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昏君休走,祖宗駕到!» 第210章 秋風五丈原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昏君休走,祖宗駕到! - 第210章 秋風五丈原字體大小: A+
     
      第210章 秋風五丈原

      即便是在見識了那麼多餐美食之後,方便麵和火鍋依舊是劉邦心心念念的食物。

      他這人比較念舊,這一點從他總念著沛縣父老就能看出來。

      不止是人不如舊,就連吃的也是。

      既然劉邦想吃火鍋,那今兒就吃。

      考慮到古人不大能吃辣,所以依舊選擇了倍兒地道的老百京火鍋。

      沒有經歷過美食洗禮的漢朝人,瞬間便被火鍋征服。

      「這火鍋,你要講究吃法,這毛肚,七上八下,要不……就老了。」劉邦在那解說,伸手夾起一片牛百葉在鍋里涮著,並且給劉備他們做著教學。

      另一張桌子上,張飛從鍋里撈出一大盤子肉,澆上芝麻醬,唏哩呼嚕一陣鯨吞,大口饕餮之下好不滿足。

      「咱是武人,不講究那麼多窮酸吃法。」項羽橫了一眼還在唾沫橫飛地講解吃法的劉邦,也撈起羊肉開始猛吃。

      就是,吃東西就講究一個爽。在座的各位不是皇帝就是將軍,最次也是個侯爺,你說整那麼多繁文縟節給誰看啊。

      在這邊氣氛的帶動之下,皇帝桌也坐不住了,紛紛有樣學樣,開始端著盤子搶羊肉吃。

      吃相?誰還顧及吃相啊。吃相是好了,可肚子餓到了,那不是虧大了?

      畢竟在座的各位都是大肚漢,搶可是不太好搶。

      項羽站起身,端著手中的小料,跑到了皇帝的那一桌。

      按理來說,他是項王,坐在這兒也沒什麼毛病。

      但他沒坐,而是站在了劉邦的身後。劉邦夾什麼,他就去劉邦的筷子裡搶。

      「嘿!大個兒!」劉邦急了:「乃公的肉你也搶是吧!」

      「搶的就是伱這小子。」項羽樂了,只要能給劉邦添堵,他就無底線地高興。

      「你無情你無恥你無理取鬧!」劉邦嗷地一聲,夾的肉又被項羽叨走了。

      「那你就不無情不無恥不無理取鬧了嗎?」項羽一邊說,一邊搶奪著劉邦筷子上的飯食。他的碗裡都快堆成小山了,整整的一座肥羊山峰。

      項羽也懶得思考罵人的話,他知道自己嘴笨,玩嘴皮子根本就不如劉邦這個小流氓。那就不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他罵什麼,直接還回去就是了。

      省心又省力,還省腦……仙師說的是什麼來的?對,省腦細胞。

      虞姬在遠處和家眷們坐在一起,笑盈盈地看著這邊項羽和劉邦打鬧。

      她做夢都想不到,原本打生打死的漢王和項王,竟然有朝一日會坐在一起吃東西,看起來關係還……居然還挺好。

      這話如果是誰以前跟她說,那她肯定是不信的。

      唯一一次有坐下來心平氣和吃飯的機會,那還要追溯到項羽要烹殺劉太公,劉邦要分一杯羹的時候。

      「喝,你倆關係真好。」李世民在一旁笑呵呵地說道。

      「誰和他關係好!」項羽和劉邦異口同聲地反駁道。

      然而這話根本就沒說服力,關係不好還能這麼整齊劃一地出言反駁?

