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皇子妃奮鬥史» 第112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皇子妃奮鬥史 - 第112章字體大小: A+
     
    第112章

      清晨, 魏景準時睜眼,親親妻子, 蹭蹭她的腰腹, 掀被悄悄翻身而起, 後頭卻被人扯了扯衣擺。

      邵箐揉了揉眼睛,也坐起:「夫君?」

      「多睡會吧,不是說了, 先歇幾日的麼?」

      魏景回身扶按她, 邵箐雖順著力道躺回去,但卻道:「我不困, 要起來了。」

      早起習慣了, 睡懶覺反而不大適應, 這二日魏景前腳出門, 她後腳也就起了。

      話說邵箐有孕的消息傳出後,整個平城乃至益州上層都為之沸騰。魏景固然英明神武,但後繼有人也十分重要, 賀喜之聲不絕於耳, 他走路都帶風。

      不過邵箐倒沒摻和進去,她近幾日暫時休假了。

      本來魏景如臨大敵,聽得顏明說前三個月切莫跌碰過疲,他甚至一度起了讓妻子好生休養到生產的念頭。

      邵箐當然不同意,哪需如此?前世多少事業女性上班到產期臨近?張馳有道, 不過度勞累即可。

      夫君關心她她知道, 但真不需要矯枉過正, 讓她閒一年,她能先悶死。

      魏景又諮詢了顏明,這才作罷。

      不過妻子前段時間太忙碌了,近日又略見不適,他就堅持她要先休息幾日再說,後續上值也不能累,他回頭給多配兩副手。

      這點邵箐沒意見了,自己身體胎兒健康,頭等大事,她可不會輕忽絲毫,遂立即點頭同意。

      這不,都歇第三天了。

      邵箐也不和他爭,躺在暖烘烘地被窩看他出了門,蹭了蹭,也就起來了。

      用了早膳,又散步消食,回來翻了一陣子書,正覺得無甚趣味時,孫氏過來了。

      「阿娘。」

      「嗯。」

      孫氏笑吟吟應了一聲,她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人之一,這幾日天天來陪伴女兒,一大早就來了。

      「元兒,今兒吃得可好?」

      緊走兩步,按住要起身相迎的女兒,孫氏端詳兩眼,見邵箐面色紅潤,她放心點頭。

      「好著呢娘。」

      實際邵箐早孕反應真心不大,也就食欲不振罷了,胸悶欲嘔都很少。且自從喝破得孕消息後,她精神大好之下,食欲反而見好。

      為此,魏景和孫氏都很放心。

      孫氏撫了撫她的臉,笑道:「我兒是個後福大的,當初我懷你和二郎時,可吃了大苦頭。」

      常識邵箐是有的,聞言連連點頭,又摸了摸腹部,她這孩子是個體貼親娘的,很乖巧。

      喜滋滋腦補一番好孩子,邵箐表示:「我明兒上值去了,在屋裡閒得發慌。」

      女兒如今很有主意,只要不影響身體健康,孫氏沒意見,隻叮囑幾句切莫過勞,便罷。

      邵箐一一應了,又問:「阿娘,你昨兒和舅母五表妹去金泉寺,如何了?」

      孫氏篤信佛法,孟氏亦然,但這三人昨兒午後結伴,去了平城近郊名刹金泉寺,卻不是單純為了叩拜佛祖的。

      賞菊宴次日,範磬果然私下找了魏景,表達了范恬乃至范家對傅芸的求娶之意。

      除去私礦一事沒明說,魏景便將諸事隱晦提了一遍,重點在過繼上面。

      回頭他又和孟氏傅芸細說了范恬和範家。

      他態度溫和,讓雙方都仔細考慮清楚。

      一邊是他的心腹大將家,一邊是唯一的血親,有進一步意向固然好,沒有也沒所謂。當初以雷霆之勢勸慰孟氏傅芸不過情況所需。他自然是知曉強扭的瓜不甜的,傅芸要有好歸宿,雙方自願程度越高越好。

      他不干涉。

      範磬很爽快,該商量的昨天家裡也商量完了。他當場表示,過繼無妨,反正兄弟幾個的子嗣都是範家子孫。至於姬妾婢女這些,以後看范恬本人意願,但絕不會寵妾滅妻,也不會有庶子問題。

