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錦衣» 第七百六十章:新紀元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錦衣 - 第七百六十章:新紀元字體大小: A+
     

    在回到遼東之前。

    張靜一一直都在思考,遼東對於張家而言是什麼。

    又或者說,這個天下……最終要成爲什麼樣子。

    這當然不是杞人憂天。

    而是到了他這個地步,他必須得做選擇。

    其實這些年來,他在京城裡感受極深。

    感受最深的就是步履維艱。

    哪怕張靜一已經擺出許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可複雜的利益關係,還有守舊的思維,依舊還是束縛了他的手腳。

    即便得到了天啓皇帝十萬分的支持,可每一次推動新政,都是九牛二虎之力。

    於是……張靜一得出了一個哭笑不得的結論。

    後世將明清當做是封建主義的巔峰,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經過無數次的王朝更替之後,數千年的農業經濟,中原王朝從秦朝吸取了嚴刑峻法必亡的教訓,從漢朝吸取了外戚干政的教訓,又從魏晉吸取了諸侯王還有門閥的教訓。

    再至隋唐,更吸取了節度使以及武人集團的教訓。

    此後,又至宋朝吸取到和親歲幣勢必養虎爲患等等的教訓之後。

    一個圍繞着土地經濟,以糧爲本的封建社會體制也就應運而生。

    可以說……如果農業經濟時代,會出現一個完美的體制的吧,那麼這個體制,一定和大明的制度差不多。

    所以……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大明的問題……恰恰就在於,它的制度過於完美。

    通過對宗室的豢養政策,使宗室和諸侯王的危害降到了最低。

    再通過科舉消滅掉了門閥。

    又利用皇族盡力與平民百姓結親而徹底的讓外戚退出歷史舞臺。

    利用地主出身的讀書人通過科舉,給他們傳授君君臣臣,使他們視謀反爲羞恥,以金榜題名爲榮耀,他們有了功名之後,再借用他們的家族,維持地方上的統治,而入朝的地主讀書人,則制定出絕不會背離土地經濟的律令,使土地經濟的受益階層可以持續的得利,以至他們絕不會滋生反叛之心。

    再利用這些入朝的地主讀書人,制衡武臣,以文制武。

    在朝廷制度層面,內閣採取廷推制,五品以上的大臣,某種程度可以決心內閣大臣以及六部尚書的人選,使但凡可以入閣和成爲部堂的人,至少不至聲名狼藉。

    再利用底層的年輕地主讀書人,入朝爲官的年輕官員爲御史、翰林、各部給事中,用他們組成清流,來制衡和監督身居高位的大臣。

    朝廷之外,置錦衣衛再監督百官。

    錦衣衛之上,設東廠制衡錦衣衛。

    而在地方,起初用的是三司相互制衡,此後雖加了一個巡撫,可巡撫卻類似於欽差的官員,他的權力來源於朝廷。

    說穿了,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制度,以年輕監督年老,以文御武,再以宦官和錦衣衛駕馭百官,除此之外,不容忽視的還有士林清議,用在野的讀書人,來駕馭朝中但凡還想留點好名聲的大臣。

    可以說……這是一個終極的權力架構,倘若一塊肉是天下權柄,而這個制度的本質就是將它切成了肉醬,而後每人分上那麼一點點。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這個最終極的農業社會完美體制,能讓大明持續運轉兩百五十年。無論發生了任何變故,哪怕皇帝被人俘虜了去,哪怕皇帝數十年不上朝,哪怕再多的天災,數不清的人禍,已到了病入膏肓的時候,依舊還能勉強運行的原因。

    而它唯一捍衛的……雖也可說是皇權,可同時,也是農業地主經濟。

    而大明的沒落,某種程度……恰恰也在於此,所謂船小好調頭,若不是這個農業社會的體制如此的‘完美’,倘若它是漏洞百出,想要破舊立新,其實難度會低得多。

    可實際上……張靜一卻發現,它因爲過於完善,無論你身居高位也好,掌握大權也罷,這個完美的體制,也總有數不清隱形的手,在制衡着你。

    制衡你的,是依附於這個完美體制所催生出來的思想。

    是數不清你看不到的人,他們隱藏在每一個角落,他甚至沒有對錯之分,你甚至不好意思將其歸類爲壞蛋或者惡人,他們甚至可能有極高的道德水平。

    這也是爲何,張靜一想要辦任何的事,總會有無數的手架着自己的原因,總是放不開手腳。

    這倒不是說,關內兩京十三省已經沒救了。

    那裡的人,固然頑固,可至少他們是世俗的,還沒有魔怔到只靠精神世界,就可以對抗實實在在的東西。

    只是……他們還需要時間。

    這也是爲何,張靜一固執的希望回到遼東的原因。

    因爲這是一片流亡者的樂土,在這裡,有在關內活不下去,對關內的完美體制失去了信心的流民。也有敢於舉起刀來,與那地主讀書人彼此刀兵相見的流寇。更有建奴人,有許多爲了更好生活而遷徙至此的匠人,還有許多跟隨張靜一這個恩師來此的弟子。

