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兒曝光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風大典,1扇定乾坤(五千字)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兒曝光了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風大典,1扇定乾坤(五千字)字體大小: A+
     
        《囍》和《大魚》雖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但因為是舒彥演唱、蘇晨作詞作曲,所以很多人也從中找到了相似點和共同之處。
        比如都蘊含濃重的東方民樂與古典色彩。
        《囍》編曲中民族樂器眾多,唱腔眾多。
        《大魚》也出現了悠長的的長笛聲,但東方古典韻味更濃。用一些樂評人的話說,“《大魚》是一首向詩一樣的歌”。
        兩首帶著東方風格色彩的歌曲連續出現,讓音樂人們很是激動。
        某高檔會所。
        五佬正在這里聚會。
        一邊喝著茶一邊討論著《囍》和《大魚》這兩首歌。
        “很明顯這兩首歌的創作是有聯系和指向性的。”黃文山放下茶杯說道,“《囍》呈現東方樂器和唱腔,《大魚》更上一層樓,直接從意境層面成曲。”
        “但二者都意在表達我們華夏音樂的豐富內涵。”
        其余四位佬級曲爹也都頗以為然點了點頭。
        李宗勝思忖一會兒道:“都是華夏古典或者民族元素加上流行元素。”
        “兼具華夏美的內涵和流行性。”
        “諸位認為該如何定義這兩首歌?”
        “新民樂。”羅群道。
        “《大魚》似乎已經超出了民樂的范疇。”林西終于發言,“我覺得稱之為新國樂最為貼切。”
        “新國樂?”黃占把八十五度的水倒入茶壺中,這個溫度的水沖泡普洱紅茶正合適,“國樂的范疇太廣,太模糊。我倒是覺得國風兩個字最合適。華夏國風格音樂,就像蘇晨的服裝設計,大家不都稱之為國風嗎?”
        黃占此言一出,頓時眾人的神色都精彩起來。
        “妙!”李宗勝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沒想到?這兩個字太貼切了!”
        五佬意見快速達成一致。
        就這樣,
        蘇晨“開創”的新風格音樂,被稱之為國風。
        《囍》、《大魚》自然而然也被歸在了國風類型之中。
        盡管五佬討論出的“國風”定義還非常模糊,只要包含了華夏傳統和古典元素,呈現出華夏風格,就能被稱之為國風。
        和國樂一樣,涵蓋的范圍太廣。
        但國風兩個字從那天之后開始盛行起來,成為了熱議話題,也成為了音樂人新的創作方向。
        “國風!哈哈哈,我喜歡這兩個字。”
        “還是蘇爹牛逼,竟然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音樂類型。”
        “也不叫開創吧。之前國內也很多有古典元素、傳統元素的歌曲啊,只是不紅,也沒引起太大的關注。而《囍》、《大魚》的出現,讓我們重新審視華夏音樂而已。”
        “不管怎樣,蘇爹引發我們探索,然后出現了國風音樂的提法不是嗎?”
        “哈哈哈,蘇爹在服裝設計界引領國風潮流也就算了,現在在音樂圈也要引領國風潮流了。”
        “我很喜歡國風音樂!!曲爹們、詞曲人們,加油寫吧!多多益善。”
        國風音樂的提法漸漸被人認可和接受。
        往后的一段時間,“國風”音樂的探索和創作漸漸多了起來。
        但這些國風創作方法迥異。
        有的加入一點傳統樂器,有的加入一點古典唱腔,也都被稱之為國風。
        所以質量層次不齊。
        數量挺多,精品太少。
        “國風”的提出引起了音樂界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央臺新聞竟也對這種新音樂形式進行了報道,對蘇晨的創作高度肯定。
        與此同時也鼓勵音樂人更多去探索這種新音樂形式。
        央臺十五套,這是專門的音樂臺。
        《國樂大典》便是他們策劃的節目。
        現在《國樂大典》已經播出了三季。
        第四季也在籌備當中。
        大會議室中。
        《國樂大典》節目組團隊正在開會。
        過去的三季節形式大同小異,經典曲目、經典樂器也基本呈現得差不多了。
        在第二季播出的時候,收視率達到了巔峰。
        然后在第三季收視下滑。
        究其原因,是因為節目形式并沒有做到創新,節目中的樂器、音樂在前兩季觀眾都看過了,缺少了新鮮感和吸引力,從而收視疲軟。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樂大典》第四季迫切需要創新。
        打破桎梏。
        但該怎么創新,這是整個團隊都為之頭疼的問題。
        十幾個方案被提出,然后被一一否決。
        “這個方案換湯不換藥,觀眾并不傻,不行。”
        “還是缺少足夠的新鮮感。”
        “我覺得我們的思維還沒打開,拋開一切束縛,使勁想,頭腦風暴。”
        此刻,會議室中。
        最新方案再次被導演齊松否決。
        偌大的會議室陷入一片沉默。
        還有一個月就是《國樂大典》播出的時間了,以往這個時候,節目已經進入了緊張的后期籌備階段。
        但今年連節目的方案都還沒確定下來。
        “齊導,不能再拖了,再拖……第四季真的來不及了。”副導演白揚說道,“第七方案尚可,要不我們就用第七方案吧?”
