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遼東百戶,隻手遮明» 第136章 黃土立生祠(二合一章節)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遼東百戶,隻手遮明 - 第136章 黃土立生祠(二合一章節)字體大小: A+
     
      第136章 黃土立生祠(二合一章節)

      一戰平滅後金主力,使其再無力南顧,大明三百年史書里,王琦之功,已經足夠彪炳史冊,供奉太廟了。

      這些天,整個京畿大地,整個中原大地,整個大明朝從南到北,從東南諸省到山陝府道,稚童到老叟,山野到雄城,無人不知王琦之名,甚至很多遼東,京畿百姓家中已經開始供奉王琦牌位,以大明武曲之名,日夜叩拜,以求保佑,甚至很多城隍廟宇,將王琦的泥塑像與岳武穆,關武聖並立,以祭祀香火,香客信徒一時間絡繹不絕。

      北京城,廣化寺。

      九日是每月一次的禮佛日,京城中無數百姓都期盼著這天來寺院祈福,身有災殃的來寺廟以求安康,家道困苦的來此為求財計,苦讀不中的來此求個榜上有名,離家遠行的來此求個一路順風甚至很多名門閨秀,深閨小姐也都頭戴輕紗,攜丫鬟婆婆來寺中求個姻緣,求個彩頭。

      但是,今日的廣化寺卻是香客寥寥,門前冷落,大雄寶殿前原本應該熊熊燃燒不絕的香爐上,此刻只有零星五六隻香火,絲縷煙霧向上而去,在一碧如洗的天空映襯下,更顯寂寥。

      「怎麼回事?今日不是六月九號,禮佛之日嗎,為何不見百姓香客前來?」身著青衫的大明信王朱由檢一臉疑惑的立於大熊寶殿前,看著面前的場景,皺眉問道。

      「回王爺的話,」陪伴在信王身旁的廣化寺主持清瘦的臉頰也是一臉無奈,頌了一聲佛號道:「四九城近日新建了三座顯聖武曲廟於外城,百姓香客們大都去了那裡,以求保佑」

      「顯聖武曲廟?」朱由檢先是疑惑,而後便是驚異道:「是定遠侯的生祠?」

      「正是,」主持嘆了一口氣,緩聲道:「世人皆是痴愚,不懂佛家之奧妙,有了在世之聖人,誰還會記得西天之佛主呢?」

      「生祠」朱由檢冷哼一聲,問向一旁的親隨:「此事朝廷什麼反應?」

      「王爺,朝廷內閣諸位大人現在恨不得將定遠侯供奉起來,哪裡敢在這種事情上說三道四?而且,烈火烹油,花團錦簇之下,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呢?先忍著罷」

      「皇兄難道不知道嗎??他也想忍著?」朱由檢心中不喜,一個小小的侯爵,不過是平定了遼東而已,就敢在京城之中,天子腳下為自己樹立生祠,這豈不是功高震主,行僭越之事?

      「皇上那裡」那親隨尷尬一笑:「聽說,皇上聽到這件事之後很是開心,說王琦以大捷來賀,皇后立刻有了身孕,這就是天意,說王琦乃是輔臣之望,大明之福生祠也是其默許之下建立的。」

      「荒唐!簡直荒唐!此豈有人君臣下之分?天下臣子就沒有真正的能替天家分憂的嗎?那王琦看起來也是狼子野心,」朱由檢抬頭望了一眼門庭冷落的大雄寶殿,眸中儘是怒火,但是他一個王爺,而且是即將離京就藩的王爺,憤怒能抵什麼事?大明朝終究是皇兄做主。

      若是有一日,天下我做主

      朱由檢沒有繼續想下去,半晌之後,只能無奈一嘆,天方夜譚罷了。

      最終,這位大明朝的信王殿下,只能一甩衣袖,身影寂寥的轉身離去。

      此刻,皇城之中,文華殿。

      諸臣皆在。

      「朝廷有定遠侯,實乃朕之福氣,大明朝之福氣啊!」這句話,從接到遼東奏本之後,朱由校不知道已經念叨了多少遍,讓一旁魏忠賢的耳朵都有些起繭子了。

      「臣等為陛下賀,定遠侯此功績論,足矣讓陛下告祭太廟,告祭我朝太祖成祖皇帝了!天下聞風,皆為定遠侯所頌讚!」葉向高,韓爌等人起身,再次為朱由校恭賀。

      「還有一事,」朱由校輕輕咳嗽兩聲,伸手拍了拍玉階旁的銅鶴玉鹿,又以手指點了點銅柱,看起來仍然是激動不已:「此番雖然平滅後金主力,但是遼東之事還有殘局,按照定遠侯奏本所議,半年時間休養生息,半年時間光復全遼,半年時間犁庭掃穴汝等以為如何?」

