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異域孤軍沉浮記» 第8章 天 涯 孤 軍(3)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異域孤軍沉浮記 - 第8章 天 涯 孤 軍(3)字體大小: A+
     

    新中國成立後,兩國於1950年6月8日建立外交關係。緬甸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1954年6月,周恩來總理首次訪問緬甸,與吳努總理共同倡導了聞名世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周恩來總理先後9次訪緬,吳奈溫將軍也曾12次訪華,都是外交史上的佳話。1988年兩國簽署開放邊境協議後,經貿往來更是不斷增長。如1993年7月31日竣工通車的緬甸仰光——丁茵大橋是中國援緬的最大項目。該橋被譽爲“東南亞最大的公路鐵路兩用橋”,中國爲此提供了2億多元人民幣的無息貸款。

    由於古時中、緬兩國分界並不明確,雲南與八莫間的陸上貿易,導致了“山地中國人”季節性地移居緬甸。首批定居緬甸的華人,據說是在幾個世紀前移入緬北克欽邦(KachinState)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是從雲南省移入的。大規模移民潮發生在1885年英國侵佔整個緬甸並把它併入印度的一個省之後,華人通過海峽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緬甸。在20世紀30年代緬甸華人移民人數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華人人數已達19萬4千至30萬人,約佔緬甸總人口的1%。

    緬甸境內還有其他不同的華人族羣,有所謂果敢華人(KokangChinese)、回教華人(Panthays)以及現在我們提到的國共內戰期間被擊敗的國民黨部隊。果敢華人並不是移民,他們清一色是雲南人,世代居住在中緬邊界的果敢地區,由於1897年2月4日簽訂的《中英條約》,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國,這些原屬中國人的果敢華人都自動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回教華人據說是忽必烈部隊中阿拉伯人及韃靼人的後裔,原來定居於雲南西部的大理,與當地婦女通婚。1855年,這批迴教華人背叛清廷,慘遭清廷大軍屠殺,許多劫後餘生者,翻山越嶺,逃到緬甸東北部的撣邦定居。

    緬甸華人是複雜的羣體。居住在緬甸境內的雲南人與果敢華人、回教華人,由於身處中緬邊境,不受中央政權的控制,因此被緬人同化程度很低,基本上族羣認同仍很強。至於居住在城市的華人,尤其是那些與異族通婚的華人,與其他緬甸人已很難區分。緬華大部分在語言、習俗上已緬化,只會說緬語而不會說華語的緬甸華人相當普遍。不過,緬華大都仍喜歡在住家貼上紅對聯或在家裏設置神龕;而且在生意的聯繫上,仍然表現出族羣的認同。

    聚居在城市裏的從廣府和福建移民的華人,多數經營小生意;有些則與來自新加坡、中國香港及中國臺灣的投資者聯營較大的企業。1988年以來,緬甸致力於推行開放的市場經濟,華人充分利用這一契機,紛紛增加投資或擴大商業活動。例如,仰光最大的超級市場就是華人經營的。1990年代果敢華人常與涌入緬北城市的雲南人合作經商。他們歷代在緬北克欽邦(KachinState)附近的山區居住,從事玉石的開採,種植鴉片與茶葉。果敢華人現在也到緬北曼德勒經商,包括做珠寶、玉石與販毒的生意。這些龐大的販毒利潤經過清洗後,用來投資地產,使當地地產價格暴漲,引起緬甸人不滿,種族關係因而緊張。回教徒華人亦多從事商業活動,而且是一流的趕驢好手,也專於走私鴉片。

    緬華創辦華文報章、華校,並設立社團。1950年,仰光就有4家華文日報、3家週刊,而全緬甸也有超過200所華人學校。

    獨立前,華人曾經出掌國家要職,例如李遐養爵士在巴特勒(HarcourtButler)爵士與英尼斯(CharlesInnes)爵士當政時榮任農林部長。還有木匠阿灼,原名曹鸞翔,初抵緬甸時一貧如洗,但後來卻成了著名的承包商,被委爲立法委員。1948年緬甸獨立後,政府推行國有化與本土化政策,華人不再享有政治地位。

