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崇禎是個發明家» 第45章 兩大都司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崇禎是個發明家 - 第45章 兩大都司字體大小: A+
     
      「臣黎玉田接旨。」

      「臣吳三桂接旨。」

      錦州夜戰後的第三天,王承恩帶了新組建的一萬羽林右衛新軍,分立於大營正中,正在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遼東巡撫黎玉田,寧遠總兵吳三桂平賊、破虜有功,封黎玉田為遼西都指揮使司兼任薊遼總督,掌管遼西、京畿人馬。都司轄地南起山海關,北至大凌河,東至渤海,西至大凌河上游沿線和大寧城。」

      黎玉田心裡緊張無比,他不關心什麼遼西都指揮使司,也不在意薊遼總督,他一直在等他的爵位。

      「封吳三桂為遼東都指揮使司,掌管遼東,都司轄地南起大凌河,北至開原城,東至鴨綠江,南包遼東半島。」

      黎玉田聽聖旨說到吳三桂了,自己的爵位依舊隻字未提,心裡頓時涼哇哇的。

      吳三桂一開始聽到黎玉田升職為遼西都指揮使司、同時兼任了薊遼總督,心裡頓時一緊。

      如今大明對外的戰事,集中在寧遠、錦州一帶,把黎玉田安排在寧錦防線,自己難道會被裁撤?

      「難道聖上心裡不信任我?」

      吳三桂心裡正淒淒涼,突然聽到自己名字,一聽自己升為遼東都指揮使司。心裡五味瓶更是打翻了。

      黎玉田的遼西都司,雖然大部分地區不在大明手裡,至少已經掌控了山海關和寧遠,錦州也馬上拿下。

      西邊包括大寧在內,都是喀喇沁蒙古的地盤,以目前的軍備,有個三五年打下來應該不難。

      鞏固好了,遼西都司就是大明北方要衝!尤其作為京師北側屏障,黎玉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吳三桂自己的遼東都司轄區,跟如今的大明沒有一毛錢的關係,那可都是建虜的地盤。

      這封賞,是要自己打下來呀。

      「……在委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前,由都指揮使司代行其職責!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哇哇涼的黎玉田和苦哈哈的吳三桂領旨謝恩。

      完成儀式,王承恩笑呵呵走過去跟兩位都司道喜。

      黎玉田和吳三桂,強顏歡笑的相互奉承,之後擺了宴席,答謝這位新任的東廠廠督。

      飯罷,眾武官、侍衛都各司其職而去,軍帳內只剩下他們三人。

      王承恩正色道,聖上還有口諭。

      黎玉田和吳三桂聽了連忙跪下。

      「函中、長伯兩位愛卿,征遼之辛苦,朕是知道的。本欲封賞二位為侯爵,又苦於卿沒有開疆拓土之功。只好待愛卿打下都司轄地,再行敕封,也免遭世人非議。」

      黎玉田聽了大喜,皇上還想著我呢,真是聖明啊!拉著吳三桂再次磕頭。

      「兩位都司大人都起來吧。咱家要給兩位大人介紹一人。」

      「哦?什麼人要廠督親自介紹。」

      「呵呵,犬子,是犬子!」王承恩笑呵呵的回道。

      黎玉田一臉懵。犬子?你個太監能生孩子?心裡想想,但是不能說出來。

      「呵呵,家裡堂兄有五子,將小五王德發過繼到咱膝下了。」

      黎玉田聽了一臉頓悟的表情。

      王承恩依舊笑呵呵,「聖上愛惜臣,親自封犬子為羽林右衛副參將。這孩子承蒙皇恩,雖然一腔熱血,但是年幼無知,哪能上陣殺敵呀,今後,還請兩位都司多多提攜!」

      「聖上所封,肯定有大才,我等自當重用,是吧,平西伯。」黎玉田拍胸脯保證。

      「正是。正是。」吳三桂訕訕的回答。他腦子裡哪有什麼皇帝親封副參將,全充斥著遼東都司。

      「滅建虜,難啊!皇上張張嘴,我吳三桂跑斷腿啊!」

      當日,羽林右衛就被安排在大營各處,以充實包圍圈。

      這些都是新招募的士兵,沒什麼作戰經驗,只能一邊操練,一邊辦差。

      雖然羽林右衛自有建制,但是吳三桂暫時打亂了其建制,分差各處。

      同時給每個新兵都被安排了一個師傅,一對一教授和訓練。

      以期快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戰士。

      兵營里,大夥聽說增援了一萬新兵,提升了相當的士氣。

      畢竟,這個年代的戰爭,士兵數量是極其重要的因素。

      堅守了大半個月的士兵看到風塵僕僕而來,臉上還帶著興奮、新奇神情的新兵,莫名的有種親切感。

      來充當苦力的人,是親切的。

      充當炮灰的,更是親切的。

      即將攻城了,新兵如果不來,最終是誰沖在第一線呢!

      ……

      蒙古三部兵馬,在夜戰後損失了近半人馬,懼於明軍詭異的弩箭,不敢強行進攻,只是在四周徘徊,尋找戰機。

      今日偵騎打探到明軍又來了新軍,足有萬人,三部親王更是惶恐,再不敢留在錦州附近。

      一面遣人回部落要求援兵開拔,一面派人去盛京,通報錦州城的情況,請求支援糧草。

      因明軍勢大,在端羅布親王的建議下,四萬蒙古大軍繞過錦州北去。

      在錦州東北方,醫巫閭山南端的大凌河西岸,駐紮下來。

      此地背靠河水,水草豐美,是休養生息的好地方。更何況北、西、南三面坦途,最適合騎兵馳騁。

      尤其是這裡可以時刻監視錦州的戰事,一旦吳三桂有異動,他們就可以做出相應行動,同時不用太過擔心大明援軍的襲擊。

      可謂是敵動我動、敵來我戰、不敵我跑。

      三部親王料定吳三桂暫時不會攻城,在草原或者盛京的援兵趕來之前,他們不會有所行動了。

      ……

      朱友健在安排完頂層設計後,就將黃淮海地區的軍政事務放給了李邦華、高第一文一武總管,自己力排眾議,北伐去了。

      出征前,他親自提拔了十幾個文武官員,輔助李、高二人,同時也是一種制衡。

      沒辦法,到了皇帝這個位置,對臣工不能不信任,也不能全信任。

      要不是有後世看的官場小說和電視劇,朱友健還真不一定能有效應對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和利益糾紛。

      在地方上,因分到土地而踴躍參軍的農民兵,合計起來有十多萬,但是沒有什麼戰力。

      現在大都被安排在當地城池,充實地方武裝的同時,勤加操練。

      新兵們為自己的全家老小和田產,不敢有絲毫懈怠,個個勤學苦練。

      通過土地革命分到耕地和種子的大明百姓,喜笑顏開,陸續開始播種。前幾個月戰事連連,很多地方錯過了春小麥的播種。但是五月可以播種高粱、小米、大豆等作物。

      華北大地一片忙碌。

      朱友健帶著大軍一路北去,沿途看到農忙場景,很是欣慰,中華民族總是這麼樂觀、勤勞。

      



    上一頁 ←    → 下一頁

    極品上門女婿我當道士那些年滄元圖大明帝國日不落帝道獨尊
    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重生校園女神:明少,太最強仙府升級系統妾歡龍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