      魏景頗滿意,他本人無二色意向,但不得不說這並非當世主流觀念,若強硬要求範恬,就有些過了。畢竟範恬十九了身邊還乾淨得很,他不是非納妾不可,而是範家想保留這個權利,不想限死了。

      光明磊落,反而教人高看一眼。

      范家沒意見,孟氏和傅芸聞訊後,也是如此。

      賞菊宴一結束,孟氏立即就打聽了范恬和范家,範恬年輕有為,兄長得力,家風又清正,想來是很滿意的。

      既然雙方都有意向,那就可以讓當事人進一步接觸了。

      傅芸情況有些特殊,她以後的日子,總要自己舒心才好,盲婚啞嫁不大適合她,定下之前,應適當接觸,再看雙方意願。

      範家武將世家,行事乾脆俐落,昨日下午就定下了第一場相親約會。

      地點就是金泉寺。

      孫氏孟氏求神拜佛,兩年輕人私下接觸,也不宣之於眾,就算他日事不成,也不會損傷各自名譽。

      昨日魏景是接了報,據聞還不錯,但訊報往往簡短,邵箐今兒便問一問同去的孫氏。

      孫氏道:「我和孟夫人也沒跟去,進了金泉寺,范小將軍早到了,孟夫人就催促五娘……」

      ……

      時間回溯到昨日午後。

      寬敞的香木大馬車出了平城郡守府,在護衛女侍簇擁下往金泉寺而去。

      金泉寺是附近最大的寺院,信者眾多遊人如織,小攤小販一路到山腳,非常熱鬧。孫氏昨兒知悉愛女得孕,也是特地來祈求閨女孕期順利,母子平安的,一進大雄寶殿,立即虔誠合十叩拜。

