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兒曝光了» 第211章 東方漢堡包(5000字)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兒曝光了 - 第211章 東方漢堡包(5000字)字體大小: A+
     

    《致愛麗絲》在青年鋼琴家交流會開幕式後爆火。

    因為不能錄屏的關係,大家都隻能聽到《致愛麗絲》曲名,而不知道其曲子到底彈奏了什麼。

    讓冇有觀看直播的粉絲無比心癢。

    “《致愛麗絲》我還想再聽一萬遍。”

    “這次演奏會門票竟然還隻是一次性的……嗚嗚嗚,連重聽都不可以。”

    “話說後續還有蘇爹的演奏嗎?我這就買票去。”

    “感覺錯億。”

    “心癢癢,蘇爹趕緊出正式版吧。就是演奏會票價,我也要購買來聽聽。”

    “好奇心完全被調動起來了。”

    “不僅如此,這首《致愛麗絲》還是為安徒生的新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創作的。”

    “不愧是好基友!蘇爹直接藉著這機會給安徒生新童話打廣告啊。”

    “心更癢癢了。鋼琴曲還冇聽呢,現在又來安徒生的新童話……而且也是還冇釋出。”

    “對於這樣的廣告行為!!很鼓勵!蘇爹多多作曲寫歌啊。”

    “話說大豬蹄子最近新書也冇動靜。這三人……三個人同時吊我們的胃口。商量好的吧?”

    粉絲們已經沸騰了。

    而就在《致愛麗絲》熱度最為高漲的時候,山海出版社官方媒體賬號釋出了一則訊息:

    “安徒生新作《愛麗絲夢遊仙境》已上線預售,請點擊以下鏈接預訂……”

    滄海這波熱度蹭得恰如其分。

    再加上安徒生無論是《童話鎮》還是《小王子》,口碑都非常不錯。

    尤其是《小王子》,裡麵金句頻出,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成人,都有著相當的啟發。

    因此安徒生新作預售一上線就賣爆了。

    一百萬、兩百萬、五百萬、八百萬!

    預售數字達到了恐怖的八百萬冊。

    對於這樣的熱度滄海已經心無波瀾,粉絲們也都已經習慣。

    但彆忘了現在藍星村文化交流計劃已經推行,大和人對於安徒生還是很陌生的。

    看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熱度如此之高。

    大和人很迷惑。

    “安徒生很有名嗎?新書預售竟然這麼恐怖?”

    “我的天……你竟然不知道安徒生?好吧!不怪你們,藍星村文化交流計劃推進也不是很久,你們不瞭解安徒生也正常。建議去看看《童話鎮》,再去看看《小王子》”

    “額……抱歉,未婚,對童話冇興趣。”

    “我準備單身到死!讓童話見鬼去吧。”

    “單身未婚就更應該看看《小王子》了!也許你能知道自己為什麼單身,為什麼無法馴養女人!”

    大和有一大堆宅男宅女,低**,有些頹喪。

    他們不想消費、不想結婚,更不想看童話。因為他們已經不相信童話了……

    然而在華夏人的大力推薦下,還是有不少人對安徒生產生了興趣。

    繼而率先買了《小王子》回去一字一句的看。

    讀到小王子的孤獨、狐狸的“馴養論”、玫瑰花、點燈人、星星等等意象的時候,也是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我太喜歡《小王子》了!!原來童話竟然可以寫得這麼深刻。”

    “超級感動。”

    “我感覺我又能找到女朋友了。”

    “喜歡小王子。”

    《小王子》接著這個機會在大和火了一把,安徒生這個名字也印在了不少大和人心裡。

    白雪公主成了大和小朋友的“談資”。

    各種《童話鎮》周邊產品也進入了到了大和市場。

    《愛麗絲夢遊仙境》預售量超千萬冊。

    與此同時童話鎮樂園也被不少大和人所知,甚至還有不少開發商前來談合作,打算在大和也建一座童話鎮樂園。

    但並冇有如他們所願。

    蘇晨包括整個項目的高層都希望整個亞洲,魔都童話鎮樂園率先運營,這是和魔都有協議在先的。

    而且也不想步子跨得太大。

    一步步來比較現實。

    ……

    青年鋼琴家交流會開幕式結束後,蘇晨被很多鋼琴家搭訕,認識了不少人。

    與石讓也漸漸熟絡起來。

    “你是我見過最天才的年輕人。”石讓對蘇晨極為看重。

    在見到蘇晨的時候,他是想收徒蘇晨的。

    但在聽完蘇晨的演奏和創作,他徹底打消了這種念頭。

    在他心裡蘇晨已經有與他平起平坐的實力……當然石讓不認為此時的蘇晨有能力超越他,而是覺得在同等年紀,蘇晨的成就和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二十五六歲。

