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靖明» 第448章 選錯了人?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靖明 - 第448章 選錯了人?字體大小: A+
     
      第448章 選錯了人?

      深秋時節,京城已經有了涼意。

      養心殿外,十五歲的戚繼光到了門口,先見到的是站在那裡的陸炳。

      “見過陸指!”

      “先到了正好,一起等一等殿下吧。”

      陸炳點了點頭,打量著戚繼光。

      不見戚景通那家夥有多大的本事和功績,但陛下給他這兒子的恩典當真是極大。

      王守仁的最後幾年,是這小子侍奉左右,就如同親孫兒一般,也不知學了幾成本事。

      除了王守仁,還有嚴春生教特戰,有錦衣衛和皇明大學院兵學院的好手傳授武藝。

      如今更要和張居正一起,隨太子遊歷大明。

      可見陛下是把張居正和他當做太子將來的文武肱骨、左膀右臂去培養的。

      “領了旨,今年就沒去參加武舉了?”陸炳開口閑聊。

      “自當以旨意為重,不敢怠慢。”

      “武舉倒不難,你也不需要這出身。”

      陸炳要說的是,他戚家本就有武將官職可以襲替。就算如今襲替只有只是虛銜,要授職還是得考,憑皇帝對他的栽培和他的本事,又有何難?

      身為錦衣衛老大,陸炳知道的很多。

      戚繼光卻回答道:“蒙陛下隆恩,將來若不能考個武進士出身,豈不愧煞?”

      “有道理。”陸炳笑了笑,而後收斂起笑容,“你此去任務極重!定要機靈,既護得殿下周全,也要隨機應變。若你和張叔大處置不了,得第一時間找到本指揮暗中安排的人,萬萬不可托大!”

      “定謹記於心!”

      這時,朱載墌和張居正也從端本宮那邊的方向過來了。

      見了禮之後,陸炳領著他們直入養心殿。

      朱厚熜擱下了禦筆,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兩個年輕人。

      “就不特地壯行了,等伱們回來,朕再賜宴。”

      朱載墌有些興奮,畢竟長這麽大,還沒有離開過京城。

      “載墌,你再說說,這回出去是要做什麽?”

      朱載墌收攝心神,恭敬地回答:“父皇命兒臣遊歷大明,體察民情。耳聞目睹,知民生疾苦,察政事繁難。”

      朱厚熜又看了看張居正:“叔大,你說說看。”

      “回陛下,此番仍是去學。陛下常常教誨,實踐出真知。殿下及臣等,定然隻多聽、多看、多想,絕不出面處置什麽地方事。”

      朱厚熜點了點頭:“元敬,你的任務呢?”

      戚繼光抱了抱拳:“臣鞍前馬後做個仆役,護得殿下周全便是。”

      “看來朕不用叮囑太多。”朱厚熜再看向自己的兒子,“少年熱血,若見到什麽不平事,自然難以抑製。然而你們需謹記,世事紛繁,萬不能因一時意氣輕率視之。朕讓你去遊歷一番,不是要你們去逞太子威風,而是讓你們印證平日所學。大明的將來終歸是你們的,要盡量了解大明實情如何,了解大明官民是怎樣實實在在的人。”

      “兒臣謹記!”

      朱厚熜點了點頭,頓了頓之後就說道:“先去皇陵那邊拜別你母后,然後便從京西先往南去吧。朝中只會知道你在皇陵為母守孝,出門在外,你就以一個大明尋常的士子自處。”

      “兒臣叩首,父皇保重龍體……”

      這一天,是皇太子在恭賀了皇帝萬壽之後正式前往皇陵依“古禮”結廬守孝,同時潛心研學。

      朝野自會稱頌太子孝名,但是實際上,太子和張居正、戚繼光三人組就此穿著便服,開始了他們的遊歷之旅。

      陸炳在皇陵那邊送別了他們南下的馬車,心裡長歎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這段日子裡,心裡時刻要繃著一根弦了,每日都得關注太子到了哪、情況如何。

      除他之外,京裡還知道這件事的,就是太子的親舅舅、治安總司總長孫元,以及專門負責治安司體系下特勤隊的袁紅瑁。

      這是陸炳知道的情況,皇帝還有沒有其余的暗中安排,他也不知道。

      太子的車駕到了良鄉,此前在皇陵裡的離別愁緒散去,朱載墌問張居正:“叔大,我們接下來先去哪?”

