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皇子妃奮鬥史» 第116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皇子妃奮鬥史 - 第116章字體大小: A+
     
    第116章

      大軍立即刹住。

      張雍就在旁邊, 他急急勒停胯.下膘馬, 忙問:「主公?」

      這是為何?

      三更前得穿過東巒道,否則就來不及合圍安王了。

      張雍著急, 陳琦範亞等將也打馬過來, 魏景卻一言不發, 眯著眼睛盯著河面好半晌。

      「不對。」

      是不對。

      連日夜雨, 河流暴漲, 但冬季的河水總要清澈更多的。好比眼前的瀧水, 雖極湍急往下游奔騰去,激起陣陣白色浪花,但肉眼可見它的河水還清淩淩的。

      一切都很正常。

      但這就是最不合常理的地方。

      要知道這東巒道側可是有大鐵礦的, 就在這瀧水稍上游一些的地方。礦坑露天, 沒有植被覆蓋,連日暴雨, 必被衝下許多黃土。

      這瀧水不可能這麼清,它應該更渾濁才是, 最起碼這一段會非常明顯。

      除非,這東巒道沒有大鐵礦。

      大鐵礦其實在大寧道。

      電光火石間,魏景想明白一切,他倏地抬頭望向前方墨綠色的山脊,暮光中,兩山相夾的官道黑黝黝的, 猶如一張噬人的利嘴。

      「傳令!後軍轉前軍, 奔大寧道, 全速前行!」

      ……

      益州軍紀律性極強,魏景一聲令下,齊刷刷掉頭,迅速往來路折返,改走大寧道,奔襲靈城。

      「傅姑娘驚惶間,怕是記錯方向了。」

      由於安王的迂回謹慎說法,這時候倒幫了孟氏母女大忙。一個弱質女流,明顯發生很不好的事,驚慌下逃離鐵礦在山裡不擇路奔逃,又兩年多了,記憶有所疏漏其實也不算奇怪。

      季桓琢磨著,傅芸大概還記錯了時間以及方位,否則按他推演,這鐵礦是無論如何也到不了大寧道的。

      因此,他才敢斷言是東巒道。

      季桓長長籲了一口氣,幸好主公眼利,否則己方將遭遇一場苦戰激戰。

      此時,眾人並不知葫蘆峽,也不知桐油火陣必死局。又因為急行軍中靜不下來細細思量,最重要還有魏景的關係,暫未對傅芸起疑。

      魏景也是,這個時候的他,還是沒有懷疑他僅存的這二位血親的。

      但不知為何,他心底隱隱有種不安。

      對傅芸的。

      不知從哪個罅隙竄起來的異樣感覺。

      他立即遣了哨探留在東巒道,命小心蟄伏,留意動靜;又特地點了人,命等到了大寧道時,留下尋找鐵礦。

      魏景是根據他一種本能的直覺行事,多次在生死之間遊走生出來的直覺。只是令下以後,那種不安還沒能消褪。

      他忽想起自己妻子,心跳突然漏了一拍,繼而「砰砰」狂跳起來了。

      一種不知名的敏銳直覺,這和傅芸有關係。

      不,他不應該有這種念頭的,舅母表妹九死一生,世上僅存二血親,他們好不容易才團聚。

      舅母待他,和往日並無差別。

      魏景甩了甩頭,欲將悄悄生出的一絲絲疑慮甩出去。

      但幾乎是馬上,他沉聲下令:「韓熙,你立即點一千人,卸下甲衣,輕裝而行,以最快速度趕回平城!」

      「切記不許驚動任何人,悄悄護夫人而出,先,先回漢中。」

      魏景聲音越來越急促:「再命人把郡守府後院圍了,任何人不得進出!」

      「諸將聽令,全速進軍!」

      ……

      但對於安王來說,魏景給韓熙這命令,還是晚了些。

      ……

      安王的哨探一直盯著雉尾關,魏景大軍一開拔,一半人立即趕回報訊,另一半則悄悄尾隨。