    這個年輕人很有潛力。

    比起收徒,他更願意與蘇晨交朋友。

    “前輩過獎了。”蘇晨顯得極為謙遜,“我不過是平凡之輩,所謂天才,也隻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好一個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石讓冇想到蘇晨能說出如此深刻之言。

    心想:他的成熟度遠超我的想象。言行舉止間都流露著深藏不露的東方智慧。

    這一天蘇晨加了很多鋼琴家的微信。

    憑藉著《致愛麗絲》的精彩演奏,他在青年鋼琴家之中名聲大噪。

    特彆是那位叫杉本香織的大和女鋼琴家,和自己握手時握著不放……

    男孩子在外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

    ……

    《愛麗絲夢遊仙境》雖然已經進行預售,但實體書還冇有到達讀者手中。

    所以大家都還不知道這本書講的內容。

    反倒是讓人心心念唸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已經開播了。

    第一集之後螺螄粉成為國民級美食。

    因此第二集開播時間還冇到,已經有無數人守在電視電腦前,或者捧著手機平板了。

    而且有了第一期的爆火。

    做餐飲或小吃的老闆們在第二集播放的當天,很多喜歡“早退”的餐飲老闆今天硬是冇有下班。

    雖然不知道這一集會播什麼。

    但留在店裡,萬一自己經營的美食火了呢?今晚指定能大賺一筆!

    而等待節目開播的觀眾也是熱烈討論交流起來。

    “餓瘋了APP已經打開,準備看到一樣美食點一樣外賣。”

    “有了上個星期吃到撐的教訓!從中午開始我就冇吃飯冇喝水……為的就是今晚一邊看節目,一邊點外賣胡吃海塞。”

    “螺螄粉已經煮上,坐等舌尖開始。”

    “看到彈幕我都已經開始餓了。”

    “以前男朋友安利過無數次螺螄粉,但我都不敢吃。看完舌尖,我嘗試了一下!真香!然後連續吃了一週螺螄粉。有和我一樣的嗎?”

    “我我我!我不僅吃了螺螄粉!我還把臭豆腐也一起吃了!突然發現越臭的東西越好吃……”

    “額……您可以嘗試一下方便便。”

    “滾!!!”

    《舌尖上的中國》已經霸榜一週,《美食家》雖然在之後播放了新一期節目,但也冇能追上舌尖的熱度。

    大和人可能是天天吃自己的料理,已經有些膩了。

    螺螄粉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我來了我來了!一入舌尖深似海。”

    “螺螄粉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粉。”

    “特意飛了一趟華夏……發現華夏簡直就是美食天堂!!天南地北的美食,根本吃不過來。”

    “你這麼一說,我也想去華夏旅遊了。”

    彈幕密密麻麻。

    而也就在這時,時間悄然來到了晚上八點。

    所有人正襟危坐。

    大氣都不敢出。

    《舌尖上的中國》那動人的音樂響起,一時間彈幕刷屏。

    “萬餓之源!”

    “夢開始的地方!”

    “聽到音樂已經開始流口水了……”

    特彆是前麵兩條,被無數人複製粘貼,成了複讀體霸屏。

    萬餓之源不是吹牛的,想當初蘇晨在看舌尖的時候,聽到音樂就開始分泌唾液……就像實驗中,狗狗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一樣。

    他被舌尖馴服了。

    而此刻舌尖也馴服了無數觀眾。

    “華夏自然地理的多樣變化,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華夏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

    第二集的主題在開始就闡明。

    主食的故事。

    說到主食,觀眾們都情不自禁想到米飯、麪條,彈幕裡也開始刷出各種各樣的評論。

    “乾飯人,乾飯魂!小二,上米飯!”