      張居正已經進入了角色,笑著問道:“明兄可有主意?”

      “……”朱載墌想了想,“廣東是最想去的。”

      “廣東遠,莫不如這樣……”張居正心裡早有定計,“莫不如先由直道去湖廣。去一趟安陸,再我老家。這兩個地方的事,明兄聽過一些,小弟也還記得,正好看看如今變化。接下來,再去戚兄老家山東,而後順漕河南下。到南京,再去浙江,經陸路到閩贛,再到廣東。最後自廣東到廣西、雲南,從四川到陝晉,最後經河套宣寧回京,如何?”

      朱載墌笑起來:“叔大已經做過功課,想來是不虛此行的。戚雲,你看可好?”

      “小弟聽大哥二哥的。”

      化名明潛的朱載墌,還有名喚張風、戚雲的兩人,就此開始他們的旅程。

      而此時,各省總督及左布政使都陸續啟程,趕赴京城。

      嘉靖十九年的大國策會議要於十一月正式舉行了,今年非同小可。

      此前的大察、陛下的三問,現在漸漸變為一個明確的信號,風已經吹到這些地方大員們都知道。

      今年,要立一個君臣都得共遵的憲條。而過去讓歷朝歷代皇帝都很忌諱的一件事,如今皇帝要主動地提出來:大明,要成立一個天下大同黨。

      唐順之也從歸化城出發了。

      京城裡,萬壽聖節已經過去,那運動會還在繼續。

      雖然如今也邀請了各藩國派人參賽,但大明地廣人稠,那諸多項目,當然還是大多以大明選手勝出為主。

      只是若某個小國選手偶有斬獲,縱然不是頭名,也會引得該國使者欣喜若狂。與此同時,自然是大明百姓對於本國選手不能包攬三甲的狂罵。

      這其中,朵顏部奪了馬賽頭籌的事情更引得議論紛紛。

      “以前缺好馬,現在不缺了吧?怎麽還讓韃子奪了頭籌?臉都不要了!”

      “話不能這麽講,這朵顏部如今也是大明之臣了,不算外藩。這不跟大明奪了頭籌一樣嗎?”

      “能一樣嗎?漢人奪了頭籌才算!”

      “這你們就不懂了吧?群牧監雇了朵顏騎手來參賽,實則是為了賣好馬!他們近水樓台,好馬是最多的。這回其他各家心裡不服氣,他們的馬不就能賣個更高價格了?”

      “……群牧監不要臉!難道就不能雇個漢人好騎手?”

      “就是要大夥心裡憋著氣啊!不氣,怎麽能逼著其他各家來回報仇雪恨?他們要是還輸,咱還買不買他們的貨了?”

      “可那不是各省選來參賽的嗎?跟買不買他們的貨有什麽關系?”

      “各省要員不要顏面的?這些事本來就不算要務,還不都是和各家企業、商行合作。如今我大山東不服,回去就請鄉賢院的人問問督台,今年怎麽把頭籌丟了!”

      “……”

      京城百姓屬於相對各富的一個群裡,新的娛樂離他們如此之近,談資越來越多。

      依托輕重工園打下的根基,還有漕運、直道、河運局、轉運行建立起來的物流優勢,在京城做工的人很多。

      過去是在田地裡吃苦,如今在那些大企業和民間富商們辦的廠裡做工雖然依舊不輕松,但畢竟能有扎扎實實的通寶甚至銀元拿到手。

      趁著這寰宇運動會和萬壽聖節的熱度,眼下京城裡熱鬧非凡。

      明年要參加會試的士子們也不願錯過這場盛事,大多是今年夏天就提前到了京城。

      看著外藩使節大肆采買大明好物,而那些大小書局竟似毫不設禁、任由他們買,士子們隻感覺難以置信。

      不怕這些外藩把大明的長處都學了去?
      他們也就只在這段時間尤其熱鬧的大戲院、小戲樓裡議論紛紛。

      京城的戲目和新曲聽不完,而但凡上了檔次的酒樓,也都必定有說書人、舞女和操琴獻曲的人,這是南北兩京以及一些大城市最近幾年才開始流行的風潮。

      “臣以為,這奢靡之風有些過了!”