      梵音陣陣,孟氏看了眼不遠處正叩跪的孫氏背影,拍了拍女兒的手,低聲囑咐:「快去吧,范小將軍已來了有些時候了。」

      傅芸低頭,捏了捏拳,手裡絲帕絞得很緊。

      「范小將軍年輕有為,二位兄長又是殿下心腹猛將,范家再合適不過。」

      孟氏又催促了一次,回頭看一眼佛祖莊嚴寶相:「阿娘在此處等你,正好給你弟弟求支平安簽。」

      聽得傅沛,傅芸終於抬頭,看了慈眉善目的佛祖一眼:「嗯,娘我去了。」

      「快去吧。」

      外男多了,傅芸恐懼無法自控,但獨身一個還好,她定了定神,招來退至另一邊的丫鬟婆子,往殿外行去。

      孟氏目送女兒轉出,回頭又看了孫氏一眼,整了整衣襟,跪伏在地,虔誠叩首往佛祖金身前去。

      ……

      孫氏把昨日求得平安符取出,放在女兒手心:「孟夫人有些急了。」

      她距離遠,聽不大清這母女說什麼,隻隱隱約約飄過幾個音節。

      「也是該急的,五娘年紀有些大了。」

      不是說魏景表妹年紀大了不好嫁,而是選擇物件範圍會大大縮小,畢竟同齡男性基本都定親或成婚了,客觀難度增加。

      換了孫氏,孫氏怕也急。她搖了搖頭,對閨女說:「五娘回來後看著臉色不差,下次去金泉寺的時間也定好了,此事看著還成,你也不需再費神離了。」

      邵箐有了身孕,又繼續上值,孫氏作為母親,自然不樂意她操心些旁的瑣事。

      實際她對孟氏母女也並非如表面那般親近,自從出了給女婿獻殷勤一事後,她頗有微詞,之所以笑語晏晏一如舊日,純粹不想讓女兒女婿為難。

      「你有了身子,安心養胎才是正理。」

      這種以雙方自願為原則的事情,既已進入軌道,那確實不需要邵箐再費神,她撫了撫平坦依舊的小腹,笑道:「我知曉了阿娘。」

      孫氏也笑,此事罷,她又和女兒抱怨:「你弟弟這兩三月來,睜眼匆匆出門,夜深才歸,我想看一眼都難,也不知這公務是否真這般忙碌?」

      提起這個,邵箐倒清楚:「二郎確實不得空閒,近日都忙著糧草調度之事呢。」

      邵柏跟莊延學著,莊延就是負責這一塊的,從益州往外路途頗遠,二人忙得腳不沾地。

      孫氏聞言卻一怔,這調度糧草,長達兩三個月:「元兒,莫不是殿下近日又要興兵?」

      邵箐按了按小腹,籲了一口氣:「若無變故,應是如此。」

      ……

      這幾個月來,從魏景養傷,尋獲孟氏母女,再到邵箐懷孕,平陽倒挺平靜的,隻外頭的局勢卻越演越烈。

      朝廷大敗後,對地方的約束力進一步被削弱。魏顯這皇帝,實際控制範圍已縮減至司州,及涼並豫兗四州的半數區域,還有冀州一小塊。

      聽著挺大的,但實際對於一個皇帝而言,已是銳減至僅剩約六分之一。

      小軍閥雨後春筍般紛紛冒頭。本就是一方長官的大中軍閥膽子更是大了很多,以前都是遮遮掩掩地小動作,現在明目張膽起來了,左攻右交忙的不亦樂乎。

      皇帝大概很鬱憤的,但他根本沒法分心處理這些了。當世另兩大勢力,他的老對手濟王和楨泉軍的攻勢愈發猛烈。失去二十五萬北軍的朝廷,哪怕有新徵召的兵卒入伍,一時也焦頭爛額。

      並且這種劣勢很大可能將持續下去,現在的朝廷都這麼吃力了,實難保某一天不會前線失利,被叛軍步步逼近。

      總而言之,現在的天下局勢,豫兗二州戰火最猛,其餘地區遍地開花。

      最亂的時刻已經到了。

      於有志於天下者,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譬如,魏景。

      ……

      次日例行議事,季桓站起,拱手道:「主公,如今我方大軍休整數月,已是停當。」

      「今兵馬齊備,糧草也足,當是獎率三軍,趁亂而出。」

      魏景頷首:「確是如此。」

      欲得天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時機稍縱即逝,可遇而不可求也。

      自然不容錯過。

      他環視在座諸臣吏,目光在右下手的邵箐臉上頓了頓,邵箐微微點頭,他聲音沉穩:「趁亂而出,諸位有何見解?」

      這一點,其實親近賓主幾個心裡都大致有數,聞言,季桓毫不猶豫道:「主公,此時非北伐良機。」

      冬季馬上就要到了,北方將大雪封路。更何況,此時朝廷正和楨泉軍濟王打成一鍋粥,己方實在沒必要一頭撞上去。

      他們有更好走的路。

      季桓大步行至左邊牆壁,仰看懸掛著的大楚疆域圖,伸手在正中間打橫一攔,食指擦過揚州荊州益州北境一線。

      「南方攻伐難度遠低於北方,又無大雪封路。」

      他肅然拱手:「在下以為,主公當先攻佔荊揚交三州,穩坐南方半壁江山,後再俯瞰北方中原,伺機北伐。」

      若是將大楚攔腰一分,南方就四個州。出了益州是荊州,荊州再往東是揚州,揚州已瀕海。

      打橫三個州,腳底下還橫臥著一個交州。

      但這四個州,都是大州,面積加起來甚至比北方九州還要大點。季桓說,佔據四州就是穩坐半壁江山,確實不假。

      若魏景穩占南方半壁江山,那將是天下第一雄主,再無人可與之相媲美。

      他若北伐,天下撼動。

      這是目前最好的、最容易走的、成功率最大的一條路。無第二者可與之相比擬。

      魏景頷首:「伯言所言,正如我意。」

      他一言既出,征伐的步調當即定下。

      魏景注視著巨大的地域圖,目光一寸寸從交州揚州越過,最後落在荊州東邊四郡上。

      「欲東征,必先伐安王。」

      ……

      荊州七郡,排列相對而言算比較整齊的,縱向的東西兩行。西邊緊鄰益州崇山的三郡,平陽南陵武陵,在魏景手裡;而東邊零陵、桂陽、曲陽、漢壽四郡,則是安王的勢力範圍。

      安王剛好把東邊的路都攔住了,而南邊則是交州的崇山峻嶺。

      從地理上看,欲東征,必先伐安王。

      另外。

      張雍一擊長案,道:「安王那孫子,一直在徵召兵卒!」

      是的,安王一直在徵召兵卒。

      他一直都沒有熄滅奪回南陵武陵二郡的心,暫時休戰,不過形勢所迫。

      平陽一戰,魏景大勝,得了近十萬降卒,其中大部分都是原北軍,實力大漲。

      反觀安王,他雖然及時退兵保存實力,但戰了這麼久,還是有損傷的。他碰上了魏景以來,連連損兵折將,此消彼長,兵力相差已足有一倍。

      這不得趁著空隙,緊著徵召新兵嗎?