    1962年奈溫將軍上臺,許多華裔商人被迫離開緬甸,華人創辦的學校與報社都被迫關閉。僅1963至1967年間,有超過10萬華人與30萬印度人離境,所有華人與印度人創辦的學校及報紙都被迫關閉。華人大多移居泰國、新加坡、澳洲與南加利福尼亞州。1967年6月,緬甸還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排華暴亂,憤怒的暴民在仰光唐人街殺人放火,華人商店與住家被掠奪一空,許多華人丟了性命。暴亂蹂躪了好幾個城市。1982年,緬甸政府通過新公民權法,歧視外籍人,使華人難以立足,於是又掀起另一股離境浪潮,許多人移居臺灣、香港、澳洲與美洲。

    由於緬甸推行歸化政策,職業限制政策,又取締華校與華文報刊,華人謀生非常困難,紛紛加入緬籍。但緬甸的法律很嚴,只有那些在第一次英緬戰爭(1824)爆發前在緬甸居住的家庭成員才能取得公民權,其他人只能申請特別外人登記卡。登記卡持有人可以居住在緬甸,但不能享有與土著同等的權利。許多華人於是花錢買公民權證書。至今沒有加入緬籍的華人不到10%。

    緬甸華人作爲一個種族集團,並不像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那樣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在緬王時代,他們是純粹的商人,在英國殖民時代亦如此。但由於在戰前殖民政府推行種族代議制,所以在仰光市議會裏有一兩個華人代表。在二戰期間,一些華裔特別是混血兒,積極同緬甸各族一起共同抗日,因此戰後當上公務員、技術員、醫生、軍官,但參政的華人仍鳳毛麟角。1962年奈溫軍人政權上臺後,華人從政受到限制。但奈溫本人就是混血華裔,其他還有革命委員會第二號人物兼國防軍副總參謀長昂季(陳天旺)、原緬甸總統山友(SanYu)、奈溫政權的功臣礦業部長尼尼博士、教育部長陳友纔等。

    今天的華人社會已與往日不同。緬甸華人本身變了,外國環境也在變。在一些人眼裏,華人和緬甸人根本沒有什麼區別,膚色和長相大同小異,風俗習慣也已毫無差別。

    華人對緬甸經濟的貢獻是很大的,華人利用自己的海外通商網絡,幫助政府促銷農產品。上世紀50年代中,華人響應政府的號召,把進出口的大部分讓出來給緬甸人經營,自己從商業轉向工業,開闢了新型工業發展的新紀元,維護了民族團結。吳敏素在《工商業中的緬甸人》一文中曾指出:“戰後緬甸工業發展是由華僑完成的。”1962年,緬甸國防軍副總參謀長兼陸軍總司令昂季准將在新年賀詞中說道:“我們對居住在緬甸的中國人,對他們一百幾十年來對緬甸經濟建設作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估。他們生於斯、長於斯、工作建設於斯。因此,我們從來不把居住在緬甸的中國人當做普通的外國人看待。”70年代中,緬甸放寬公民出國打工的限制,華人爲緬甸創收了不少外匯,並進口了不少汽車和生產設備。

    【民俗風情】

    緬甸是一個極具風情的國家,有着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國民黨殘軍剛進入小勐捧時,這裏的一切,都讓他們都感到非常新鮮。

    在他們眼裏,這裏的女人個個長得水靈靈的,也能幹。每人挑着一對大竹籮,一扭一扭地往前走。她們穿得比較單薄,下身是薄薄的筒裙,上身是緊身的小汗衫。筒裙式樣新穎,薄如蟬翼,而且顏色豔麗,就像漫山遍野的鮮花。那筒裙,長得不能再長,一直拖到地上;而汗衫又短到不能再短,簡直就是件小背心。汗衫與裙子之間,袒露着一抹小蔥樣白嫩嫩的腰圍。女人穿短衫是有道理的:沒有衣袖是爲了炫耀手腕上的玉鐲;領口開得低,才能顯露那珠光寶氣的項鍊。要知道緬甸是個盛產玉石金銀的地方啊!緬甸的山水寶石把女人們裝扮得仙女一般。看來,女人天生就是愛美的動物,她們總是被衣服改變着,她們的身體被設計師們幾乎雕刻到了極致。姑娘們橫波微盼,光彩四射,像吸盤一樣不斷分泌出黏液,牢牢黏住了這些初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士兵的眼球。殘軍士兵們從這些緬甸女人身上得到了來自於人類最自然、最原始的審美感情,換句話說,多是動物性的感官愉快。但是,緬甸的男人也是愛穿裙子的!這又讓殘軍士兵們很是看不順眼。

