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577章 「專家解讀」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 第577章 「專家解讀」字體大小: A+
     

    李素雖熱心中對於九品官人法還是比較看不起的,但他畢竟是一個兩世鑽研歷史和政治架構的人,不會被情緒左右影響自己的判斷。

    劉備既然有興趣,李素也會誠懇地為他分析九品官人法的具體優劣細節。

    在後世的普通看官眼中,九品官人法這玩意兒簡直臭得不能再臭了,這主要得怪電視媒體為了快速說明問題、科普古代政治的時候搞簡化處理。

    央視上易中天一句「簡單來說九品官人法就是壟斷了世家大族世世代代做官的權力」,就讓一眾地攤直接按照這個刻板印象簡化處理撈錢騙點擊,似乎這玩意兒就完全沒有歷史進步的地方。

    進步肯定是有的,否則陳群又不是智障,怎麼會拿個完全開倒車的玩意兒出來。

    只不過要比進步,就得跟同時期或者稍早的制度比,不可能跟還沒出現的科舉去比,那就是歷史的耍流虻了。

    李素不會幹這種事情,他就非常誠懇地分析給劉備聽:

    「這九品官人法的優劣,自然要跟之前現存的用人制比,我們看三個參照項,分別是察舉制、賣官制和如今所謂的『唯才是舉制』,也就是地方上因才舉薦、朝廷中樞或者地方諸侯自行拍板最終決策。

    賣官制最差,不用多說了。

    唯才是舉制的優劣,大王也是深有體會的,剛才您自己都說了——遇到明主之時,而且明主精力旺盛、用人決策事必躬親,唯才是舉令效果極佳。

    但此令需要專權,一旦沒有明主,或者精力不濟,要委任他人,那就還是淪落回察舉的窠臼了,無非是察舉標準有所變化,從選德變成注重選才,算是察舉的科目改良……」

    李素說到這兒,稍微停頓了一下,觀察劉備的反應,見劉備沒有異議,他才繼續往下說。

    由此也可以看出,劉備對於「唯才是舉需要明君獨裁」的認識是很清晰的。

    唯才是舉絕對沒有後人吹得那麼神,是不具有跨代長治久安性的。整個三國時期,也就曹劉諸葛亮這樣的強人掌權的時候,能夠用好,不是百代之法。

    人治,始終需要期待明君賢相。

    至於賣官,其實是吏治糜爛到極點后,皇帝覺得「你們察舉品評出來的結論其實也是你們自己收了好處,無人不貪,那還不如皇帝親自貪」,真到了那種糜爛末世,察舉也好九品中正也好科舉也好,都沒救了。

    李素便繼續往下,跟劉備分析九品官人法對察舉制的進步點:

    「陳群建議袁紹弄的這個九品官人法,其實也是需要有查訪賢才的專門官員,以自己的眼光去品評候補官員的人品才幹,從這點來說,跟察舉制沒有區別。

    關鍵的區別,在於他建議在中樞設置中正官,形成一套專門的選官團隊,而不是直接讓地方太守、州牧兼職選推人才。所以九品官人法的好處,是切斷了地方上世家豪強對本地官員選官時的威脅,也切斷了一部分的利益輸送。

    不過久而久之,恐怕會形成更高層級的利益輸送,假以時日,能夠從這種制度中舞弊的人可能會變少,但烈度更甚。畢竟不能威脅了,還能利誘、還能世代記賬交換利益。」

    李素這番話,劉備很快就聽懂了,外行人或許不太容易懂,可以稍微解釋一下:

    在漢朝的察舉制下,舞弊和糜爛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太守、州牧容易被地方上的豪強威逼,另一方面就是他們容易被賄買、利誘。

    九品官人法主要是切斷了前面那種舞弊,但代價是放大了後面那種舞弊。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原本太守就能直接兼職掌管舉孝廉的工作,那太守就容易被本郡最強的家族勢力威脅。他要是連續多年不舉那些本郡最強的家族的人當孝廉,他可能就會面臨治安惡化、收稅收不上來……各種當地人的抵抗使絆子。

    而中正官至少是州一級才向中央舉薦,專人專管選才,郡級沒資格插嘴。那麼,那些只在一個郡里的豪強惡霸家族,就威脅不到中正官了。當然你還有機會繼續舞弊,那就只能是送錢許好處。

    換句話說,九品官人法對於「杜絕威逼,放大利誘」是有幫助的。而且打擊了很多隻在一個郡里繁衍橫行幾百年的小豪門,有一定幫助。

    從此以後,郡級的「豪強」就越來越沒話語權,但「州級」的世家卻越來越強,養蠱的馬太效應被加速了。

    等於是從幾百個原本依附在察舉制上吸血的小豪門裡,養蠱養出了十幾個乃至二三十個全國級別的大世家,官越來越集中了。

    同時因為「威逼地方官」的渠道被切斷了,導致拉攏選官人員所需的能力也出現了一定的單一化。

    原本察舉制下的地方豪強,可能也沒什麼錢沒什麼才學,但當地民風彪悍,某些豪強就是鬧事厲害,你不給他官做他跟太守玩命不讓你有安生日子過。所以「只有武力和彪悍不怕死」這種能力的豪強,也能威脅到官做。

