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亂世宏圖» 第一章 問道 (五)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亂世宏圖 - 第一章 問道 (五)字體大小: A+
     

    興頭上忽然被人潑了一大桶冷水,剛剛看好的美人兒馬上就要變兒媳婦,劉知遠的心裡頭,甭提有多憋氣了。然而當他看清楚了說話者乃是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楊邠,立刻將火頭強行壓回肚子裡,皺了皺眉,沉聲問道:“你是說銀槍效節軍?這一系居然還有人活在世上?”

    銀槍效節軍,又稱銀槍孝節都,乃魏博節度使楊師厚所創,堪稱唐末以來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部隊。最盛時有兵馬一萬五千餘,個個持銀槍,跨高馬。兵鋒所指,當者無不披靡。

    朱溫的大梁國之所以能力壓羣雄,憑得全是這支虎狼之師。而朱溫和楊師厚和二人相繼亡故之後,繼承人朱友貞卻嫌銀槍效節軍規模太大,不易控制,試圖強行將其分化瓦解。導致這支勁旅憤而投降了李存勗,後梁因此失掉了河北,不久便宣告亡國。

    李存勖有生之年,也一直對銀槍效節軍的強大戰鬥力極爲忌憚。卻始終沒有騰出手來消滅這一潛在危險。這種情況直到唐明宗李嗣源登基,才徹底得到了解決。朝廷任命的節帥趙在禮不滿軍中驕兵悍將對自己無禮,暗中與唐明宗勾結設下圈套。隨即裡應外合發起攻擊,將銀槍小節軍聯同其在營家屬“並全門處斬”!幾代皇帝的心腹大患終於灰飛煙滅,後唐軍隊的戰鬥力由此也下降了一大截,威懾各鎮節度使已經非常吃力,更沒指望南下一統九州。

    自銀槍效節軍覆滅之日算起到現在,已經整整過了二十年。因此劉知遠很是懷疑,這支兵馬遺留在世間的餘孽,還能夠對時局起到什麼影響。然而,楊邠只用兩句話,就徹底澆滅了他心中的所有多餘想法,“主公莫忘了,銀槍軍歸唐的原因,便是被後梁末帝強行一分爲二。且銀槍軍被趙在禮那廝與唐明宗聯手冤殺之前,還曾經由王建及,李從珂等宿將駕馭,十餘年間,爲其他各節鎮輸送的悍將不可勝數!”(注1)

    第一句,說的是銀槍軍的歷史沿革。這支部隊曾經一分爲二,如今銀槍軍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由銀槍軍所分化出來的天雄軍,卻依舊是一支誰也無法忽視的勁旅。

    第二句,則說的是銀槍軍的血脈傳承。這支軍隊整體上,的確已經被唐明宗李嗣源所滅。但後唐、後晉乃至現今的大漢,依舊有許多武將,早年間曾經在銀槍軍中效過力。與剛纔那位王氏皇妃祖父王建節,或多或少都有些香火之情。

    如果劉知遠強行納王氏入宮,肯定會給天下讀書人留下才入汴梁就沉迷女色的印象。與此同時,曾經跟銀槍軍有過瓜葛的若干武將們,心裡頭也未必痛快。畢竟,按輩分,王氏算是所有曾經從銀槍軍出來的武將們共同的晚輩,劉知遠侮辱了她,等同於打了所有人的臉。

    而將王氏嫁給劉知遠的二兒子劉承佑,就不是侮辱而是施恩了。二人年齡相近,家世在劉知遠進入汴梁之前也差不太多。這個時代北方各地又不怎麼講究女人守節,王氏與其跟着李從益一道被殺,或者被幽禁終生,遠不如改嫁給劉承佑繼續享受富貴榮華!

    明面上和不能直接說出來的道理都很簡單,以劉知遠的睿智與老練,當然立刻就能分辨出楊邠乃是真心實意思地爲國而謀。只是他當了天子之後,自尊心變得極強。不願再如以前做漢王時那樣,主動向屬下承認錯誤,於是乎,紅着臉搖了搖頭,大聲道:“嗯,平章所言甚善!朕方纔說讓她出家修行,也是憐其乃名將之後,不忍讓其受到李從益的過多牽扯。如果她能嫁給我兒承佑,那當然是更好。以此女的聰明和果決,剛好可以彌補承佑的任性和拖沓!”

    “謝陛下盛讚,臣回去後,就全力操辦此事!”唯恐劉知遠過後反悔,楊邠立刻躬身下去,敲磚釘腳。

    “隨你,隨你!”劉知遠心裡頭依舊非常不舒服,卻大度地衝着楊邠擺手。“哈哈,你願意做月老,朕正求之不得!不過你做事時,千萬要小心些。朕觀此女,雖然怒李從益不爭,卻對其情根深種!”

    “臣明白!臣會先找她到的家人,全力促成此事!”楊邠點點頭,笑着給出解決方案。

    王建及當年因爲受李存勖的猜疑,憂憤而死。其留在世上的兒孫們,也於後唐、後晉兩朝官場中沒有什麼太大作爲。此刻大漢初立,百廢待興,正是處處都需要人手的時候。拿出幾個像樣的官位賞給王家,就不愁王家不感恩戴德。由此,王家的女兒們,自然也要以家族利益爲重,不可能再陪着李從益那註定要死的人,去做什麼患難與共的傻事!

