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昏君休走,祖宗駕到!» 第257章 看來父死子笑不只是大唐特產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昏君休走,祖宗駕到! - 第257章 看來父死子笑不只是大唐特產字體大小: A+
     
      第257章 看來父死子笑不只是大唐特產

      趙匡胤的聲音帶著怒氣,在李清提供的特效加持之下,連山腳下都迴蕩著他的聲音。

      皇帝之怒,響徹群山!

      也不由得他不生氣,這趙恆實在是太擬人了,心裡一點B數兒都沒有。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行為了,必須要出重拳!

      聽到這道聲音,在場的人不由得都下意識嘬緊後方。

      無他,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這畢竟是在泰山之上,還發生在神聖的封禪大典之中,不由得不讓人遐想。

      尤其是剛剛還發生了太祖皇帝的牌位架著太宗皇帝牌位靈車暴打當今皇帝的西洋景,這無疑更強化了群臣的遐思。

      莫非……真的是太祖皇帝顯靈了?

      尤其是在看到趙光義的牌位駕著驢車,馱著太祖皇帝牌位的時候,這更讓他們強化了這種想法。

      畢竟太宗皇帝趙光義……趙炅的即位可以說是不清不楚。無論他到底是不是順位繼承,金匱之盟是真是假,也洗不脫趙匡胤駕崩的當天晚上趙光義瓜田李下的嫌疑。

      就好比是一坨黃泥巴掉進了趙光義的褲襠裡面,不是屎也是屎了。

      後世十分著名的「燭影斧聲」事件,在這個年代還沒有市場……不對,應該說還沒有編寫出來。

      所謂的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當夜趙匡胤就莫名其妙地暴斃了,晉王趙光義也順理成章地即位。

      而這個燭影斧聲事件,第一次出現在記載之中,還是宋神宗趙頊的熙寧年間文瑩編寫的《續湘山野錄》。

      太祖時期的事兒,一直沒有具體而靠譜的記載。突然間在一百年後的某一天,有人繪聲繪色地編了一段故事,其中的可信程度……大概相當於明朝嘉靖年間成書的《南京太常寺志》記載洪武時期的朱棣生母不是馬皇后一樣玄學。

      當然了,有人聽風就是雨……

      但實際上正史中記載,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后派親信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宋太祖二弟趙光義早已窺伺帝位,收買王繼恩為心腹。當他得知太祖病重,即與親信程德玄在晉王府通宵等待消息。

      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太祖的第四子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逕自進入太祖的寢殿。王繼恩回宮,宋皇后即問:「德芳來耶?」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宋皇后見趙光義已到,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只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無憂也!」

      總體來說,和朱棣生母案相比,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不利於趙光義。

      趙恆當然也知道自己爹即位不是很合乎正常邏輯,現在聽到晴空中一聲霹靂暴喝,嚇得三魂掉了一半兒。

      在他驚恐的目光之中,一張熟悉到無比的臉龐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

      是他的好父皇,趙光義。

      趙光義一臉灰敗,身上還套著拉車的套,身後拉著一輛驢車,驢車上坐著一位黑臉漢子,一看就是常年帶兵的手子。

      「先……先帝?」王旦驚奇地呼道,不過倒是對於趙光義的驢車沒什麼驚訝。

      他也不傻,知道能夠如此對待趙光義的,肯定是趙匡胤。

      想當初先帝駕著驢車,一路小跑逮蝦戶於高粱河,天下震動。這對於他的兄長,大宋太祖皇帝趙匡胤來說,定然是莫大的恥辱。

      朕他媽好一條漢子,怎麼有你這個窩囊廢弟弟?

      這樣去代入趙匡胤思考,王旦還覺得這驢車挺適合先帝的。

      「父皇?」趙恆驚悚地看著垂頭喪腦的趙光義,從尾椎骨涼到了天靈蓋。

      作為趙光義的兒子,他當然知道自己爹即位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要不然,他爹也不會天天琢磨封禪的事兒。

      一來是為了宣揚大宋國力,二來是為了顯示正統,最重要的在於,趙光義想要借著封禪來標榜自己的合法性。

      眾所周知,越缺什麼,就越喜歡炫耀什麼,就像是群里某些網友天天吹噓自己多麼多麼大一樣。

      而趙光義身後拉著的那個人,趙恆當然認識。

      趙恒生於開寶元年,記事的時候趙匡胤可還沒死呢。

      再說趙匡胤長得比較有特點,老趙家就這麼一個大黑胖子,趙恆當然認得他。

      趙光義抬頭看了一眼趙恆,左右看看四周的環境,張張嘴,什麼都沒說出來。

      這要是放在沒見過趙匡胤以前,趙光義得暴跳如雷,順便伸出手給趙恆扇幾個大嘴巴子。

      娘的,你老子我都沒封禪呢,你小子竟然封禪了?