        然而齊松非常堅定搖了搖頭:“不行!第三季已經證實走老路不行。我們得找到新的節目形式。”
        “如果時間來不及,大不了推遲播出。”
        “白揚,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想我們不能馬虎,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你明白嗎?”
        白揚無奈嘆了口氣。
        齊松什么都好。
        就是愛較真。
        太執著。
        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白揚知道無法改變,便道:“既然你已經下了決心,那我們就頭腦風暴討論討論?”
        接下來的時間里團隊成員提出一個又一個創意和想法。
        頭腦風暴的要訣在于,風暴的時候不去評價想法和創意是否合理可行。
        只要一股腦思考暢想就對了。
        把所有創意都記錄下來。
        最后才去評估和篩選。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忽然音樂指導章柔靈光一閃。
        “齊導,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章柔激動道。
        “什么?快說。”不知為什么齊松感覺章柔的提議將是勁爆的,史無前例的。
        “最近麒麟才子不是引領了一場國風音樂大潮嗎?”章柔的語速不由加快,似乎很想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所以我們為什么要拘泥于國樂二字呢?第四季!我們完全可以改名叫《國風大典》。一方面緊跟時代潮流,一方面也從固有的國樂突破到了國風。”
        “在國風二字下,我們既可以保留節目原來的某些環節。也將節目拓展到了流行樂的范疇。”
        “正如國風歌曲那般,既有傳統,又有流行。這不正是大眾喜歡的嗎?”
        “看看《囍》和《大魚》的火爆程度,便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我們是央臺節目。如果改名《國風大典》,也能起到推動國風創作的作用。我們節目不正是為了宣傳和發揚華夏的音樂嗎?國風也是華夏音樂的一部分。與我們創辦節目的初衷不謀而合。”
        “如果再能請到諸如麒麟才子這樣的詞曲人創作國風類型的音樂……我相信,這檔節目一定能大火!”
        章柔越說越激動。
        齊松、白揚等人聽著神色也是連變。
        欣喜、興奮、精彩!
        齊松感覺自己頭上像是被菩提祖師連敲打了三戒尺,驟然開悟,激動萬分,“好!好!好!絕佳的創意!”
        “就它了!就它了!你們覺得呢?”
        白揚道:“非它莫屬。”
        其余團隊成員也紛紛同意。
        “終于找到了突破口。”
        “那接下來的時間,就辛苦大家,盡快把詳細方案做出來,然后咱們加班加點,爭取節目如期開播。”
        “好!”
        頓時整個節目組忙碌起來。
        ……
        蘇晨也有關注最近的樂壇動向。
        他沒想到的是,五佬竟然提出了“國風”二字,果然五佬的市場嗅覺足夠敏感。
        他也聽了最近涌現出的國風音樂。
        怎么說呢。
        模仿痕跡很重。
        大多都是模仿《囍》和《大魚》,但又做不到這兩首歌的品質和高度,所以聽起來有些違和感。
        蘇晨想要聽聽五佬的國風作品。
        可惜近期五佬并沒有出新作。
        《囍》和《大魚》竟然引領國風新潮……這是蘇晨沒有預想到的。至少也得《東風破》這種劃時代的作品出現吧?
