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玄幻奇幻 » 景泰太子» 第6章 天意難測,御門聽政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景泰太子 - 第6章 天意難測,御門聽政字體大小: A+
     
      昨晚端敬殿起火,還鬧出鬼火這等怪誕的東西,放在皇城外面,少不得一群村夫民婦妄談,但是在這皇城裡面,這般蹊蹺的事情可是真的不少。若是真的幽魂鬼火作亂也就罷了,世間真人法師不少,總能夠找到有真本事的,可是人心難測,人比鬼還要難對付呀!

      朱祁鈺貴為天子,耳目聰明,卻說自己不曾預料到這種事情發生,實在是讓人心生疑竇。

      事實上這並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孫震等人作為東宮的重要守備力量,無論如何也與此案脫不了干係。朱祁鈺只是口頭警告一番,仍命孫震辦理此事,雖說有將功贖罪之意,但是未免寬鬆過度,有姑息縱容之嫌。

      成敬為此頗為不解,道:「太子殿下身邊有八健婦隨侍,殿外又有東宮侍衛守衛,防備不可謂不嚴密,昨晚妖火升騰,必是宮人作亂,令廠衛嚴加拷問此輩即可,必有所得!陛下反令那孫震處置此事,豈不是讓賊捉賊,老奴不解。」

      朱祁鈺輕嘆一聲,「這天下豈有十全之事,太祖以嚴刑峻法處置貪官污吏,動輒剝皮實草,今日防明日防,那貪官只如野草一般,無論如何也處置不淨。自易儲以來,宮廷內外,妖異頻有,官民言論不已,今日生一異,則換一批人,甚至殺一批,卻不知道換得殺得何時去,不若留此輩在眼底,嚴加看管,以疏易堵。」

      成敬若有所思,卻依舊無法理解,朱祁鈺這是要輕輕放過嗎?可是這畢竟涉及到太子的性命安危,是不是有點太自信了,朱見濟可是唯一的皇子呀!

      「儲君乃國本,為社稷之基,豈容奸邪作亂!」

      朱祁鈺言語從容,道:「無妨,料此輩也不敢真的動手刺殺太子,朕給了他們體面,要是他們不願意體面就休怪朕滅了他們。」說罷,連他自己都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來,這幫人和他魚死網破的膽量沒有,就是只會玩弄這些奇技淫巧。

      但是成敬卻品味出一分異樣的滋味來,春秋之時,鄭伯克段於鄢,鄭伯通過縱容弟弟段叔不斷逾越禮制,最後名正言順地擊殺弟弟。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朱祁鈺何嘗不想殺了自己皇兄朱祁鎮,只是缺少一個藉口罷了。

      通過犧牲一個兒子,最終除去皇兄這個最大的敵人,徹底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這個買賣可謂是再賺不過。需知朱祁鈺生於1428年,而今不過二十五歲,漢武帝在二十八歲的時候才有了自己第一個兒子劉據,朱祁鈺現在可謂是年富力壯,再生幾個兒子出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成敬不願意往這個方向思考,但是看朱祁鈺的這番姿態,分明是有意往這個方向導引,一場宮廷內鬥似乎就在眼前,而今雙方互相克制,即便是纏鬥不休,但是真正死傷的不多,不過是流放貶謫罷了。

      一旦朱祁鎮這派動手刺殺太子,而朱祁鈺隨即賜死朱祁鎮並誅殺朝中文武,幾乎是肉眼可見的血流漂杵,哪裡還會像現在這樣安詳平和。

      中央生亂,有的是地方藩王心存不軌,住在南昌的寧王一脈可是一直對中央心懷怨懟,就是顆不定時炸彈,誰知道什麼時候炸開。再說了,土木堡之變距今才四年,瓦剌勢力如日中天,也先幾乎一統草原,明朝對草原的統治秩序近乎崩壞,如今哪裡是內亂的時候?

      大明立國不過百年,其實到現在還差七年至百年。都說胡人國運不滿百,一旦大明內亂,國運恐怕也不會長久。

      成敬雖然是宦官之身,但到底是進士出身,那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觀念不曾動搖,遲疑了片刻,進言道:「陛下之言老奴不敢苟同,老奴萬死可也,太子為國本,遑論如何也不可置於群小之側,查有奸私俱當拷問,雖凌遲而可也,絕不可輕饒!」

      朱祁鈺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怎麼,想要新君以後念你的好嗎?」

      成敬心中泛起一絲苦澀,「老奴不敢,生是陛下的人,死是陛下的鬼!只是而今皇嗣艱難,倘或太子殿下有個萬一,則宗社動搖,外夷內寇,禍殊不可預料,願陛下三思!」

      車駕內就此陷入了一片沉默,如同死寂一樣,落針可聞。只有車前垂掛的珠簾被風吹得不時搖動碰撞,安置在車輛正中央的暖爐孜孜不倦地釋放熱量,同時也將對話中的二人面孔印照得無比清晰。

      車駕至奉天門外,算是到終點了,朱祁鈺依舊沒有給出明確答覆,只是簡單回復了一句「朕知道了」,就下車準備上朝。

      明清皇帝上朝,並不進入外朝三大殿,也就是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而是在奉天殿前的大門聽政,是官員太多的緣故嗎?是皇帝個人喜好嗎?

      其實不是,當年朱棣遷都北京,並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斥巨資修建紫禁城,結果永樂二十一年(1421年),朱棣當時剛剛遷都至北京,御朝不過百天三大殿就被焚毀,而後過了二十年後才考慮重修。

      史書說是圖紙丟失,但真正的原因仍有待考察,或許涉及遷都之爭。總而言之,一直等到正統五年(1440年)才開始重修,一年後(1441年)即修復完成。

      大殿都沒了,可是國家萬事,總要有個理政的地方吧,朱棣就在外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奉天殿門內聽政,小小的門樓自然是容納不下所有官員的,所以只能夠讓那些準備言事的官員一個一個地來。

      這項制度也因此被稱為御門聽政,皇帝在奉天門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頒發詔令,處理政事,這屬於常朝的範疇。之後三大殿修復完畢,但是後世之君為了標榜自己勤政愛民,延續了這項制度,包括之後的清朝皇帝也是如此。但是國家重大慶典及科舉考試還是在三大殿內舉行的,畢竟要展現上國威儀,不能丟臉。

      今天的早朝,和以往的早朝沒有什麼區別。

      早朝鼓起,文武官各於左右掖門外序立。候鐘鳴開門,各以次進,過金水橋,至皇極門丹墀東西相向立。

      其後,朱祁鈺御寶座,自有宮人鳴鞭淨道,鴻臚寺官贊入班,文武官俱入班,行一拜三叩禮,分班侍立。鴻臚寺官宣念謝恩見辭人員,傳贊午門外行禮畢,鴻臚寺官唱奏事。各衙門應奏事件以次奏訖,御史序班糾儀。鴻臚寺官跪奏,奏事畢,鳴鞭駕興,以次出。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末日輪盤權武風云大聖傳龍符修真聊天群
    他與愛同罪明日之劫逆天神醫妃:鬼王,纏上全職抽獎系統一劍斬破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