      其實趙恆的關係和趙光義並不是很密切,但這鍋不在趙恆,而在趙光義。

      趙光義的疑心病很重,或許是因為自己即位不是很正常,所以連帶著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是很相信。

      至道元年八月十八日,趙恆被冊立為皇太子,自趙元侃改名趙恆,兼判開封府事。自唐中葉至五代以來,就很少有冊立皇太子的皇帝,因此趙光義立太子被視為一大盛事。

      趙恆被立為太子後參拜太廟回宮途中,開封民眾歡呼雀躍,甚至有人稱他為「少年天子」(一說「真社稷之主也」)。趙光義從李皇后處聽說此事後,覺得「百姓但知有太子,而不知有朕」。

      但身為太子的父親,當朝的皇帝,氣肯定不能撒在趙恆的身上,畢竟趙恆剛被立為太子就挨一頓訓,明顯是他這個皇帝心眼子小。

      為此趙光義只能遷怒於寇準,但經過寇準的一番解釋,他才就坡下驢地消氣。

      趙恆做了太子以後,事事謹慎小心,少有引人注意的表現。但至道二年的開封災情減稅事件頗使趙恆受到驚嚇。

      當時,開封府所屬十七縣都因旱災被減免需繳納的稅。有人上奏太宗,誣衊開封府誇大災情,有意收買人心。趙光義對此事十分重視,馬上下令調查此事。最後調查此事的官員回來都稱災情屬實,趙恆由此得以有驚無險地渡過難關。

      這要是讓趙光義抓住問題,趙恆別說是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了,就他這條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大問題。

      趙光義這老小子,連趙廷美都能說弄死就弄死,趙匡胤是不是他弄死的也存疑,弄死個兒子那不是太正常了?

      論起來啊,他才是殺哥宰弟且為樂的狠人啊。

      而趙恆的即位也不是很順利,由於趙光義的猜忌,給了宵小以可乘之機。當趙光義病危時,宦官王繼恩與參知政事李昌齡、知制誥胡旦、文士潘閬謀立楚王趙元佐為帝,也有一種說法是他們想要擁立燕王趙德昭次子趙惟吉。李皇后也有此傾向但動搖不定,命王繼恩召宰相呂端入宮,商議對策。

      呂端察覺到不尋常的信息,先是偷偷在笏板上寫了「大漸」二個字,派親隨催促趙恆進宮,然後將王繼恩軟禁於詔書閣。自己則入宮與李皇后進行了一番論爭,迫使其同意立趙恆為帝。

      但呂端並不完全放心,因而在「真宗既立,垂簾引見群臣」時,他卻「平立殿下不拜」,請求捲簾,自己升殿審視,確認是趙恆後,方才降階,率群臣拜呼萬歲。由於呂端的措施恰當,避免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宮廷變故。

      正所謂「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說的就是這個呂端。

      或許是因為趙光義常年猜忌他,讓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緣故,趙恆即位的第一件事是處理王繼恩等網圖宮廷政變的投機者,第二件事便是追認被趙光義迫害的四叔趙廷美的秦王爵位,並且在不久之後按照較高規格將其改葬,給趙廷美的二個兒子加官進爵,在事實上抹去了趙光義加在趙廷美頭上的罪名。

      要說趙廷美也挺倒霉,不說他被迫害吧,光說他這個名字……最開始,他和趙光義一起都是一個「匡」字,分別是趙匡義和趙匡美。等到趙匡胤即位以後,二人為了避諱,所以改成了趙光義和趙光美。後來趙光義即位,趙光美再次因為避諱,將名字改成了趙廷美。