      禦書房裡,楊慎板著臉說道:“臣雖深知陛下大興文藝是要以文化吸聚外藩民心,然未見其效先傷大明風化!如今各省舉子齊聚京城,不思多多請益學問各證得失,反倒流連戲院樂不思蜀。長此以往,大明焉得賢才?”

      他是來和皇帝溝通他接任總輔之後的大政方向的,其中就有約束嬉樂之事這一條。

      朱厚熜不以為意:“與其在這方面用力,不如擴大基礎教育。大明人才這麽多,從來不缺自律的。縱欲享樂的,科舉也考不好,怕什麽?”

      “也浪費錢財!”楊慎堅持道,“至少也要對這些場所課以重稅!”

      “……這些具體的,你們先商議。總之這文化大業,不能一棒子打死。朝廷還是要做好引導,這不是要成立天下大同黨了嗎?你們做好宣傳,讓心有志向的年輕人多多自律才是。沒這些之前,他們逛青樓勾欄,還不是一樣?”

      朱厚熜心累,楊慎也心累。

      這幾屆重臣們最感到為難的,就是當官不比以前輕松了。要面對的情況,以前很多都沒有,或者也與現在大不同。
        就好比現在,去看戲、聽曲、賞舞,跟過去逛青樓勾欄一樣嗎?

      本質上雖然都是玩,但現在朝廷鼓勵文化事業,他們還都振振有詞呢。

      再加上如今秀才、舉人、各省大學院畢業生……大明官僚擴編之後,他們的出路變多了。就算考進士由於舉人規模的擴大而變得更難,那大不了就不考了唄。舉人也可以做官,舉人升官的天花板也比以前高了許多。

      君不見舉人出身的徐九思這回都要升到農業部尚書了?
      這是楊慎擔心的事情。

      “還有一事。”楊慎又說道,“臣接任總輔後,太子學業就沒那麽多精力分心教授了。既然太子已經去守孝潛心研學,臣正好在大國策會議之前再去叮囑一二,留些課業。”

      朱厚熜想了想,隨後說道:“太子不在皇陵那邊。”

      楊慎驚了:“太子去哪了?”

      “朕讓他去微服遊歷了。”

      “……”楊慎臉色驟變,而後難以置信地開了口,“既稱守孝,如何能作假?這也就罷了,陛下,太子安危何其重要,豈能輕易離京?這等重事,臣等東宮屬官怎不知曉?”

      朱厚熜沉下了臉:“朕自然有妥善安排。”

      “再怎麽妥善,旅途在外,若水土不服、染了疾病呢?”楊慎也不傻,“陛下望太子知民間疾苦,臣自然是認同的。只是如此安排,實在不妥!微服遊歷,不妥!讓人知道了殿下身份,更是不妥!”

      他真的是服了這個皇帝了。

      太子關系到的事情有多大?楊慎甚至擔心若是有人想爭儲,暗中做什麽事怎麽辦?
      就算在東宮裡也保證不了一定不生病,但萬一這段時間裡皇帝你自己病重怎麽辦?
      作為張璧致仕後東宮屬官之首,楊慎覺得皇帝真是胡鬧!

      凡事先往最壞處想的話,這件事最壞的結果太可怕。

      朱厚熜緊皺眉頭:“太子將來是要繼位為主的,豈能不知民間實情?百聞不如一見,如今朕有妥善安排,他出去轉轉有什麽壞處?你這麽緊張做什麽?”

      “陛下年少時久居王府,而後也徑直入京繼位,又可能微服遊歷過?”楊慎斷然反駁,“太子離京,這事實在不妥!臣懇請陛下,急召太子隱秘回京!”

      “……你操心一下新設的商業部、農業部,操心一下科學院,操心一下去遼東和宣寧河套的直道不行嗎?”

      “太子在外,安危不明,臣如何放得下心操心這些事?”楊慎跪了下來,“還請陛下急召太子回京!”