      虞姬忽然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多餘了。

      除了劉邦,一頓飯吃的眾人是心滿意足。劉備和曹操也算是見識了火鍋的厲害,吃得肚兒圓,癱在座位上不想動彈。

      「唉,可惜軍師遠在益州,不然定能吃上如此美味……」劉備拍著肚子,眯著眼睛看著太陽,嘴裡還不忘著惦記他的軍師。

      講道理,對諸葛亮,劉備可是有毫不摻假的真感情在裡面。白帝城託孤之時那句「那小子要不像話,這皇帝你可以自己當」的話,完全不是在開玩笑。

      他是真有這個意思,如果劉禪真是那種自毀長城的人的話。

      好在劉禪並不是劉義隆,也不是完顏構,根本不會做出那種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不過話又說回來,劉禪做一個守成之君倒也是夠了。他這人知道自己水平,也知道信任,用人都是從出師表里摳著用。

      若諸葛亮泉下有知的話,一定會再多給劉禪幾個名單,免得他用完之後就無人可用了。

      他被詬病的無非就是樂不思蜀,投降這事兒鍋也不都在他身上,畢竟當時整個益州的士族都是鐵桿的投降派。

      士族的想法也很好理解,對嘛,無非就是換一個領導,治理益州,到時候不還是得靠我們?

      明末的東林黨也是這樣想的。

      「你可真是什麼時候都不忘了你家軍師,你家軍師長,你家軍師短,孤耳朵都快出繭子了。」曹操真是妒忌得牙都酸了,「你說說除了你家軍師,你就不能想想別人?比如孫權之妹,孫尚香?」

      劉備立刻警覺:「你提夫人做什麼?」

      曹操撫須大笑:「哈哈哈哈……你我乃是兄弟也,放心吧,朋友妻不可欺,曹某斷不會對尊夫人有什麼非分之想……」

      大寶備傲嬌地抱著膀子,翹著二郎腿靠在柱子上看著天上雲彩。

      「玄德,馬上就要當皇帝了,你就沒什麼想說的?」曹操也看著天上的雲,不經意地問道。

      劉備搖頭笑道:「沒什麼想說的,備只是感謝仙師信重,感謝太祖皇帝栽培,也感謝我家軍師……」

      「你能不能別提你家軍師了?」曹操急了,骨碌一下坐起身。

      「哎,多日未見,備想軍師了。」劉備拈著鬍鬚,呵呵地笑著。

      曹操刷地站起身,嫌惡地看了劉備一眼,轉身就走。

      算了,不和這織席販屨之徒在一起多聊。

      又準備了三天,禪讓儀式正式啟動。

      對於在太祖的主持之下,禪讓皇位給皇叔這件事兒,劉協並不是很抗拒。

      畢竟都是老劉家人,左右肉爛在鍋里。再說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傀儡,早就累了。

      他甚至還有一些迫不及待,想要快點把這個燙手的皇位給甩出去。

      再說劉皇叔的能力,那可是有目共睹,在他的領導之下,不愁漢室不興。

      劉協是這樣安慰自己的,突出一個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

      在劉協退位以後,劉備和劉邦商討一番,決定封劉協為齊王。沒有封國,只有食邑,和親王等同,並不是諸侯王。但一切禮制規格與諸侯王等同,劉協依舊可以稱孤道寡,並且有齊王后與齊王太子。

      劉協當然也很滿意,在曹魏的時候他可真是擔驚受怕慣了。雖然知道曹操不是那種弒君的人,但是他不敢保證哪天曹操的部下喝大了就來一出弒君啊。現在可以全身而退,甚至還撈一個世襲罔替的王爵,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自己的水平他也知道,不是當皇帝的料,所以算了算了,讓皇叔做吧。

      於是,劉備正式登基為帝,年號章武。

      由於諸葛亮還在路上,所以丞相暫時由曹操代著。反正去五丈原也不能帶著他曹操,所以也沒什麼可說的。

      劉備登基之後還在感慨,說是登基得太快,有點過於心急,沒有讓丞相見證自己登基,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這下連張飛都吃味了,總是嘀咕說大哥還是去找你的水吧。