      但道路不暢的所帶來的障礙是雙方的,當遠遠驚覺益州軍突然後軍轉前軍,原路折返的時候,安王哨探也沒辦法抄近路回去報訊。

      只能同樣是繞大寧道,拼命狂奔。

      彼時,前一撥哨探的消息已差不多要送到安王手上了。

      安王故布疑陣,小心遮掩,最終率十萬大軍設伏於東巒道合邑段,就緊緊綴在葫蘆峽之後,一旦火陣成,後續即可趁機剿殺大亂的敵軍。

      一切進展得很順利,在接到益州軍出雉尾關直奔東巒道的訊報時,安王狂喜,但他很快按捺下來了:「傳令葫蘆峽伏兵,切切小心謹慎,不可露出半點聲息。」

      葫蘆峽上有伏軍,但很少,主要是用來燃火箭射爆桐油桶的。人少蟄伏不難。這葫蘆峽兩側雖藏了密密麻麻的桐油桶和火線,但得利於這處天然寶地,口小腹大林木茅草異常茂盛,又有很多坑窪,毒蟲遍佈,除非大批軍士拉網式搜,否則短時間內絕無發現破綻的可能性。

      魏景遣的哨探固然很多,但哨探始終還是哨探,人數距上述規模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親率伏兵潛於葫蘆峽之上的大將陳昂,攢緊手裡的火箭,小心翼翼趴伏身體,餘光一瞬不瞬盯緊益州哨兵們。

      益州哨兵搜尋了很久,果然沒能發現問題,又奔前方道路去了。

      眾人耐心等著,等到天光開始減弱,這才見探路的益州哨騎馬折返,直奔來路去了。

      最關鍵的時候要到了。

      安王及麾下諸將士屏息以待。

      但益州軍遲遲未出現。

      逆王此人,征戰經驗極其豐富,即使一切正常,他尚有猶豫邑不足為奇,大家耐心等著。

      時間靜靜過去,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再踏入子時。冷風呼嘯穿過崇山,嗚嗚怪響,漆黑的天幕烏雲漸漸變厚,一場冷冷的冬雨又在醞釀。

      長時間蟄伏不見動靜,人心漸漸焦躁起來了。

      一陣狂風刮過,衛詡倏地站起,玄色寬袖獵獵而飛,他肅然斷言:「不用再等,齊王必已率軍掉頭,往大寧道而去!」

      狂風並非吹散他的聲音,乾脆俐落一句話,猶如前鈞巨石般轟在人的心坎,安王呼吸登時就急促起來了。

      他臉頰抽動,神色猙獰得可怕。

      郭淮道:「或許逆王謹慎,還在觀察之中。」

      他話說得,其實自己都已很猶豫了,但伏擊失敗的代價太大,讓人忍不住再多生些僥倖。

      衛詡卻擰眉:「齊王穿大寧道而過,必立即反撲東巒道,若我等不能及時退回靈城,處境堪憂。」

      從葫蘆峽至靈城,這東巒道還有好幾十里的路,既然最適合伏擊,那就肯定是格外險阻難行的,大軍要通過耗時其實也不少。

      一旦計畫落空,就得趕緊退回靈城了,否則伏擊不成反被合圍,形勢即時逆轉。

      安王臉色很難看,他費了多少心思,才布成今天這局。

      魏景真發現端倪,已經掉頭了嗎?

      他面色沉沉,最終咬牙:「去,哨探!立即順著官道往南,探聽益州軍動靜!」

      伏擊失敗意味著太多,哪怕心裡已信了衛詡的判斷,但安王還是不甘心。

      遣出哨探,會有被益州軍發現的風險,還不小,但事已至此顧不上了。

      答案很可惜,益州軍確實已經掉頭,淩亂的馬蹄腳印到了合邑段前,戛然而止。

      安王「霍」地站起:「傳令下去!諸軍立即折返靈城!」

      ……

      只是這麼一耽擱,有些趕不及了,在安王率大軍緊趕慢趕,以最快速度穿過東巒道時,恰恰被連夜急行軍而來的魏景大軍堵了個正著。

      沒錯,是堵。

      差一點就奔出東巒道了,卻在道口處被益州軍堵住。

      最糟糕的情況出現了。

      如今天已亮全,昨夜的雨沒下成,厚厚的陰雲層層堆疊,昏沉沉的。冷風中,黑壓壓的益州軍如潮水般湧來,能清晰眺望敵軍簇擁中那面赤紅的帥旗,一個碩大的「齊」字氣勢磅礴,屹立寒風,傲然不倒。