      朱厚熜怒了:“你是怕有人刺殺太子,還是怕有地方文武擁立他逼朕內禪?這事有那麽急迫、有那麽緊要嗎?你要是因此就放不下心,這麽沉不住氣,這總理國務大臣你還能不能乾好?”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君者,不該如此行險!”楊慎倔強地說,“太子能知民間疾苦自是好,然而如今眾臣賢德,又不至於將來蒙蔽聖聽。陛下這麽做,是怕將來臣下奸猾、太子昏聵嗎?此非正道!”

      朱厚熜被他氣得不行:“你倒是敢說!眾臣賢德,朕何須大察,何須有那三問?另外不要東拉西扯,太子能耳聞目睹,真知曉民間疾苦,將來做個賢君仁君,難道不是好事?因噎廢食,這點小事你如臨大敵,是何道理?”

      “臣非小題大作,如今曹國務請辭,臣才知皇后娘娘鳳駕歸天之時有多凶險!如今後位仍空懸,陛下不可不防!”

      “後位朕早有主意,皇后有遺願,以其親妹填房,朕已允了。”

      聽到皇帝冷冰冰的聲音,楊慎徹底驚了。

      這件事,知道的人極少,也就只有崔元夫婦、陸炳、孫元兄弟等寥寥數人。

      原本是要等到萬壽聖節之後才由永康長公主先提出來給皇帝“衝喜”、“護本命年”的,現在話趕話,朱厚熜提前跟楊慎明說了。

      一門兩後,對於其他朝臣來說自然是極大的衝擊。

      楊慎震驚地說道:“怪不得孫總長回了京,曹國務請辭,莫非也與端嬪……”

      “朕能沒想過這些就安排太子去遊歷嗎?”朱厚熜嘟囔著,“朕越看重太子,越著意培養太子,東宮之位才越發安然無恙!重視皇后遺願,破格以其妹續為皇后,諸妃嬪及皇子才知皇儲之事皆朕一言而決,不會有妄想!新後與太子有血脈之親,將來仍舊尊貴,也不會有鋌而走險之事!朝野需知朕一片苦心,莫要在此事上多加妄議!”

      楊慎呆呆地說道:“陛下,孫家恩榮太過……”

      “孫元辛辛苦苦在陝西種了幾年樹!有朕在,孫家難道能權傾朝野?”朱厚熜瞥了他一眼,“你們若是擔心,莫不如把憲條、把宗旨議好。別揪著太子遊歷一點小事苦諫,你也別到處嚷嚷,要你替朕解憂的事情多了。”

      楊慎抿著嘴看皇帝。

      “還不站起來?跪著跟委屈小媳婦似的。”朱厚熜無奈地揮揮手,“跑到朕面前,本以為你思索大政方略已有頭緒,原來就都是這些小事?對日本的方略呢?科學院、工業、農業、商業的安排呢?今後三年把憲條、律法體系怎麽建設好,大同黨宗旨怎麽宣揚好呢?”

      “……臣……”

      “……朕就是欠了你,知道你昔年南下至今熱血未涼!”朱厚熜長歎一口氣,“格局放大一點,有這功夫還是回去再好好想想,和已經初步定下來的幾個國務商議商議。大國策會議上,難道你也只是說這些?”

      楊慎畢竟不是張孚敬啊,有些事也不如嚴嵩。

      只是今後這段時間內政上是要樹立思想綱領,楊慎這人……雖然有時候鑽牛角尖,這麽多年立身還是很正的,也確實是理想信念很堅定的人。

      而他之外,資歷威望都夠的,要麽是嚴嵩這種有野心但理想抱負可能不堅定的,要麽是張璧那種老油條。

      至於黃佐、劉天和這些,偏科嚴重。

      其他人,都還太年輕了些。

      被楊慎氣了一通,朱厚熜有些鬱悶。

      屬實略微失望,過去專管財稅,楊慎做事挺讓他省心的。如今位置要上去了,格局還打不開。

      屁顛屁顛跑過來,就盯著幾件小事,也不知他面臨皇帝如此重要的階段任務到底是怎麽做的,難道沒有緊趕著和其他重臣商議一下?
      朱厚熜讓黃錦找來諸多秘檔又翻看了一下,最後有些無奈地放了下來。

