓渡一部分霸主的權力,甚至拉攏齊國,與齊國互為中原霸主。

    “這……互為中原霸主?”

    瑕陽君被惠施說懵了,那表情仿佛在說:這霸主之位還能分?

    但惠施卻表示這霸主之位確實可以分:“魏國可以與齊國結盟,魏國為西方霸主,控制三晉之地;齊國為東方霸主,控制泗淮之地,兩家互不侵犯……”

    瑕陽君摸著胡須思忖著。

    其實隨著他魏國的國力日漸衰弱,他魏國逐漸也失去了對齊國的約束力,事實上齊國早已成為了東方諸國的‘小霸主’,其對魯國、對泗淮諸小國的控制力,遠在魏國之上。

    因此所謂拉齊國互為霸主,說到底只是讓魏國犧牲一部分霸主的威信,將這部分霸主的名分讓出齊國罷了,事實上魏國并不需要為此付出什么。

    以一個口頭的許諾換取與齊國的結盟,這有什么吃虧的么?

    “可惜,大王恐怕不會答應……”瑕陽君遺憾地搖了搖頭。

    因為當代魏王,最看重的就是名分,他連少梁的獨立都不肯承認,寧可將少梁逼到秦國一邊也不肯接受少梁從此不再是他魏國附庸的事實,又怎么可能將維持百余年的霸主之位,讓渡一部分名分給齊國?

    “這……魏王為何不答應?”

    惠施無法理解,畢竟在他看來,魏國早已失去了對齊國的控制,甚至于,齊國已逐漸擁有了挑戰魏國地位的實力,既然如此,何不拉攏彼此利害沖突較小的齊國,一致對抗秦楚兩國呢?

    對此無法理解的他,反復強調與齊國結盟的種種好處:“魏國與齊國結盟之后,便可說服齊國牽制楚國,再者,沒有了齊國的限制,魏國更容易促成三晉同盟,一致對抗秦國……”

    瑕陽君面帶微笑看著惠施侃侃而談。

    他承認這位年輕人有眼界、有才華,但對于某些事卻了解不多。

    比如三晉同盟,別看韓國如今就是魏國的盟友,只要魏國拉攏趙國,仿佛就能促成三晉同盟,但事實上這件事非常難。

    因為秦、齊、楚三國都不會坐視三晉同盟的促成,三晉同盟,那就相當于一個晉國,曾經首先稱霸中原的晉國,秦、齊、楚三國都不愿晉國或者類晉國的同盟再次出現。

    正因為如此,趙國長期駐有秦、齊兩國的使者,雖然這兩國都抱著將趙國拉攏到自身的目的,但有一點兩國是一致的,那就是絕不允許三晉同盟的出現。

    趙國為什么敢侵占衛國,為什么敢與魏國發生戰爭,因為趙侯知道就算他趙國敗了,秦、齊兩國也是絕對會派兵支援他的,否則一旦他趙國向魏國屈服,形成了以魏國為首的三晉同盟,那天下的局勢可就徹底改變了。

    雖然不知是誰率先放出了這個謠言,但眾所周知,一旦三晉抱團,形成了比擬當年晉國的龐大同盟,介時無論是秦國還是齊國,亦或是楚國,三晉同盟皆無畏懼。

    是故,想要促成三晉同盟,十分艱難,因為事實上,魏國其實就在朝著三晉同盟的戰略前進,只不過秦、齊兩國頻繁從中作梗,未能實現罷了。

    但即便如此,瑕陽君依然從惠施的觀點中得到了啟發,即他魏國可以通過釋放善意與齊國和解,真正的敵人就只有秦國與楚國。

    如此一來就只剩下兩個方向的敵人了,一個是河西方向秦與少梁的聯軍,一個是睢縣方向齊、楚、宋、衛四國的聯軍。

    那么,他魏國應當率先向哪路展開反擊呢?

    “……四國聯軍!”瑕陽君率先說出了他的想法。

    “瑕陽君明見……”惠施拱了拱手,表示贊同。

    畢竟在他看來,集結于睢縣的齊、楚、宋、衛四國聯軍雖看似人多勢眾,但仔細推敲就知道,這支聯軍其實十分虛弱。

    先說齊軍,也就是齊高唐大夫田朌率領的齊軍,只要魏國與齊國達成了協議,這支齊軍肯定是會撤退的,那就只剩下楚、宋、衛三國。

    其中,自早些年魏韓兩國聯合進攻宋國起,宋國就已經倒向了齊國,而現如今,衛國作為魏國前附庸國,也倒向了齊國,只要魏國與齊國和解,宋、衛兩國的軍隊也會撤退——當然,就算不退也無所謂,畢竟宋、衛兩國只是小國,就算兩國堅持助楚國討伐魏國,魏國也能憑強大的軍隊將其擊敗。