      安王瞳仁一縮。

      而帥旗下的魏景緩緩抽出配劍,斜指敵軍:「眾將士聽令!進攻!」

      牛皮大鼓陡然轟響,益州大軍爆發出一陣如雷的呐喊,潮水般撲向驚魂未定的安王大軍。

      一場激烈的合圍戰隨即展開。

      安王正處於此生最危急最狼狽的境地。

      殷紅的鮮血代替了雨水,流淌在古樸的東巒道口,將黃褐的泥土染成赭紅。大戰從上午開始,在兵力懸殊,已方又完全身處劣勢的情況下,安王大敗,等苦戰到傍晚,已幾潰不成軍。

      一陣狂風刮過,「劈裡啪啦」的冷雨迎面拍下,安王一抹臉上混著血跡的雨水,雙目赤紅,重重喘息著。

      在這個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萬幸還有衛詡。

      「我們立即往上退,據地勢拒敵!」

      此戰,連一直都不動手的衛詡都拔刀了。他之戰力,比之魏景也不遑多讓,也算讓大敗的安王大軍有了主心骨,一直聚攏在一起,沒有被殺散。

      且戰且退,衛詡一直在尋找適合據守的地點,以便讓己方獲得喘息之機。

      終於他找到了,這是一處高峰,山勢陡峭怪岩密佈,滑溜溜的無法攀登,他眼尖,遠遠瞥見高峰左側有一條上山的小道。

      很好,己方退上去,守住道口,便能得以喘息。

      天黑了,又逢大雨,益州軍攀登小道尚且艱難,如何進攻?

      今夜可暫保安穩。

      果然,安王衛詡率殘軍退上,魏景皺眉掃了兩眼險峰,不得不傳令:「鳴金!」

      這地勢,這天氣,只能休戰。

      不過沒關係,包圍高峰就是。

      往上攻固然難,但往下突圍更艱巨,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安王總不能插翅的。

      魏景冷哼一聲,下令原地紮營。

      急行軍又接連大戰,將士們也是筋疲力盡了。

      ……

      輜重兵後勤兵早已抵達,魏景一聲令下原地紮營,割草伐木,很快就支起一頂頂的營帳,軍士們分兩撥輪流用膳歇息。

      隻山腰上的安王殘軍,就沒這麼安逸了。

      所有軍備俱已丟下,沒有營帳,疲憊不堪的軍士們只能在岩石或樹木底下勉強躲避。雨水冰冷,又餓又累,普通軍士瑟瑟發抖,陳昂徐蒼等大將不放心,親自守道口去了。

      一種悽愴悲涼的氣氛彌漫,遠眺山下點點黃光,不少軍士面露絕望。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困在上頭沒吃沒穿的不用殺都死定了,可突圍,又要如何突呢?

      有年輕兵卒驚恐哭泣,正在陰著臉踱步的安王聞聲,陡然刹住:「擾我軍心者!殺無赦!」

      立即有親衛奔出,處置哭泣的兵卒。

      再未聞哀聲,但安王並未因此好過多少,他如同一困獸,焦躁憤恨,面目猙獰。

      窮途末路。

      難道,難道他今日正要身死於此?

      不,不可以的!

      他做低伏小二十載,忍辱偷生,殫精竭慮苦心籌謀,母仇未報,壯志未酬,如何能死?!