      戴光道:「征安王,越早越好。」

      雙方新仇舊恨,如今又添上東征戰策,沒必要給更多的時間讓安王蓄力。

      魏景道:「諸位所言甚是。」

      大基調已悉數定下,接下來該議的,就是具體戰策了,也就是進軍方略。

      「漢壽、曲陽、零陵,此三郡與我方接壤。其中位於中部的曲陽郡地勢最棘手,山多水多,西邊關隘重重。」

      季桓還站在地域圖前,順手一劃,他眉心一蹙:「此郡,乃我軍進軍最難之處。」

      話說魏景手下的荊州三郡,平陽在頂上,南陵中間,武陵底下。安王那邊則是漢壽頂上,曲陽中間,零陵最底下。雙方大體按順序接壤。

      原則來說,三個郡魏景都能進軍。

      但實際情況是,位於中間的曲陽地勢對我方最不利。首先,它和南陵郡接壤之處關隘重重,不適合首戰進軍,得排除。

      排除以後,開戰只能在它兩邊的漢壽和零陵任選其一。但選了並攻下以後,這杵在中間的曲陽天險多多,不用懷疑安王必會仗地勢大力防禦反攻,必是一塊硬骨頭。

      簡單來說,三郡兩頭易中間難,選一頭開戰的話,中間肯定是難關苦戰。

      那能不能兩頭開戰?再夾攻中間呢?

      魏景沉思片刻,搖了搖頭:「此非上策。曲陽西境關隘眾多,南北卻少,若攻入零陵,揮軍向北,比分兵更佳。」

      兵力,是己方目前的最大優勢,分兵就削弱了。若安王忍痛捨棄零陵,將重兵放在漢壽,那己方戰至中後期時難度會更大。

      沒錯,要捨棄,安王只會捨棄最南的零陵。零陵相對地廣人稀,而最富庶稠密的曲陽郡,則是安王的大本營根據地。

      魏景看好的開戰點是零陵。

      零陵,比漢壽和曲陽都更好進攻。而一旦攻入零陵,再揮軍往北攻曲陽,比從南陵這邊容易多了。雖還是硬骨頭,但小塊了不少。

      眾人仔細思索,紛紛點頭。

      從零陵開戰定下。

      季桓提議:「主公,攻入零陵,越快對我軍越有利。不若,我軍佯作分兩路同時進攻,實際一虛一實,擾亂安王視線?」

      零陵雖不如曲陽關卡多且險,但也不是沒有的。魏景進攻,安王必率大軍迎敵。若能用一路虛兵吸引安王大軍主力,實兵攻其不備,必能一舉攻入零陵。

      魏景贊同:「伯言此計甚佳。」

      他視線投向地域圖,良久,最後手一點:「南洛可為虛,鞍山關可為實。」

      從零陵進軍,有好幾條路徑。其中南洛城郊地勢開闊,城池略顯蔽舊,相較而言是進攻難度最小的;而鞍山關有天險可依,則屬中等。

      魏景看好的卻是這鞍山關。

      鞍山關說易守也行,說有破綻也行。因為它附近山勢相對平緩,有幾處可突襲的缺口,距離遠近不等。若守兵充裕,最遠的缺口也能守得穩穩,隻倘若兵力不足,那就難免有所缺漏。

      陳琦擊掌:「若南洛虛軍吸引了安王大部分兵力,鞍山關確實有機可乘!」

      兩地距離不遠的,急行軍一夜可至,屆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虛為實,驟不及防之下,安王大幾率不能及時率軍趕至。

      關口一破,長驅直入。

      季桓頷首,笑:「妙哉,妙哉!」

      魏景軍事能力強,眼光獨到,從來都不是一句謬贊。

      「諸位。」

      魏景站起,環視眾人,眾人肅然,他沉聲道:「我意,月內征伐安王。」

      「傳我令,即日集結三軍!」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
    重生千金歸來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惡魔校草:吃定獨家小甜極品小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