    總而言之,只要魏國與齊國和解,魏國南面的敵人大抵就只剩下楚國的軍隊了,而楚國的軍隊嘛,誰都知道那是遠不如秦國的。

    因此,惠施在繼‘親善齊國’的主張后,又傾向于率先反擊睢縣的楚軍,然后才是河西方向的秦軍。

    這個次序與瑕陽君不謀而合,不過略有區別的是,惠施僅僅是因為顧慮秦國軍隊的強大,而瑕陽君則是將少梁的因素也算了進去——只有他知道,少梁的軍隊有多么的強勁!

    哦,不對,事實上倉城之戰前后,公孫衍以及其所率的七八萬魏軍,也逐步見識到了少梁軍隊、尤其是少梁奇兵的難纏與強勁,只不過公孫衍死咬著不松口,不肯承認罷了。

    當晚,瑕陽君吩咐府上置備酒菜,盛情地招待了惠施,甚至于他還對惠施說道:“區區市吏一職,太過于辱沒先生的才華,先生就莫要回去了,不如在我府上先住下,待明日我在大王面前引薦先生。”

    惠施大喜過望,連連稱謝,隨后便在瑕陽君的府上住了下來。

    次日,瑕陽君便帶著惠施前往王宮。

    雖然這一日恰逢天降大雪,但惠施的心中卻一片火熱。

    火熱之余,他亦不禁感慨,感慨自己在魏國蹉跎了半年之久,今日終于找到了門路。

    在瑕陽君的引薦下,惠施終于見到了魏王,并且在魏王面前陳述了自己的退敵之策。

    就跟瑕陽君判斷的那樣,魏王自然不肯將他魏國的霸主分給齊國一部分,哪怕只是名分,但不可否認,惠施提出的主張,倒是確實讓魏國找到了擊退六國軍隊的辦法。

    此后,魏王又招來公孫衍與龐涓,向二人道出了惠施的主張。

    公孫衍記恨秦國與少梁,對齊國倒沒什么恨意,在權衡利弊后,也贊同了惠施的主張。

    相比之下,龐涓則傾向于找齊國一雪前恥。

    不過他終歸是理智的人,知道魏國無力同時與秦、齊、楚三方開戰,因此也勉強認可了惠施的主張。

    見此,魏王對惠施道:“惠施,你可愿為使者,赴齊國代寡人與齊國和談?”

    惠施大喜過望,欣然答應。

    當日,惠施帶著瑕陽君的若干隨從,冒著風雪坐船前往齊國,座船順流而下,不出六日,他這一行人便抵達了齊國的都城臨淄,見到了齊侯。

    見到齊侯后,惠施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展開勸說:“秦國乃虎狼之國,若非我魏國將其擋在西面,一旦他攻入中原,必定會掀起一番災禍,齊侯何必要為了秦國而削弱魏國呢?”

    說著,他又隱隱暗示魏國愿意尊齊國為東方的霸主,這讓齊侯怦然心動。

    但由于魏王并未明確答應尊齊國為東方霸主,齊侯也未答應惠施。

    于是惠施便用瑕陽君資助的錢,重金買通齊國相邦鄒忌府上的仆從,見到了鄒忌,敘說魏、齊兩國和睦一事,順便離間鄒忌與田忌,畢竟眾所周知,鄒忌與田忌或有不和,尤其是在之前是否出兵支援趙國且對魏國動武這件事上,二人產生了矛盾。

    再加上惠施暗示魏國愿意尊齊國為東方霸主,鄒忌思忖再三,決定幫助惠施勸說齊王。

    在鄒忌的勸說下,齊王中原答應先讓田忌撤兵,至于田朌的軍隊,則暫時不退,顯然齊王也想趁此機會看看魏國是否還有作為霸主的實力。

    但即便如此,惠施出使齊國的目的也達到了。

    十二月,待惠施派人將這個好消息告知大梁,魏王大為欣喜,當即吩咐龐涓、孫河、瑕陽君幾人積極備戰,同時又向韓國求援,待年后先發兵睢縣,擊破齊、楚、宋、衛四國的聯軍,轉而再趕赴河西戰場,迎戰秦軍與少梁。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野性小叔,別亂來!地獄電影院異世妖姬:科學家的修仙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佛本是道
    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初婚有刺魔禁之萬物凍結我的功法全靠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