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錦衣» 第七百七十一章:黨同伐異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錦衣 - 第七百七十一章:黨同伐異字體大小: A+
     

    劉鴻訓的質疑是有道理的。

    在劉鴻訓看來,大明這些年的最大問題,就在於黨爭!大臣們結黨營私,相互爲援,沒有對錯之分。

    而如今,同學會的發展極爲迅猛,這種勢頭,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初東林和閹黨的勢頭。

    而且與閹黨和東林不同的是,同學會的內部更爲緊密,聽聞隔三差五,就要堂而皇之的舉行會議,甚至內部還有流通傳閱的各種綱領和文件。

    當地的委員權力極大,甚至可以以會紀的名義,處置內部的人員。

    這已和從前的閹黨和東林黨已經完全不同了。

    劉鴻訓對此深爲擔憂。

    因爲朝廷各部以及各省,似乎都已開始出現了大量的同學會的會員,其他人倒也罷了,如今這同學會,直接蔓延至了內閣,想想看,將來這大明……會是誰之天下?

    面對劉鴻訓的質疑,李起元倒是顯得很淡定,一臉坦然地道:“劉公所言的確有其事,老夫認可同學會的章程,對其綱領亦是推崇,因而入會,這有何不可?”

    劉鴻訓自是立馬反駁道:“李公乃是閣臣,難道不擔心有人說李公乃是結黨營私嗎?”

    李起元看了劉鴻訓一眼,道:“那麼劉公呢,劉公自認爲自己是聖人門下是不是?”

    “是。”

    “你自認自己是聖人門下,乃是士人,莫非也是結黨?”

    劉鴻訓皺了皺眉,連忙道:“這……不一樣。”

    “如何不一樣,倘若這樣是結黨,那麼老夫確實算是結黨,不過營私二字,卻顯得荒謬了,同學會的章程,本就是爲公,何來的營私?”

    劉鴻訓不禁顯得痛心疾首,他知道自己是辯論不過的,因爲殿中的許多大臣,似乎也在蠢蠢欲動,爲李起元辯護,很明顯,李起元的同黨不在少數。

    劉鴻訓便看向天啓皇帝,道:“陛下,臣所擔心的……並非是李公的操守,而是……害怕這同學會蔓延,以至天下人心浮動啊,歷來結黨者,勢必動搖宮中,長此以往,則尾大難掉,最終……禍亂天下,可能當初同學會初建時,是好的,可一旦尾大難掉時……則國家綱紀蕩然無存,黨同伐異……這樣的教訓還不夠嗎?”

    劉鴻訓認爲自己的這番話,勢必會引起天啓皇帝的警覺。

    天啓皇帝卻是一笑,居然不以爲然地道:“哈哈,沒想到這都被劉卿發現了,同學會……唔……不錯,李卿確實是同學會的人,這事……朕知道。”

    “可是陛下……”

    劉鴻訓本還想乘機好好勸說天啓皇帝對這件事的重視。

    天啓皇帝卻是打斷道:“好了,劉卿就不要杞人憂天了,此事……朕自有計較,諸卿還有什麼事嗎?”

    劉鴻訓沒想到天啓皇帝完全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

    這讓劉鴻訓一時竟是無言以對,心頭越加憂心了。

    陛下的性情,已經沒心沒肺到這樣的地步了嗎?

    但凡天子,哪怕再昏聵,怕也一定會擔心臣下們結黨的。

    不管這結黨的目的是好是壞,這顯然都不免動搖皇權的基礎。

    可陛下……對此竟是不聞不問……這便……有些匪夷所思了。

    劉鴻訓還想再勸。

    可天啓皇帝這時道:“好了,諸卿既然無事,那麼便都退下吧,噢,同學會的人留下開生活會。”

    劉鴻訓:“……”

    卻見李起元等人笑吟吟地看着劉鴻訓。

    劉鴻訓腦子發懵。

    不少大臣留下來。

    只有劉鴻訓悻悻然地退了下去。

    此時他已目測,留下的同學會同黨,竟有兩三成之多。

    身後還清晰地聽到在殿內天啓皇帝的聲音:“來人,搬桌椅來,重新擺一擺,開會了……今日學習新發的章程。”

    劉鴻訓突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而殿內……天啓皇帝卻已是正襟危坐。

    數十個大臣一個個排排坐好。

    天啓皇帝道:“周卿家……”

    шшш ★Tтkǎ n ★¢Ο

    一個翰林模樣的人站出來:“在。”

    “你是剛從遼東回來的,你來說一說,關於生產力的事,爲何這生產如此重要,大家都注意聽。”

    這周翰林頓時紅光滿面,興沖沖地道:“是。”

    “國家的強弱,百姓的貧富,關鍵所在就在於生產,若是產出豐饒,那麼天下大治也就不遠了。所以自古以來,歷來的聖君明臣,無不以勸農爲先,蓋因爲歷朝歷代,天下的產出無不來源於土地。因而,農業乃是天下的根本。可當今天下……農固然爲根,可要富足,靠土地的產出,是遠不可滿足天下臣民的,野獸才只在乎吃飽喝足,人豈可效野獸乎?”