      內閣首輔葉向高聞言看了看朱由校,眸子動了動,沒有開口。

      倒是韓爌等人好似捕捉到了一絲信號一般,立刻起身道:

      「臣以為,定遠侯平滅後金,此為補天之功,當召回,以國公厚賞之!世襲罔替,與國永昌!至於遼東後金殘餘勢力,熊廷弼,袁崇煥幾人足矣!」

      韓爌的話,讓葉向高心中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覺——這不就是以封國的名義,將王琦召回,留用京師嗎?這可是與王琦本人所奏陳之事,南轅北轍。

      「國公?」御座上朱由校沒有深刻洞悉韓爌話中的深意,只是一愣,而後便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以定遠侯之功績,給一任國公是夠格是,既能彰顯朕對於天下臣民的恩德,也能激勵更多地大明士子,將官為社稷江山而效力!」

      「不過,什麼封國才合適呢?」朱由校皺著眉頭,有些猶豫。

      封國有大小,有宋至明,參考的多是春秋戰國的諸侯國,好壞和東周列國的大小有關,國公之中較為尊貴的有:秦、韓、趙、魏、楚、齊等國,較為低等級的,則大多參考其時伯、子、男的封號,加之以國公,例如:代、荊、鄂等小國公。

      「陛下,臣以為,定遠侯初次封國,應當以小國為先,臣聽聞其為山東諸城人,當以諸城為國公之號,其中古周時期,諸城屬魯國,後秦一統天下,使設琅琊郡,故而有兩個封國稱號,為定遠侯所選」韓爌等人早就商議清楚,只要王琦歸京,給一個小國公稱號未嘗不可!

      「哪兩個,說來聽聽?」朱由校倒是來了興趣。

      「其一,諸國公,取故土之意,以諸城為封地,其二,琅國公,以秦制封之,封地琅琊郡!」

      嘶

      「諸國公、琅國公,」朱由校嘴裡念叨了兩個國公稱號一時間也有些拿不定主意,眼睛一瞄看到了一直低頭不語的葉向高,當即開口:「葉愛卿,你以為,兩個封號如何?」

      葉向高聽到皇帝叫到自己,當即上前兩步,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兩個國公稱號,皆可,」葉向高說著,語氣一變,繼續道:「但是對於定遠侯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歡喜了。」

      此言一出,殿中諸人皆是一愣。

      朱由校不解其意,韓爌,左光斗等人則是皺眉不喜。

      為了一個首輔位置,葉相公是真的和王琦綁定一起,榮辱與共了!

      沒有等人提問,葉向高直接開口道:「以定遠侯奏本上言,功勞幾何,其未曾提半句,只是言其後續計劃,即半年休養生息,半年光復遼東,半年犁庭掃穴。」

      看了看殿內眾人,葉向高笑道:「這些話,諸位大人可都是下意識的忽略了。」

      「葉大人,你恐怕小瞧了我大明遼東諸官,也小瞧了朝廷文武,後金主力已然被剿滅,殘餘的代善,阿敏皆是了了,這些人物難道還需要定遠侯親自坐鎮遼東?難道天下事,離開了定遠侯,全都無法正常運轉了?朝廷恩養百官,可是坐著看戲的?」韓爌說著話,臉色又一變,好似是在替王琦擔心,一臉愁容道:

      「定遠侯自從崛起於廣寧城,數月以來,可曾休息安寢過半分?從鎮武堡到四平堡,從科爾沁草原到左旗王庭,從北京城到山海關外寧遠城,從寧遠城繞道蒙古,與老奴決一死戰!此間種種,件件大功,累計至此,已經造就了王琦在遼東的無上威望,遼東百姓軍卒皆是以王琦為馬首是瞻,其威望之隆重,在遼東如言出法隨現在,後金主力已滅,難道還不許定遠侯回京受封?在京城享受享受生祠供奉,百姓愛戴,還留在遼東的苦寒之地做什麼?」

      韓爌的話,乍聽是為王琦著想,可是細細一品:

      只有三句話:威望隆重,言出法隨,生祠供奉。

      這話,葉向高不知道朱由校聽出來沒有,但是很顯然的,皇帝陛下的眉頭已經皺起了。

      噠噠噠!!!