    在服飾文化上,緬甸人喜歡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因爲氣候炎熱潮溼,緬甸人爲了適應這種氣候,不論男女老幼,下身都喜歡穿筒裙,也稱“紗籠”。這和我國雲南的傣族頗爲相似。男裙稱“籠基”,女裙稱“特敏”。男的筒裙多用方格布,女的多用花布,富裕人家則用綢緞。男子在正式社交場合穿着講究配套,上衣爲無領對襟長袖短外衣,內穿襯衫;下穿筒裙,裙頭在腰際結成一個花球;用一條素色的薄紗或絲巾包在頭上,作爲出席盛會的禮帽,稱爲“崗包”。現在青年人也有穿西服的。女子的上衣爲斜襟長袖或短袖衫,顏色多爲乳白色或粉紅色,爲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下穿筒裙,左右裙端扭成帶狀,互相結住。在正式場合,最隆重的盛裝是穿着白色蟬翼紗的上衣和紅色的紗籠。婦女一般都留長髮,捲髮髻,戴鮮花,愛用金首飾。

    外國人初到緬甸,往往對緬甸的一種現象感到困惑:緬甸的婦女、小孩,甚至還有個別年輕男子,都在臉兩邊塗上一片黃粉。這種黃粉實際上是緬甸人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種物美價廉的天然防曬美容霜,有清涼、防曬、護膚作用。緬甸人稱之爲“特納卡”,其學名叫做“黃香楝粉”。在緬甸,無論貧富,幾乎家家都有一個像碗那麼大小的石磨,這就是用來製作“特納卡”的。早上起來,洗漱完後,人們先朝小石磨上倒幾滴清水,接着把晾乾的黃香楝樹幹置於石磨上面不停地研磨。磨出來的黃色漿汁,就會流入小磨盤邊上小槽內。然後,用小刷子把“特納卡”刷在臉上,或是用手直接在兩邊臉頰上均勻地抹上一片。在一般的情況下,未婚的少女喜歡將“特納卡”塗滿前額和鼻樑,結過婚的婦女則只塗臉的上半部,寡婦只塗臉的一半,老年婦女則隨心所欲,可塗可不塗。緬甸的緬族人以文身爲美。男子文身較爲普遍,一般從十幾歲就在背、腹、腿外紋以花草鳥獸;有些女子也喜歡在身上刺花作裝飾。緬甸中部勃東族婦女以頸長爲美,爲了讓脖子變長,他們從五歲開始便在頸部套上一圈圈類似脖套的寬爲1釐米的黃銅環。銅環越多脖子越長,表示越富有越美麗。其脖子上的大銅環最高可達30釐米以上。這些沉甸甸的銅環從鎖骨一直頂到下巴,使脖子看上去非常修長,就像小巧的頭部長在一根金色的柱子上一樣。銅環已成爲她們身體的一部分;即使睡覺的時候也不能取下。男子擇偶也以對方是否頸長爲重要標準。

    在緬甸,赤腳是一種美的標誌,不僅男子,婦女也很講究赤腳的美觀。不少女性在腳上塗上指甲油,有的繫着腳鏈,銀白金黃,引人注目。其實緬甸人(軍人除外)平日很少穿襪子,他們一般打赤腳或只穿拖鞋。政府官員也只是在接待外賓時才穿鞋襪。過去到緬甸人家裏做客,客人都要在門口脫鞋,光着腳進屋。後來這種風俗已逐漸改變,但是要進入佛塔或寺廟,則不論男女,高級官員或外國使節,任何人不能例外,都必須一律脫鞋。