        這股國風來得比想象中更快一些。
        蘇小夕正在聽《大魚》。
        “舅舅竟然可以變聲呢。”蘇小夕驚奇不已,聽到最后吟唱部分,她也跟著學起來。
        “爸爸,大魚是什么魚?是海豚嗎?”蘇小夕問道。
        “有一種很大的魚叫鯤,它的身體有幾千里那么大……”
        “哇,幾千里呢?”蘇小夕對幾千里并沒有太大的概念,“那我們家都裝不下嗎?”
        “整個魔都都裝不下。”蘇晨道。
        驚奇的蘇小夕陷入了沉思。
        然后問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問題。
        “這么大的魚要怎么吃呢?我、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還有舅舅……一輩子都吃不完吧?”
        蘇晨:!!!
        喝到口中的茶都險些噴出來。
        蘇小夕你個吃貨。
        怎么想到的是吃啊!
        和你媽媽一個樣……
        腦回路真是奇奇怪怪的啊。
        不及蘇晨回答蘇小夕又道:“可以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曬成小魚干兒,然后就賣給小朋友,我們就發財啦。”
        “不然吃不完肯定會腐爛。”
        “小夕真聰明。”蘇晨嘴角微抽。
        小機靈鬼!很有商業頭腦哦。
        本來挺唯美的一首歌,經蘇小夕的口,變得美味起來,“那今天中午爸爸就做一條大魚。”
        “好耶!”
        蘇小夕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狀。
        午飯后蘇晨接到了服裝設計師徒弟許晴的電話。
        確認師徒關系后許晴偶爾會和蘇晨聯系,但沒有深入交流過。
        “老師,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許晴說道。
        “什么?”蘇晨問。
        “嗯最近我在籌備華夏國際時裝周,我設計了國色天香系列服裝。設計稿看起來挺好的,但是讓模特穿上后,總感覺少了點什么。”
        “您能幫我看看嗎?”
        許晴向蘇晨求助。
        “你發給我看看吧。”蘇晨答應下來。
        指點徒弟可是能獲得“師者風范值”,積攢夠師者風范升級師者級別,往后返現能翻倍的。
        蘇晨十分樂意。
        掛斷電話后許晴發過來一段視頻和她的“國色天香”系列設計稿。
        設計稿給人一種驚艷的感覺。
        看不出什么問題。
        風格依然是國風,因為取自“國色天香”,設計上加入了很多華夏古典元素。
        蘇晨能夠從中看到旗袍的影子。
        或許是從蘇晨上次那套“紫夢幽蘭”中獲得的靈感,服裝色彩方面,她采用了純色漸變。
        給人一種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既視感。
        設計稿相當完美。
        那段視頻是模特穿上成以后的一段走秀展示。
        那種缺少什么的感覺頓時撲面而來。
        “問題出在哪里呢?”蘇晨一時間也找不到原因。
        正如許晴所說的那般。
        依靠設計師的直覺,能感覺到服裝上身后的那種怪異感和不協調感。
        蘇晨反反復復播放視頻。
        約莫五六遍后。
        他終于找到了原因!
        問題出在模特身上!
        模特在T臺上走秀,很重要的一個特點便是擺手!
        沒錯!
        就是擺手!
        走出一種風風火火的自信感。
        這種走秀形式源于西方。
        如果是現代感十足的服裝穿在模特身上,用這種方式走秀,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但現在是具有濃厚國風古典韻味的服裝。
        華夏古代女人走路會擺手嗎?
        不會!
        華夏古代女人,或者現代受文化熏陶比較深的女人,他們講究的是端莊優雅。
        穿上國風古典服裝,用西方人走秀的方式展示……
        那種端莊優雅的感覺瞬間蕩然無存。
        畢竟華夏女人還是相對含蓄和溫婉的。
        雖然也有不少風風火火的女強人走路帶風。
        但那畢竟是少數。
        在華夏五千年文化的影響下,傳統的華夏女人味依然保存了下來。
        “所以讓他們不擺手?”蘇晨在腦海中想象著他們手不動的樣子。
        更奇怪!
        還不如把手擺起來呢。
        該怎么解決手的問題呢?