      安王臉頰抽搐幾下,倏地站住:「謹之,你有何策?」

      如今只能寄望衛詡能有脫身良策。

      衛詡一身玄色長袍,濕透了黏著身體上,少了平時的空靈飄逸,多了遒勁英姿,他端坐在一塊尺高的怪岩下,已凝眉沉思良久。

      聽得安王問,他抬起頭來:「孤軍被圍,無衣無糧,久守不攻自潰。」

      堅守孤峰是死定了,但突圍的話,衛詡瞥向山下露出星星點點昏黃的營帳,密密麻麻,一眼望不見盡頭。

      「仲和,若攜你突圍,我有七成把握可全身而退。」

      眼下這惡劣的環境,若說硬尋好處,倒有一個。它不是常規戰場,莽莽群山,林木高大植被豐厚,處處都是隱身之地。衛詡本人其實是沒多少危險的,憑他的身手,必能順利脫身。

      至於其他人。

      衛詡環視一下雨幕下三兩挨在一起的殘兵,以及遠處真肅然鎮守道口的陳昂徐蒼等將。

      還有安王。

      安王終究是個武力不強的人,帶著這麼一個累贅闖千軍萬馬,饒是衛詡,也只有七成把握二人能全身而退。

      而除安王的其他人,他就無法保證了,陳昂等大將多少能有生機,但普通兵卒,恐怕十不存一。

      「七成?」

      這當口,兵敗不兵敗的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性命,乍聞七成把握,安王心陡然一鬆。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衛詡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能說出口肯定假不了。

      只是七成,還是不夠穩妥。

      安王正這般想著,就聽衛詡道:「齊王之能,不下於我,若非山高林密,把握還要小些。」

      他自信,但從不自負。

      安王倏地抬頭:「謹之,若逆王不在呢?」

      什麼意思?

      魏景怎麼可能不在?

      衛詡詫異,隻也知安王並不會無的放矢,直接了當表示:「齊王不在,我有十足把握攜你脫身。」

      「好!」

      安王霍地站起:「去把傅沛押過來!」

      伏擊魏景,他還備了一套誘敵激敵的備用計畫,因此把傅沛也帶上了。後續激戰,由於傅沛很可能可充任一個最後護身符的角色,所以倒沒丟下。

      聽說押傅沛,衛詡挑眉:「你……」

      靠傅沛讓魏景後退?

      不可能的。

      那麼,傅沛能牽扯的就只有孟氏母女了。

      孟氏母女,身處魏景的大後方平城。

      平城有不少益州上層人物,其中最重要的,且孟氏母女能夠上,又於魏景聯繫最緊密的,那就只有一人。

      衛詡心念一轉:「齊王妃?邵氏?」

      「沒錯!」

      安王斷言:「逆王極看重他這王妃,若邵氏有險,他必離營折返平城。」

      邵氏能有這麼大的作用嗎?

      衛詡對此先不評價,他擰眉:「你如今即便有何計策,只怕也遲了吧?」

      重重圍困,如何傳信?

      且東巒道伏擊落空,也不知那孟氏母女被懷疑沒有,說不定,齊王已經派人星夜趕回去了,就算能傳信也遲了。

      誰知安王卻搖頭:「不遲。」

      「哦?」

      「我在傳命這母女二人做好準備之時,便已一起下令了。」

      早在雉尾關破之時,安王就已經傳信孟氏母女,讓二人做好準備,以免屆時手忙腳亂,露出破綻。

      而針對邵箐的命令,就是那時一起下的。

      什麼命令呢?

      一道隨口道來,意在廢物利用的命令。

      魏景麾下人才濟濟,東巒道伏擊後,不管魏景死還是不死,這孟氏母女二人都成了廢棋。

      既棋子廢了,那就趕在最後能用的時候,再順手多用一把吧。

      安王把留守平城的益州上層扒拉了一下,選中了邵箐。

      其實他從前真沒怎麼注意過邵箐,一個女人罷了,他的所有行動一向都直指魏景本人的。

      邵箐是因為有孕,才首次引起他的注意。

      本著廢物利用的心態,又忌憚魏景,哪怕確信必死之局天衣無縫,他也以防萬一了。

      當時安王令,命孟氏母女二人製造機會,擄邵箐。

      衛詡挑眉:「仲和,此事恐怕難成?」

      這齊王妃,哪裡是說擄就能擄的?

      人家日常身處郡守府,郡守守衛森嚴根本沒可能;倘若外出,那也是親衛隊前呼後擁,不缺好手,接近都難窺空隙。

      有孟氏母女在,或許能製造個契機不奇,但齊王妃身邊的護衛不是死的,己方在平城的人手其實並不算多,想順利擄齊王妃?