    “就如陛下陳放於殿中的青瓷,這青瓷陛下喜愛,因而陳設,王公大臣們喜愛,也愛在宅中陳設。可百姓呢……百姓莫非不喜青瓷嗎?歷朝歷代,青瓷的產出稀少,所以陳設青瓷者,寥寥無幾,最終……天下能陳設青瓷者,不過陛下與王公而已,那麼……這樣的問題,可以解決嗎?從前是不好解決的,因爲百姓尚且不能吃飽喝足,豈可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生產青瓷,以滿足天下人所需?”

    頓了一下,他繼續道:“可當今天下,卻不同了……因而……這便叫做生產力,這生產力,包攬了土地的產出,礦業的產出,以及天下一切的產出,產出的越豐富,則國家越是強盛,百姓越是富足。因而,同學會纔將發展生產力,寫入綱領,因爲這是除天下大同之外,天下最緊要之事。”

    “生產力乃是一切產出的總和,在這生產力之下,又涉及到了諸多分支,既要涉及到生產,就勢必會有生產關係,何爲生產關係?既勞動者,也有組織者,還有提供錢財的股東,有朝廷,有官府,有商人,有匠人……有勞力,等等……這些東西,既需緊密聯繫,又難免會出現矛盾,因而……要獲取生產力,既要協調生產關係,也需……”

    衆人各自提着筆,認真地做着記錄。

    連天啓皇帝也沒有免俗。

    實際上,若是這些東西,放在十幾年前,大家只當這些話是天書和笑話。

    畢竟那個時候,還只是單純的靠土地產糧來進行產出。

    可隨着這十數年來許多新生事物的出現。

    原有的儒家理論,已經無法解釋許多現象了。

    以至於整個天下,絕大多數人開始茫然,四書五經之所有能夠盛行一千多年,本質就在於,其實從孔夫子出現,到尊儒,再到當今天下,其實生產關係一直在原地踏步。

    可一旦小農經濟被摧毀,大量作坊和工業的出現,原有的知識體系,其實也漸漸開始土崩瓦解。

    當一個理論,已經沒有辦法解釋現實出現的許多現象的時候,固然這個理論曾經再如何根深蒂固,也會有許多聰明人開始慢慢的回過味來。

    同學會已經開始嘗試着去解釋新的現象,並且開始嘗試着去在這種現象之上,去理解它的運行方式,其本質,就是爲了掌握它的規律。

    這對於許多人而言,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天啓皇帝年歲已不小了,再不是當初的少年,此時顯得老成了很少。

    可人的心性是沒有變的,他依舊還是喜歡新鮮的事物。

    朝中百官,也有一大批人,其本質……未必是泥古不化。

    要知道,在明朝中後期,大量的傳教士出現在大明的時候,也有不少士大夫開始嘗試去了解當時的西學,其中不乏有像徐光啓這樣的內閣閣臣。

    一場學習下來,天啓皇帝做了筆記,再三推敲,緊接着便是和其他人各抒己見了。

    許多事有了新的解釋,倒是讓人有一種醐醍灌頂之感。

    “所以一切的根本,終究還是在於將天下萬物,爲我所用啊。煤炭和生鐵可以鍊鋼,鋼鐵可以成爲武器,也可以作爲生產工具,借用這些……獲得錢財,錢財再繼續投入到新的生產之中,就如長江之水一般,源源不絕。”

    天啓皇帝感慨之後,便看向周翰林:“此番你去遼東,可有何見聞?”

    於是衆人都屏着呼吸細聽。

    周翰林眼中像是聚着光,帶着歡愉和嚮往道:“真是一日千里,那不毛之地,如今都耕耘做了土地,無數的作坊拔地而起,大量的人口聚集起來,商賈雲集,沿途的商家多如牛毛,商鋪裡的貨物琳琅滿目,百姓尚還富足,不只如此,土地的開拓,也見奇效。聽聞遼東已闢地數千裡,流寇……不,咱們的同窗,如今也是同學會的學員,如張獻忠、李自成等,還有那建奴人,一路西征,據聞不久之後,即將與俄人決戰,前去歸附遼東的人口更是多不勝數……”

    說到這裡,周翰林的臉上漸漸換上了憂色,道:“陛下……關外的新政,已見奇效,反而關內……依舊如一潭死水,實是令人遺憾!可我大明的根本,在於中原之地,而中原尚不及遼東富足,這其中根本原因,怕是要從生產力的方向找起。”



    上一頁 ←    → 下一頁

    他與愛同罪明日之劫逆天神醫妃:鬼王,纏上全職抽獎系統一劍斬破九重天
    最強升級系統狙擊天才上門兵王盛寵萌妻神級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