        擺起來不是,不擺也不是。
        真有點難辦。
        蘇晨思維快速轉動,在腦海中進行了一場小小的頭腦風暴。
        忽然她靈光一閃,想到了在地球看過的無數影視作品中,那些深閨女子、大家閨秀出行手中人手一把團扇。
        在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薛寶釵等姑娘也是人手一把團扇。
        既溫婉含蓄,又風情萬種。
        寶姐姐手持團扇,眉如墨畫,神若秋水。
        林黛玉團扇在手,靜似嬌花照水,行如弱柳扶風。
        童年記憶深刻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趙雅芝飾演的白素貞手里也常執團扇。
        還有電影《青蛇》中張曼玉飾演的“小青”也是輕握團扇,眉頭輕蹙,似怒似嗔余味悠長。
        王祖賢望著許仙,團扇半遮面的鏡頭美到骨頭都酥了。
        想到這些蘇晨瞬間就知道該怎么辦了。
        “只要讓這些模特手握團扇,手不空著,問題就能完美解決。”蘇晨心頭驚喜。
        手里有了團扇。
        不擺手端莊溫婉。
        動起來也未為不可,靈動嬌嗔。
        想及此處他立刻回到工作間,執筆畫了幾把古典風格的團扇,然后把設計稿發給許晴。
        “只要讓模特手執團扇,那種奇怪的感覺立刻就能消失。”蘇晨撥通了許晴的電話。
        許晴聞言瞬間有種撥開云霧見月明的感覺。
        宛若醍醐灌頂。
        萬分欣喜。
        “老師!您真是天才!”許晴萬萬沒想到問題竟然出在模特的手上。
        以前的設計中她就經常有設計稿和模特上身后效果出現偏差的情況。
        但一直沒有搞明白原因。
        經蘇晨這么一點撥,她感覺自己悟了!
        “師者風范值+1”
        “師者風范值+1”
        “師者風范值+1”
        蘇晨不斷收到反饋。
        而許晴卻對蘇晨更加欽佩,心想,老師你年紀輕輕怎么就結婚了啊?你要是單身該有多好!
        蘇晨身上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讓許晴有些不可自拔。
        “想什么呢?”許晴連拍了拍自己的臉。
        她竟然因為老師的驚人才華犯花癡了。
        不可以!
        拍醒自己后許晴看了蘇晨設計的團扇,扇面留白,點綴著意蘊十足的花鳥蟲魚,每一幅設計都讓許晴忍不住驚嘆。
        蘇晨獨特的東方式審美讓她深深著迷。
        來不及找工坊制作生產這些獨特設計的團扇,她倉促買來一些稍作替代,然后讓模特們穿著“國色天香”系列服裝,手握團扇走秀。
        果然瞬間效果就不一樣了。
        那種奇怪感驟然消失。
        步步生蓮,裊娜娉婷。
        人、服裝、團扇,三者形成一種協調的和諧美。
        渾然天成。
        古典雅致。
        當真是一扇定乾坤。
        團扇成了這組設計的神來之筆,一如當初蘇晨設計的那套“紫夢幽蘭”,蝴蝶作為點綴,卻讓人仿佛聞到了花香。
        “老師很擅長用小物件去點綴和突出主題啊。”許晴又有了新的感悟,趕快在隨身攜帶的小本本上記錄了下來。
        跟著蘇晨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
        許晴心里美滋滋。
        接下來的幾天許晴忙碌著準備華夏國際時裝周。
        有了蘇晨的點撥,
        她相信這次時裝周“國色天香”系列一定能驚艷所有人。
        與此同時央臺15套《國風大典》的方案也已經敲定。
        官方微博將這個消息公之于眾。
        “經過漫長時間的商討、打磨,《國樂大典》第四季方案正式出爐!并正式更名為《國風大典》!敬請期待!”
        ……
        PS:第一更送到,求推薦票、月票和打賞。票票越多,打賞越多,作者君更新越有動力。所以頂我一下……嗯,可以嗎?(壞笑)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三界紅包群寒門狀元西遊大妖王最強妖孽三國之召喚猛將
    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明天下我的大小美女花爆萌小仙:撲倒冰山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