      這名字,快趕上武則天換年號勤快了。

      好歹人家武則天換年號是為了發個朋友圈,完全出於自願。可趙廷美,完全就屬於被自願了。

      但事實證明,無論他自願不自願,趙光義的第一目標都是他。無他,畢竟趙光義拿出的所謂《金匱之盟》記載,杜太后臨死之前和趙匡胤約定「汝百年之後,當傳位於光義,光義傳於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如果不除掉趙廷美,那他趙光義可以說是寢食難安。

      在整個大宋,趙光義心眼子小,可謂是人盡皆知。

      有個笑話說得很好,說是雍熙年間,一個男子在汴梁城牆根兒大罵:「當今聖上心眼子真小!」

      於是他被判處二十二年的監禁,原因有兩條。

      二年是因為侮辱了當今聖上,

      二十年是因為泄露了大宋的最高機密。

      所以說在大宋可不能隨便亂講笑話,今天笑話講得好,明天朴刀吃到飽。

      正是因為趙光義的小心眼猜忌心,趙恆對他也說不上多麼親近。

      現在看到趙光義悽慘地被當做驢子套在車前,伱別說,你還真別說,趙恆的心裡竟然有一種扭曲的快感。

      這種心態其實也可以理解,自古以來還沒聽說過廢太子能落什麼好下場的呢。遠了不說,就說李承乾吧,他廢太子後幾個月就死在流放地了。每次午夜夢回,趙恆都會夢到因為至道二年災情減稅事件受到趙光義的猜忌,而被廢黜太子之位,嚇得從夢中驚醒。

      都給孩子整出心理陰影來了。

      「皇……皇伯父?」趙恆毛著膽子,連扭帶爬地爬到了驢車的側面,抬起臉眯縫著腫脹的眼睛,討好地問道:「您沒死啊?」

      「朕就算死了,也得讓你氣活過來!」趙匡胤怒氣沖沖地一甩馬鞭。

      趙恆被嚇得一個激靈,他下意識地伸手擋在面前。

      破風聲響起,隨後是啪地一聲響,緊接著響起一聲慘叫。

      趙恆下意識地跟著叫了一聲,卻發現身上不疼。

      「嚎恁娘,靠恁娘的。」趙匡胤怒氣沖沖地看著趙恆:「恁個信球,朕又沒打恁,恁嚎恁娘個批?」

      罵完趙恆,趙匡胤又揚起鞭子狠狠抽下。

      趙恆這才發現,趙匡胤抽的是趙光義。

      嗨,抽的不是我,那沒事了。

      我父皇他皮糙肉厚,多抽兩下不打緊。

      這父死子笑,也不是大唐的特產,放在大宋,也是合乎實際的。

      在趙恆說出「皇伯父」的時候,群臣就已經確認了面前這黑胖子的身份。

      倒是也有老臣認出了趙匡胤,但畢竟縣官不如現管,他們可沒法越過當今皇帝趙恆,來確認趙匡胤的身份。

      不要命辣?這可是僭越啊!萬一人家皇帝不願意相認,等到回去之後,被穿小鞋的不還是自己?

      能當官的,可都是人精,心裡小九九多著呢。

      正也是如此,群臣立刻跪下大禮參拜:「臣等參見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聖安!」

      在參拜完太祖皇帝後,又開始參拜太宗皇帝。

      「臣等參拜太宗皇……」

      這話還沒說完,就被趙匡胤給打斷了。

      「都起來吧!」趙匡胤不耐煩地說道。

      老趙畢竟是開國皇帝,言語之間,威嚴滿滿。再加上他的身份要比太宗高,所以群臣面面相覷之下,也停下了和太宗皇帝問好的話語。

      隨後,群臣的八卦之魂開始熊熊燃燒。

      趙普這個時候已經死了,而當年給趙光義通風報信的王繼恩也被貶出京,早在幾年前也噶在貶所。知道當年密辛的人,如今都已經過世,所以太宗皇帝到底是怎麼即位的,也就成了大宋的未解之謎。

      現在就期盼太祖皇帝出一期走近科學,來撥開當年迷霧了。

      看太祖皇帝對待太宗皇帝的態度,應該裡面多少是有點貓膩。

      (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超級全能系統妖斬三國無限之配角的逆襲通靈影后:重生國民女神危險關係
    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逍遙小書生凌天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