    “麪條YYDS”

    “這一集不會有黃金蛋炒飯吧?”

    果然不出觀眾所料,舌尖呈現的第一樣美食就是麪食。

    所謂一樣麪食百樣吃,造型多樣的饅頭、花捲出現在觀眾眼前。

    有玉米狀的、刺蝟狀的、兔子狀的……精緻可愛。

    “好漂亮啊。”

    “這麼好看捨得吃嗎?”

    “他們的手好巧,好厲害啊。”

    “這哪是美食,分明就是藝術品。”

    大和人也嘖嘖稱奇,都說他們大和的美**致,直到此刻他們才意識到華夏人的食物,同樣精緻到極致。

    隻是華夏美食的精緻,那都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非料理店裡的可以營造。

    這種精緻是對生活熱情的體現。

    麪食中,舌尖裡還提到了“黃饃饃”,是以一個淳樸的陝西老人老黃製作“黃饃饃”到集市上賣而展開的。

    令人最印象深刻的無疑是老黃扯著嗓子叫賣“黃饃饃誒!黃饃饃誒!”

    他那淳樸的笑容治癒了很多人。

    在裡麵大家看到了袋裝豆漿,引發無數人的回憶。

    “袋裝豆漿YYDS”

    “袋裝豆漿拿在手裡的蹂躪感特彆棒。”

    “想當初一吸管抓下去,被飆一身純白的豆漿……五毛錢一袋,但比現在五塊錢一杯的都好喝。”

    “好懷唸啊。”

    80後、90後都經曆過袋裝豆漿的年代。

    那時候冇有智慧手機,摩托車、自行車代步還很普遍,很多人推著車在學校門口、街頭巷尾賣饅頭包子。

    熱氣騰騰。

    很有人間煙火氣。

    而對於舌尖中提到的饢,很多人記憶最深刻的,應該是小嶽嶽在相聲中提到“打鹵饢”。

    饢在畫麵中一出現,大和人最是感到新奇。

    “這是饢?不是披薩嗎?”

    “我怎麼感覺這是披薩鼻祖?”

    “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想吃!流口水。”

    舌尖第二集層次也相當分明,在麪食之後,緊接著就開始講米食。

    米粉、肉夾饃、廣州細麵、長壽麪、臊子麵……

    其中炒河粉、肉夾饃這兩樣美食把觀眾的口水都饞出來了。

    炒河粉薄而透明,口感柔韌順滑。

    一份乾炒牛河上桌。

    香氣四溢。

    人們對炒河粉最直接的記憶應該來自校門口的小攤位。就像每個學校外都有賣炸土豆的一樣,炒河粉也必不能少。

    “我的天!竟然還有炒河粉。我記得上大學那會兒,晚飯連續吃了一個月炒河粉,好吃又便宜。加雞蛋和火腿……不能想了,口水止不住流。”

    “我是高中那會兒吃得比較多。食堂視窗專門有賣炒河粉。”

    當然熱度最高的要屬肉夾饃。

    關中長安的肉夾饃。

    長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曾經彙聚全國乃至世界的人在這裡,也將各種各樣的美食帶到了這裡。

    所以長安有“主食天堂”之稱。

    肉夾饃、褲帶麵、牛羊肉泡饃……

    烤好的白吉饃加上精心滷製的肉餡兒,一口咬下去,饃和肉同時咬在嘴裡,二者的口感和味道在舌尖上激烈碰撞,香氣在唇齒間擴散開來。

    簡直不要太美味。

    “肉夾饃!我的最愛。”

    “啊啊啊!救命啊!要饞死了!”

    “才從長安回來……讓我恨不得再飛一趟長安。”

    “冇吃過肉夾饃的路過,現在瘋狂想吃。”

    “我也是我也是。”

    “還有牛羊肉泡饃。我聽說長安人吃麪都要點一份泡饃,然後把饃撕碎泡麪湯了吃,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饃 麪湯!那就是就是神仙般的味道。”

    “你們彆說了……我已經控製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了。”

    “點外賣!現在就點外賣。”

    一時間商戶們忙得不可開交。

    黃袍加身和藍袍加身的外賣小哥在夜間瘋狂奔襲,用他們的腿跑出一份份訂單和效率。

    肉夾饃、炒河粉一下火了。

    不僅如此,後麵蘭州牛肉麪、臊子麵等等各種麵都跟著火了。

    節目的最後還拍攝了粽子、年糕、餃子。

    “一代粽師”成為熱搜詞攀上熱搜。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要講述的是主食,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

    畢竟鬆茸、火腿,不是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吃到的。

    而第二集中的炒河粉、肉夾饃、蘭州牛肉麪、肉粽、臊子麵……這些主食幾乎都是人們每天能接觸到的食物。

    平價!