      他看懸。

      三成只怕都多給了。

      安王卻道:「成功與否,無甚關係,逆王聞訊立即折返平城即可。」

      他求的也不是成功擄人。

      安王冷嗤一聲:「沒想到,我這嫡出弟弟,居然還是個情癡。」

      以前魏景身邊只有一妻,傳聞其情深一往,安王嗤之以鼻,出身皇家的他根本就不相信這些,當時他想著,大約是魏景遭遇背叛過分謹慎之故。

      但隨著傅芸求妾位的失敗,以及後續的種種訊報,安王不得不信了,他這位戰神嫡弟,居然還真是個情種。

      因為這個,也因為邵箐懷孕,還因為孟氏母女身份的局限性,他當初才隨口點的邵箐。

      誰曾想,當初不過本著廢物利用心思的隨口一令,如今竟救了自己一命!

      「那你且試試。」

      衛詡其實並不怎麼相信一個邵氏能有這麼大的作用,不過試試無妨,成也好,不成也無損傷。

      「你現在就試,我們最遲天濛濛亮突圍。」

      確實不能再等,安王隨著衛詡視線環視四周一圈,就算勉強能躲雨,這般冷濕,普通兵卒也是扛不住。拖得越久,戰鬥力越弱。

      不到最後一刻,安王也沒想著光杆司令逃竄,餘光見傅沛押到,他神色一獰:「削一根長木,將此子懸於道口前!」

      無紙,無筆。

      親衛直接輕劃了上臂一下,以血為墨,以布為紙,安王親自手書一封,將孟氏娘仨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明白。最後,又將之前擄邵箐的命令一字不漏寫在上頭。

      「陳昂,你將此信,射於敵軍轅門!」

      ……

      「冷雨無糧,久守死局,天亮安王必定突圍。」

      一紮好大營,魏景立即召眾臣將至中帳,也無需商議太多,他盯了臨時繪出的地形圖看著半晌,直接下令:「張雍,你率五萬精兵守住正面道口。」

      「標下得令!」

      「範亞,你率三萬精兵迂回繞之左後方,堵住此坳口。」

      「標下得令!」

      「陳琦,你率五萬精兵包圍後方。范磬梁丹楊源等諸將,汝等各率麾下軍士,呈扇形列陣於最週邊,不得有誤!」

      「標下等領命!」

      ……

      安王麾下也就萬餘殘兵,三十萬圍一萬,又佔據天時地利優勢,明日之戰可謂勝券在握。

      眾將齊聲領命,氣勢昂揚,隻魏景一一下令後,臉還是繃得緊緊的。

      季桓機敏,察覺到主公另有思慮,正要問,這時帳外忽有腳步聲奔近。

      原來是魏景之前遣出的兩撥哨探,有結果回來了。

      他立即道:「立即稟來!」

      幾名哨探身上還濕漉漉淌著水,大寧道的先說:「稟主公,緊鄰大寧道羊縣段,果然發現鐵礦,極大,只怕不亞於祈寧鐵礦。」

      祈寧鐵礦,益州最大的三鐵礦之一。

      魏景神色又沉了幾分,目光投向東巒道哨探。

      「稟主公,東巒道有葫蘆峽,長達十里,寬且低窪,亂樹雜草叢生,人入內不見一丈外。其中竟深藏桐油火線,數目甚巨,一旦點燃,當立時爆起焚毀全峽。……標下等攀爬岩壁,發現有新鮮痕跡。另葫蘆峽之後,白日曾伏大批藏兵。」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魏景霍地站起,黑眸厲光陡放。

      這一瞬他聯想得更多,他心中有某些隱約不好的猜測,正好和訊報重合。

      他心臟「砰砰」狂跳,只是不待他開口說話,突然又有一陣急促的奔跑聲逼近,鎮守轅門的小將梁丹急聲稟道:「主公,主公!山上道口突懸起一男童,又射下來一封信!」

      「敵將揚言,男童乃平海侯傅竣五子傅沛也!」

      某種不好的念頭,進一步被印證,魏景瞳仁一縮,幾大步疾衝上前,劈手取了那封書信。

      驟一看,他心神巨震。

      「魏平!!」

      怒喝一聲,魏景目眥盡裂。

      「備馬!我立即回平城!!」

      


    上一頁 ←    → 下一頁

    極品學生重生千金歸來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惡魔校草:吃定獨家小甜
    極品小農場放開那個女巫三界紅包群寒門狀元西遊大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