    “不光是王建及一家,當初在晉唐相替中無辜枉死的一衆文武,還有此番契丹之亂,死於國事的忠臣良將,你也都替朕列一個名錄出來。等過幾天有了空閒,該追封的,朕當不吝追封。該撫卹其家人的,朕也着有司盡力去撫卹!”劉知遠向來能舉一反三,接過楊邠的話頭,笑着吩咐。

    “臣等替那些亡故的忠臣良將,謝陛下洪恩!”話音未落,身後立刻拜倒了一大片。郭威、史弘肇,聶文進,還有若干文武,個個感動莫名。

    雖然身在漢王府,他們卻不是跟汴梁這邊半點瓜葛都沒有。畢竟劉知遠曾經是石敬瑭的心腹愛將,他們也曾經在後晉的旗幟下爲國征戰。袍澤、故舊、親戚、同學,遍佈朝堂和地方。

    後晉亡於契丹,他們在後晉做官的親朋好友,大多數都未能倖免於難。若是憑着各自力氣去賙濟,庇護,提攜,恐怕這輩子也忙不過來。而大漢天子劉知遠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將他們的私事變成了國事。非但讓死者的後人有了活路,死者自己,也能獲得一定的身後哀榮。

    當然,一條政令具體執行時,還會有許多上不了檯面的貓膩。誰的子侄能多得一些照顧,誰的身後追封能更加顯赫,都少不得要私下裡進行運作。但是,有了劉知遠的“金口玉言”,就等同於對所有人的身後事都定下了處理基調。差別只是多寡問題,遠好過羣臣毫無方向的自己去忙活!

    “起來,起來,衆位愛卿快請平身。又不是正式上朝,爾等無需如此多禮!”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句話,就能令大夥如此感動。劉知遠先是微微一愣,旋即欣慰地伸出手去攙扶。

    “謝陛下!”郭威和史弘肇等人再度俯首而拜,然後才陸續站起身。看向劉知遠的目光裡,帶着不加掩飾的崇敬。

    “都是朕應該做的事情,諸位不必如此。”劉知遠笑着擺手,大聲感慨,“當初晉高祖叛唐,原本就是一筆糊塗賬。此番大晉被契丹所滅,更是他奶奶的莫名其妙。朕這麼做,不是爲了求諸君感激。而是期待,期待諸君能與朕一道,儘早,儘早將這亂世結束掉。說實話,這兩次江山易主,殉難者都是些英雄豪傑。而苟活於世上者裡頭,卻不乏王八蛋和陰險小人!”

    “臣等榮幸之致!”郭威和史弘肇等人停住腳步,再度心悅誠服地躬身。每個人胸口,都如同揣了一團火般,熱浪滾滾。

    不管當初輔佐劉知遠,是爲了博取功名富貴,還是爲了償還知遇之恩。此刻站在大寧宮中,結束亂世,重整河山,就成了他們每個人肩膀上的天然使命。而劉知遠此時此刻,渾身上下散發出來的,也是不折不扣的英主氣象。假以時日,誰敢說他不會再來一次光武中興?誰敢說大夥不會成爲新一代馮異、岑彭,鄧禹、馬援?!(注2)

    這一刻,君臣數人站在大寧宮的臺階上,彼此相望,豪情幹雲,壯志直衝霄漢。個個都覺得,世間之事無不可爲,一統九州指日可待。更有甚者,在心中已經悄悄幻想,當結束中原的各方割據勢力之後,如何引一支大軍北上燕雲,徹底洗雪當初石敬瑭認賊做父之恥。那可比消滅各方諸侯,更令人迷醉。畢竟與諸侯兵戎相見,死得都是與自己模樣差不多,語言差不多的同族,載入史冊,也未必算得上赫赫之功。而驅逐胡虜,卻自秦漢以來,都被當作不世偉業。註定要受到後人的膜拜與敬仰!

    就在此時,大寧宮的正對門口廊柱後,忽然閃起了數道寒光。幾名契丹人打扮的死士,忽然鬼魅般出現。手中彎刀潑出一道道閃電,直奔劉知遠的脖頸和後腰!

    注1:趙在禮是有名的馬屁精和窩囊廢,銀槍軍上下對他都不服氣。他裡應外合剿殺銀槍軍,則完全是爲了討好李嗣源,事實上,銀槍軍將士此刻對後唐並沒有反意。所以楊邠認爲將士們是被冤殺。而趙在禮本人,身爲一方諸侯,在投降契丹後,因爲不受待見,竟嚇得自殺身亡,結局也足夠奇葩。

    注2:王莽篡漢,天下分崩離析。直到二十年後,纔有光武中興。馮異、岑彭,鄧禹、馬援,則爲劉秀麾下的四個頂級良將謀臣。劉知遠自認爲劉邦之後,有志結束亂世。所以郭威等人此刻都期待自己能向鄧禹馬援那樣,成爲千古良將名臣。



    上一頁 ←    → 下一頁

    全職法師婚後相愛:腹黑老公爆萌寵妻無度:金牌太子妃柯南世界里的巫師神級奶爸
    我有一座冒險屋費先生,借個孕穿越諸天萬界惡漢贅婿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