      在劉邦的主導之下,劉備也給關羽和張飛都封了郡王爵位。反正老祖宗斬白馬盟誓說非劉氏不能王,但是沒說老祖宗自己不能打破啊。

      所以在禪讓大典完成之後,一行人就準備出發,前往五丈原,去見一見老年的丞相。

      本來是打算等一等的,但是李世民他們實在是迫不及待想要見一見他們的愛豆諸葛亮,所以沒奈何,只能決定儘早出發。

      尤其是李世民,在聽說目的地是五丈原之後,臉紅脖子粗地當場就要去,甚至還抱著李清懇求。

      李清能怎麼辦,李哥都這樣了,那還是由著他吧。

      其實他倒是可以理解,畢竟在無數的公開場合中,李世民不止一次地誇獎諸葛亮,極盡溢美之詞,甚至還組織朝廷臣子們一起學習諸葛亮的先進事跡。

      這樣把追星的個人行為上升到國家層面,李世民應該還是第一個。

      不止是李世民,就連朱元璋這個極度厭惡「丞相」這個官職的男人,都恨不得把諸葛亮拽回去做丞相。

      為了你,我願意破例啊!朱元璋心裡在搖旗吶喊。

      趙匡胤也是一樣,為了諸葛亮甚至可以讓他去領兵,甚至還不用喝酒的那種。

      要知道老趙的小心眼兒,那可是連李清這個仙人,都要和他喝杯酒的。

      小心眼兒到了這種地步,也真是……不太好評價。

      曹操當然也酸,酸的同時,也在羨慕劉備能有諸葛亮這樣的臣子。

      如果把司馬懿換成諸葛亮,怕不是他早就將全國統一了,並且還不需要擔心死後主弱臣強的事兒,畢竟諸葛亮志不在此。

      很難想像竟然會有這麼一個人,大家眾口一詞全是誇讚。

      畢竟在座諸位都是君主,誰不希望有一個諸葛亮一樣又忠心還有能力的臣子?

      在劉備正式登基的第二天,一行人便正式啟程,前往五丈原。

      ……

      季漢建興十二年,五丈原。

      多年來的勞累,早已將諸葛亮這位大漢丞相身體壓垮。而今他已是纏綿病榻多日,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八月,司馬懿以「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以待其變。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服裝,欲激司馬懿出戰,然而司馬懿根本就不吃這一套,仍然表示我就是不出戰。

      與此同時,司馬懿也不急著進攻,諸葛亮遣使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只是問使者一些不相干的問題,比如「諸葛公起居飲食如何,一頓能吃多少米?」之類的問題。使者據實回答說三四升。然後對問政事,使者也很誠實,直接就說:「打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是諸葛公自己閱批。」

      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司馬懿和左右下了斷言,說諸葛亮「食少而事繁,豈能久乎」?

      他的判斷當然沒錯,所以才決定採取以逸待勞的方式,將戰事拖延下去。

      拖得越久,對他來說越有利。只要把諸葛亮拖死,季漢大軍肯定不戰自退。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止是諸葛亮,司馬懿一生也謹慎得很。