    這些人,人員複雜,但是並不會排斥新的事物。

    張靜一當然知道,想要擊潰關內地主讀書人最後的防線,唯一要做的,就是培養一羣新的食利階層。

    倒不是張靜一不寄望於天下大同,而是因爲,眼下的生產力,他實在不敢效仿王莽,去走的太快。索性,他解決當代的事就好了,後世自己這一套若是出現問題,自然會有子孫去解決。

    而當下最當務之急的是,要讓所有人的利益,都和張家捆綁一起。

    很顯然,皇太極就做出了表率。

    他們積極地搶地,賺錢,而後再將錢送給張家,由張家爲他們負責投資,投資遼東既得到收益,也讓遼東獲得長足的發展。也就是說,建奴八旗已經徹底地和遼東被捆綁在一起了。

    若說將來誰更希望遼東穩定,誰更願意鞏固和捍衛遼東,那麼張靜一無比的相信,這其中肯定有那些建奴人。

    和皇太極聊了一個多時辰,張靜一隨即開始草擬章程。

    一個新的基金會,即將出現,遼東發展基金,將吸納所有願意投入於此的資金,再通過張家投資進各個領域,催生無數的產業。

    因而,在這基金掛牌成立的時候,自然好生熱鬧了一番,不只建奴人投了錢,還有不少商賈!

    李自成和張獻忠則帶着隨着來的一羣弟兄們騎着馬,在寒風之中,裹着舊襖子,遠遠駐足看着那巨大的門臉,還有許多進出道賀之人,炮竹的聲音響徹不絕。

    李自成和張獻忠倒是沒有上前,而是下了馬,在街尾雙手攏着袖裡,蹲下,一羣人用貪婪的目光,看着那許許多多綾羅綢緞之人進出時的盛景,甚至張獻忠口裡不爭氣的流下了哈喇子。

    “曉得不……”李自成此時覺得自己像個乞丐,口裡不由自主地用着羨慕的口吻道:“這玩意……建奴人就投了一千多萬兩銀子……”

    後頭的小嘍囉們,先是驚得瞪大了眼睛,而後一個個耷拉着腦袋,他們開始用自己貧瘠的想象力,去想象一千萬兩是個什麼概念。

    “他們的銀子哪來的,還不是搶的。”張獻忠啊呸一聲,一口吐沫吐在了積雪上……在積雪上砸下了一個小坑。

    李自成卻是道:“不是搶,他們也有證,是奉王命行事,勤於王命咋叫搶呢?”

    李自成認真地繼續道:“張老弟啊,俺們做了順民,詔了安,以後就不要再用你那山大王的做派了,俺們是遵紀守法的人。”

    張獻忠:“……”

    說着,李自成目光中透着明顯的希翼,又接着道:“過幾年,俺們也要和那些建奴人一樣,俺們這麼多精壯的漢子,還搶……還幹不過那些建奴人?那些俄國人的底細,俺探知了,不能再等啦,俺們要趕緊回去將兒郎們召集起來,必須要搶在建奴人之前下手。”

    張獻忠方纔還面帶慍色,現在倒稍稍臉色好看了一些,他重重點點頭:“是這個理,嘖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李自成這時則是站了起來,道:“走吧。”

    張獻忠道:“不去道賀了?”

    “不去了。”李自成嘆息一聲,才道:“俺們這樣子,去了也是丟人現眼,現在就立即回去召集人馬,定製的刀劍和火器一交貨,俺們就立即出發,這世道,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張獻忠深以爲然地頷首:“有道理,可惜俺的幾個乾兒子都在軍校,如若不然,一道帶在身邊該有多好啊。”

    唏噓一陣。

    李自成卻笑了:“他們有他們的前程。”

    說到了前程,張獻忠下意識的笑了笑,雖然在當初流寇之中,收義子本身是軍事考量的,因爲在每日殺戮的環境之下,只有父子關係才最可靠。

    可是……這麼多年一道廝殺,又以父子相稱,早就真正意義的超越了利益的考量,有了真實的情感了,自也是真心希望兒子們有個好未來!

    “也是,俺們幹俺們的,幹他N的!”張獻忠忍不住低聲咒罵。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惡魔妖孽係統重生之特種兵的呆萌妻修真高手的田園生活神級反派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
    權少誘歡,寵妻成性末日輪盤權武風云大聖傳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