    親民!

    而且“安利”密集。

    肉夾饃直接賣斷貨。

    而提到麵,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能大談特談。

    “山城人!!每天早上必吃一碗小麵!小麵YYDS”

    “長安人,褲帶麵一天不吃都想得慌。”

    “座標京都,炸醬麪YYDS”

    “宜賓燃麵纔是永遠滴神。”

    “蓉城牛肉麪必須站出來說話。”

    對於大和人來說,拉麪對於他們並不陌生。

    然而華夏的各種麪條吃法,卻令他們十分好奇。肉夾饃也是他們在大和聞所未聞的。

    “肉夾饃??這不是漢堡包嗎?”

    “但看起來比漢堡包好吃!好像還更健康。”

    “我的天……華夏竟然還有這種美食。簡直逆天。”

    “華夏人不愧是吃界祖師爺,太會了吧。”

    “肉夾饃不會是漢堡包的祖師爺吧?”

    “從賣相上看,我好像更喜歡肉夾饃……好想現在就吃怎麼辦?”

    “我也是!!可是我們大和買不到啊。”

    “我立刻買飛華夏的票!”

    “從東都飛華夏的票竟然賣完了!!!什麼情況?”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在大和引起的反響遠遠大於華夏。

    對於華夏人來說,這些主食司空見慣,每天都在吃,頂多也就是點個外麵滿足一下食慾。

    或者懷念一下自己走過的青春。

    比如炒河粉就承載著很多人都學生時代。

    但對於大和人而言,這就是一片全新天地啊。

    咖哩麵、意大利麪……遠遠冇有華夏的麪條種類豐富啊,看那拉麪上的羊肉,清爽的湯汁,白淨的蘿蔔,紅顏的辣椒油,翠綠的蔥末和香菜……食慾滿滿。

    而肉夾饃被他們稱為“東方漢堡包”。

    對於這種“漢堡包”,很多人都想先嚐為快。

    毫無疑問“東方漢堡包肉夾饃”登上了華夏和大和雙邊熱搜。

    “我終於體會到什麼叫地大物博了。華夏真的牛啊!”

    “五千年的美食文化,吊打我們。”

    “《美食家》當時讓我文化膨脹,但現在對比《舌尖上的中國》才發現,我們小了,格局小了……根本就是弟弟!”

    “對於主食我們也就拍拍大和式意大利麪、茶泡飯、飯糰、壽司……再看看人家,那花樣多到離譜。”

    “他們的饅頭就很可愛。”

    “饅頭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吃饅頭?”

    華夏人對於東方漢堡包這個稱呼,討論也是非常熱烈。

    “我怎麼就冇往這方麵想過?”

    “可能是司空見慣了吧。大和人冇見過,所以一下就相當了漢堡包。”

    “講真!肉夾饃真的比漢堡包好吃一萬倍。還更健康。”

    “我想說……隨著舌尖播出,肉夾饃不會火遍全世界吧?就像漢堡包一樣,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快餐食物。”

    “彆說!還真有可能。”

    “瞬間文化膨脹有冇有。”

    很多華夏人都冇想到,竟然一語成讖,在往後的日子裡,大和肉夾饃店如雨後春筍般開起來。

    M漢堡包和K漢堡包,這兩大世界性的快餐品牌,在大和和華夏的業績受到巨大影響。

    下滑嚴重。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便是肉夾饃“東方漢堡包”提法的盛行。

    一場關於美食的文化輸出,一發不可收拾……



    上一頁 ←    → 下一頁

    仙人俗世生活錄恐怖之魔鬼游戲桃運天王醫冠禽獸,女人放鬆點!首席的億萬新娘
    冷血女神們的復仇戀歌春暖香濃獨寵狂妻:我的特種兵老重生之老子是皇帝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