      諸葛亮多次想要激司馬懿出戰,均未獲得成功。再加上司馬懿為了平息部屬的不滿情緒,特意上表請戰,並且暗中和魏明帝曹叡申明情況。曹叡便派辛毗拿著節杖來做司馬懿的軍師。

      每次司馬懿想要出戰的時候,辛毗總是拎著節杖站在軍門。兩人一唱一和之下,司馬懿有了藉口平息眾怒將矛盾轉移,哪怕是部屬再憤怒,司馬懿也有足夠的理由不出戰。

      姜維探查到這一情況,和諸葛亮匯報過後,諸葛亮只能長嘆一聲。他知道想要激司馬懿出戰,已是不可能之事了。

      知道自己大限已到,所以諸葛亮強撐著病體,來到案前,打算給遠在成都的阿斗寫封奏摺。

      「陛下,興師北伐,未獲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

      「伏願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皇,布仁恩於宇下……」

      言辭懇切,滿滿的是對劉禪的期許。

      諸葛亮此時已是雙眼昏花,需要全神貫注才能夠看清楚奏章上的字。他拿著筆的手顫抖著,卻強撐著想要將字跡寫得工整。

      姜維就在邊上看著,心如刀絞。

      「丞相!你別再作踐自身了!」

      「丞相,為大漢社稷,為營中三軍,您也該多方保重……」費禕上前勸說著,伸手拿下了諸葛亮手中的筆。

      「丞相,我代三軍將士求你了!」姜維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言辭懇切。

      諸葛亮嘆息一聲,他將身上披著的大氅往上提一提,嘆道:「此次患病,不同往常,我命危在旦夕,欲將平生所學,著書成冊,遺於後人……」

      說到此處,諸葛亮顫抖著抬起雙手。

      「你看我這手……唉……」

      姜維立刻上前,將諸葛亮攙扶著離開案幾,扶到床上。

      「丞相,你且在床上好生休息,大漢還離不開你……」

      寫完一封奏章的諸葛亮已是精神不濟,他躺在床上,雙目微微合上,想要小憩一會兒。

      不知不覺間,他仿佛看到了漢軍騎兵正在平原上縱橫馳騁,在姜維的帶領下勢如破竹,連下數城。

      胖乎乎的劉禪頭戴天子十二旒冕,笑得一團和氣,順著台階拾級而上,向未央宮前殿而去。

      他端坐在高高的帝位之上,孫權和曹叡跪在下方稱臣。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是他畢生的夙願。

      夙願已定,諸葛亮含笑看著上方端坐的劉禪,心想也該到退隱的時候了。

      未曾想,只是剛剛升起這個想法,劉禪就忽然不見了。與此同時,文武百官,跪在地上的吳主孫權,魏主曹叡,也隨之消失不見。

      諸葛亮惶急地想要尋找,可未央宮很大,他跑遍了整座大殿,卻根本找不到哪怕是一道人影。

      「丞相,丞相……」

      焦急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諸葛亮緩緩睜開雙眼,發現自己依舊躺在五丈原的那頂軍帳之中,面前是姜維惶急的面孔。

      諸葛亮緩緩閉上雙眼,半晌後,對姜維說道:「我平生所學,已著兵書二十四篇,內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我遍觀諸將,唯汝可傳,切要用心研讀……」

      「丞相……」姜維不禁淚下沾襟。

      他知道,諸葛亮的大限恐怕就要來了。

      「你且去吧,讓我休息一會兒……」諸葛亮說著,緩緩閉上雙眼。

      他想再進入那個夢境,看一看還於舊都的劉禪,哪怕再看一眼,也好。

      卻不曾想,剛剛閉上雙眼,就被聲音吵得回神。

      「這先生如此傲慢!大哥立於廊下,他卻高臥不起!哼!」

      粗豪的聲音從帳外傳來,原本在床上閉目養神的諸葛亮,忽然睜開雙眼。

      「三弟!」立刻有人上前阻止。

      「待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來!」那道粗豪的聲音再次說道。

      「三弟!你真渾!」那人似乎是攔在了他的面前。

      「三弟!你!」另一道聲音響起。

      諸葛亮張張嘴,急促地呼吸著。

      那聲音,他這一生都不會忘記。

      他用盡全力,將手伸向前方,原本黯淡無光的眼中,竟然爆發出璀璨的光芒。

      淚水順著臉頰滾落,諸葛亮的臉上卻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窗外日……遲……遲……」

      話音方落,營帳的帘子被掀起,隨後,走進一位氣質溫潤,垂手過膝的男子,他的身後跟著兩人,一人面如重棗,須長七尺;另一人豹頭環眼,絡腮鬍須。三人盡皆熱淚盈眶,看著榻上的諸葛亮。

      為首的那人上前一拱手:「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曾兩次晉謁,不得相見。已留書一封,不知可曾閱過?」

      榻上的諸葛亮眼神越來越亮,他不顧病體掙扎著起身,看到面前的那人,面上竟已煥發出久違的神采。

      「南陽野人,疏懶成性,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慚愧……」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冷血女神們的復仇戀歌春暖香濃獨寵狂妻:我的特種兵老重生之老子是皇帝逆鱗
    神醫小農民第一贅婿黃金瞳迷霧紀元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