    脫鞋在緬甸是一種特殊的佛教思想。緬甸人認爲鞋是最骯髒的齷齪的物品,所以,凡神聖的地方都不能穿鞋進入,否則就會玷污聖地,受到報應。上塔脫鞋、進廟脫鞋、進家脫鞋……生長在緬甸的人從小就接受這種思想,脫鞋是很自然的事。在緬甸,穿皮鞋和其他運動鞋類的人極少。

    緬甸人將維護“脫鞋”等同維護國家主權一樣重要。在古代,人民見緬王時要脫鞋;外國使臣見緬王時,也要脫鞋。英國佔領緬甸前,對使臣見緬王要脫鞋非常不滿。1824年,英緬戰爭之後,英國佔領部分緬甸國土,就開始採取不脫鞋的做法。與緬王談判時,也不脫鞋。當時英國想將克倫(吉仁)邦從緬甸獨立出來,成立另一個國家,於1852年,派使臣與緬王談判。緬王在壓力之下,對克倫人的問題做了不少讓步,但對英國人以後不脫鞋一事,絕不讓步,並停止與英國使團談判。1885年,英國佔領了緬甸,仍想改變“脫鞋”的習慣,他們穿鞋上神聖的瑞達貢大金塔,但遭到緬甸公衆的堅決反對。“脫鞋”是緬甸自古以來的規矩,也是不可改變的禮節,不是殖民者說改就改的。因此在英國統治緬甸63年中,一直無法改變這一習慣。

    緬甸人的飲食也很有特色,有六大特點:辣味濃,油膩大,炸食多,拌菜多,酸菜多,椰子和棕糖食品多。他們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檯備有辣椒油和魚蝦醬等調味品。喜歡吃中國的川菜。

    緬甸人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麪、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他們也有喝早茶的習慣,在茶館裏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午餐和晚餐爲正餐,主食是米飯,愛吃雞、鴨、魚、蝦、豬肉以及洋蔥、空心菜等。緬甸人不吃牛肉,不買活雞、活魚吃,吃魚只喜歡吃淡水魚。除吃一般蔬菜之外,常用各種幼果、鮮菜嫩葉作小菜,蘸佐料吃。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鬆、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鹹、又辣、又鮮。緬甸人愛喝啤酒、汽水、橘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鬆、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衝成怪味茶飲用)。

    緬甸人進餐時不用筷子,大家圍坐在一張矮桌前,每人面前放一碗清水,進餐者讓手指在清水中洗淨,用方巾擦乾,然後用手指抓取食物。在重要場合,城裏人均用刀、叉、勺進食;隨着社會發展,用刀、叉、勺進食者逐漸增多。現在有些家庭也使用中式調羹。

    緬甸男人還喜歡嚼檳榔。在我國的南方,嚼檳榔只是一種很簡單的零食行爲,但在緬甸,檳榔的吃法卻顯得非常講究:首先是展開一片樹葉子,用加水稀釋過的石灰在表面刷上一層,接着撒上幾顆檳榔粒,再放上各種香料;各種原材料都齊備以後,再拿新鮮的綠葉子包起來,一個“緬甸檳榔”就成型了。

    緬甸人買檳榔一次至少買一包,有4到6個不等,裝在一個小塑料袋裏,用牙籤把袋口封住裝在兜裏,吃的時候隨時拿出。一般來講,一個成年男人,一天吃個一兩包是標準的量。檳榔裏含有生物鹼,可消腫止痛;但初食時,也可能會出現面紅、發熱、出汗的現象,少數人還可能會胸悶。和抽大煙一樣,嚼檳榔也會上癮的。據說上癮後一旦不吃,口中就會發酸,這也是爲什麼當地人不停嚼啊嚼的緣故。於是,滿大街嚼檳榔的男人,構成了此地一個獨特而令人難忘的風景線。經常看到一個男人嘴一張,紅色的汁液從嘴裏噴薄而出,星星點點的飛濺在地上四處都是。不知道的,還以爲發生了什麼流血事件。長年累月的這麼嚼着,那牙齒肯定好不了,緬甸的男人大多都是“牙縫男”,一張嘴便是一口紅黑紅黑的牙齒。



    上一頁 ←    → 下一頁

    權武風云大聖傳龍符修真聊天群他與愛同罪
    明日之劫逆天神醫妃:鬼王,纏上全職抽獎系統一劍斬破九重天最強升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