      手指輕輕的敲擊著桌面,很顯然,這位皇帝陛下猶豫了,朱家人刻在骨子裡的寡恩刻薄在此刻又開始顯現。

      「擬旨!」

      半晌之後,朱由校開口了,語氣變得深沉,內斂,沒有方才的欣喜之情。

      「遼東滅金之戰首功,王琦,封為琅國公,食邑三千戶,世襲罔替,永不降爵,加散階正一品光祿大夫,勛加從一品上柱國,再加」朱由校好似是為了彌補心中的不安,語氣一頓,半晌才繼續道:「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兼兵部左侍郎!軍國大事皆可參議,入內閣行走。」

      「另」朱由校抿著嘴,半晌才道:「命定遠侯即刻回京!」

      此時,大殿內極為安靜。

      好似都在等待皇帝陛下把話說完。

      這一次,不論是葉向高,亦或者韓爌,還是左光斗等人,都沒有再出言阻止皇帝對王琦恩寵至無以復加的賞賜了。

      畢竟,這些賞賜的代價:奪其威勢,剝其權柄。

      沒了牙的老虎而已,怕什麼?

      「臣立刻擢翰林院擬旨!」韓爌拱手一拜,神色儘是計謀得逞的快意。

      另一旁,葉向高呆住了,就連皇帝身旁的魏忠賢都有些詫異:朱由校終於是開始忌憚王琦了嗎?

      剛立新功,兔死狗烹?

      「退下吧!朕乏了,」朱由校起身,沒有再理會一眾臣子,很顯然,這位皇帝陛下的心情已經低沉了下去

      殿內,韓爌扭頭看了看葉向高:「葉大人,恭喜了,定遠侯回京,在朝堂上,支持你首輔之位的,又多了一助力!」

      「伱真的以為,離開了王琦,遼東那些人能成事?」葉向高顯然沒有認輸,反而是一臉冷漠的望著韓爌。

      「大明三百年!王琦崛起不過三個月,」韓爌厲聲道:「葉大人,你太過托大了!」

      「走著瞧吧,且走著瞧吧,」葉向高搖了搖頭,轉身緩步離去。

      「那就走著瞧!」

      ————

      朱由校的心情不好,方才大殿上韓爌的言外之意,他是聽得明明白白。

      因為天下事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的,他對於王琦現在是信任的,也是有重視的,但是帝王心思又使其不得不重視韓爌的話。

      而且遼東之地不比其他,向來家族門閥盤踞,又是衛所邊事重鎮,不論是總督,經略,還是巡撫,到了遼東,都要仰仗王琦鼻息生活,這樣下去,王琦若是久居遼東,惹了天下士子眾怒,則朝堂必然對其開刀,朱由校也不能保的下他。

      他朱由校難道願意做那個過河拆橋的人?他願意去承擔兔死狗烹,冷血君主的罵名?

      實在是身為皇帝,身不由己啊!

      「去皇后那裡瞧瞧!」朱由校坐在玉輦之上,本來要去御花園散散心,但是突然想起皇后剛有身孕,去那裡看看自家枕邊人吧。

      心情也許好一點。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唱名。

      朱由校緩步進了坤寧宮中。

      「妾身恭迎陛下!」皇后張嫣依舊是雍容華貴,於門口將朱由校迎入殿中。

      「怎麼沒有臥床歇息?」朱由校看到殿中桌子上還擺著刺繡以及書冊,饒有興趣的上前想要看看。

      「太醫說,妾身身子骨弱,需要勤加下床走動走動,」張嫣跟在朱由校身後,讓宮女端來其喜歡的茶點。

      「嗯,多多走動也是好的,」朱由校順勢坐在椅子上,拿起桌面上的一本書。

      吧嗒一聲,書冊合上,目光朝著書名看去。

      《趙宋臨安詩詞》

      「嗯?」朱由校先是疑惑,而後好似想到了什麼,臉色驟然一沉。

      啪!

      書冊直接被扔到地上。

      「朕就這麼像那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引岳鵬舉回京?這麼像是過河拆橋的皇帝嗎?」朱由校以手指著地上的書冊,看向皇后。

      「陛下,何出此言?」皇后一愣,而後滿臉的委屈解釋道:「這書只是臨安詞話合集,哪有暗諷陛下之意?」

      「詞話?」朱由校冷笑一聲:「從今以後,宮中不許出現任何有關趙宋高宗書冊!違者,杖二十,趕出宮去!」

      「妾身領旨!」皇后雖是滿腹委屈,不知自家丈夫到底發什麼火,但是依舊只能先躬身領旨了。

      朱由校也不再理會自家髮妻的驚愕表情,豁然起身,直接帶著貼身太監離去了。

      「妾身恭送皇上!」張皇后對著皇上背影一拜,半晌之後才起身喃喃自語:「皇上這是怎麼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重生似水青春恐怖修仙世界庶子風流星級獵人
    絕世兵王霍太太她千嬌百媚重生之悠哉人生鄉村小仙農冷婚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