    九品官人法之後,這種「武力鬧事型」才能就沒用了,大家開始拼「道德名望」和錢,少了個統計維度。

    (註:上一章有些書友還說九品中正制以德否才的問題,這個必須澄清,這並非中正制開始才有的新問題。察舉制下本來就有孝廉科,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科,那不就是在考道德么。

    在以道德作秀舞弊這點上,中正制沒有比察舉更壞,只是持平。察舉是否敗壞,關鍵要看察舉什麼科目。科目選得好察舉制還是很有前途的。)

    ……

    劉備對於人事政治的制度設計,原本倒是沒想那麼多,他只是個人用人眼光很不錯、看人很准很毒辣。

    聽李素這麼一番剖析,他才意識到:袁紹那一套,一來確實可以吸引天下世家大族的人心,二來短時間內也確實看不出太多弊病。但最麻煩的就是從長期來看,會加速「門閥兼并」。

    長遠來看,幾百家郡縣級豪強,兼并成幾十家全國性世家,看似為害的門閥數量變少了,烈度卻變強了。

    劉備當然不能學這種東西了,劉備是已經看到了光武帝劉秀以來,短短一百六十年,東漢就崩壞成什麼樣了。要是再加速和平年代的自然洗牌兼并,他就算得了天下,將來能長治久安多少時間?

    劉秀維持一百六十年,他這麼慘烈殺伐了一通,要是連一百六十年都不到,豈不是笑話。

    絕對不能飲鴆止渴!

    相比之下,對於袁紹為什麼非要採納九品官人法,劉備被李素一解釋,也有了新的認識:

    陳群這套制度,還有一點為袁紹量身定做的地方:那就是九品官人法會降低「選官地方保護」,降低袁紹內部的傾軋和外地人的不滿。

    原本舉誰不舉誰州牧郡守拍板說了算,但袁紹的治所在冀州鄴城,冀州派肯定會越來越膨脹。

    現在每個州郡本地官員都說了不算了,各州公推一批中正官,每個中正官負責哪個州的選才,是隨機的,跟他原本的籍貫、履歷不相關。

    那樣就可能出現「外州派系的中正官,來審核冀州的人才」的交叉現象,給了外地人一個使絆子拖後腿、不讓冀州籍官員膨脹過快的機會。

    而之前在阻止租庸調輸法改革的時候,交通便利、靠近中樞的冀州系已經佔了便宜了。在九品官人法上,所有世家大族都佔便宜、但讓外州的世家大族比冀州世家大族相對多佔一點點便宜,剛好玩平衡。

    「袁紹為了平衡他下屬各派的怨氣,也是讓步不小啊。可惜這樣妥協來的忠心,又有幾分真呢?因為袁紹這樣討好就跟著袁紹乾的,等到他失勢的時候,也未必會死心塌地。孤不學他!」劉備徹底梳理清楚之後,如是對李素表態。

    李素也連忙給劉備畫餅:「其實,臣心中這幾年也有思索過如何制定一套可以依法而為、不用期待明君賢相也能同行的選才之法,是在察舉制基礎上,通過改革科目、改革考核方式得來的,目前還沒想明白。

    陳群的這個建議,雖然不能用,卻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給了我不少啟發。臣下次再回到長安,如果環境時機合適,願意把完善後的想法請大王指教。」

    劉備點點頭:「這事兒,我暫時就當沒聽到,也不問公達元常的應對之策了,等你回來再一起討論吧。」

    李素領命告辭。

    ……

    第二天,一場簡短的踐行宴后,劉備親自送李素出長安城西門,李素才帶著親隨、部分家眷(蔡琰剛坐完月子,繼續留在長安帶孩子)、護衛部隊,去往郿縣,然後走褒斜道到漢中。

    漢中的吳懿已經在漢水上游準備了充足的船隊,可以運走李素一行全部人馬,還裝運了李素的隨軍人馬足夠吃一個月的補給物資——從漢水源頭到漢水匯入長江,全程其實也就七八天的航程,因為秦嶺之中地勢陡峭水流湍急,船開得非常快。

    十一月底,李素已經抵達長沙郡,巴丘守將甘寧親自帶人提前到夏口接應。

    李素抵達長沙后沒多久,臘月的一天,雒陽城裡就發生了一起悲劇。。



    上一頁 ←    → 下一頁

    總裁的私有寶貝神話版三國極品美女校長網遊之逆天戒指大唐神級駙馬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老衲要還俗惡魔就在身邊妙手仁醫重生之軍嫂萌娃兵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