      專管財稅的人,朋友少。老是公事公辦的他,公事上也許總被別人笑臉相迎不敢得罪,但與他這個久富才名又端上了新人設架子的家夥很難交心。

      也許還有楊廷和當時對他的告誡:有過當首輔的爹,有過當總督的叔叔,他自己又是尚書、太子屬官,楊廷和想必也告誡過他可以低調一下,少結門生鄉黨,避免朝臣忌憚、皇帝猜忌。

      於是現在奉旨結黨的事情就不太會辦了。

      朱厚熜一時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人了:這種事,也許讓嚴嵩去做還更好。這家夥,既懂得幫皇帝鼓吹,作為大同黨“奠基人”之一的話,哪怕假裝也該假裝得高風亮節、謹守品德本分吧?

      在這個距離大國策會議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點,朱厚熜有點動搖起來。

      過了一會他又自己搖了搖頭。

      已經不是只靠某一個人就去辦好某些事情的時候了,朱厚熜這個大同黨黨魁,自然是要組織核心同志們多開幾次會,大家各自分工明確才是。

      讓楊慎主要去抓經濟建設好了,這組織內的思想建設,讓後面的繼任者幫他去抓就好。

      想到這裡,朱厚熜吩咐了下去:等唐順之等內定的下一屆國務大臣們悉數抵京,就開今後三年重大國策的研討會議。

      楊慎一個人想不明白的事,組織上研究決定好了,他再主持好工作就行。

      吩咐完了這件事,朱厚熜又想起既然對楊慎也說出口了,孫嵐的事也該提上日程。

      作為當時為了后宮“新舊勢力”平衡策略的一部分,孫嵐這個完全新人入了宮之後,其余妃嬪都是已經在宮裡呆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人物,她這個十幾歲的與她們很難和諧,所以不只是單獨進孫嵐一個。

      夾在幾個人裡一起,皇帝又單獨從孫家迎一個人入宮也不會那麽顯然。

      朱厚熜一邊高喊著天下大同的理想,另一邊又依舊從心所欲:辛苦了大半輩子了,就不能再享受幾個新人嗎?

      雖然他自己說服著自己的“腐朽”,但旁人完全不會這麽想。

      皇帝那麽大的家,不就是用來安置妃嬪的嗎?尋常富貴人家還有幾房小妾呢。

      於是明潛、張風、戚雲三個小夥子才剛到湖廣,就耳聞目睹了一件新的事情。

      這次不是大選秀女,是為了皇帝衝喜,是為了表達皇帝對士農工商軍藝等幾大出身的同樣尊重。

      共選六人。

      可這是兩京諸省諸邊區都有六人,總數就不少了。其余人,代替宮裡一批年長了將要蒙恩放歸退休的女官作為後備。

      “那些歌女舞女又有幾個乾淨的?這豈不是會汙了宮闈?”

      潛邸安陸,三人在這邊糧儲號皇莊旁的小鎮上喝著茶,這裡也有議論。

      張居正看了看朱載墌,不知他心裡在想什麽。

      朱載墌隻安靜地聽著。

      “我說怎麽這些年大興戲樓呢。”

      “兄台慎言。這麽多年,陛下擾民極少。既要大選秀女,想來也是不可偏頗,諸省都需要盡盡忠心才是。”

      “可談不上大選。聽聞,只是讓各省鄉賢在察薦。”

      “可見並不簡單,興許是為了那什麽傳言之中的大同黨。”

      “哦?兄台有何高見?”

      “正所謂雨露均沾啊。大察工商,不僅許多官員惶惶不安,不少鄉賢也提心吊膽。既有聖恩再選秀入宮,自然也要讓鄉賢們有些指望。”

      “……原來如此。”

      朱載墌聽到這裡,忽然對張居正笑了笑:“張賢弟,你我遊學至此,有些鄉賢也該拜會一二。”

      “明兄所言甚是。”張居正微笑著回答,“那我便投帖拜訪一二。”

      借著這件事,看看地方鄉賢是如何為皇帝“察薦秀女”的嗎?
      什麽樣的人物帶著什麽樣的目的入了宮,跟太子將來的利益也密不可分呢。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步天綱火影之主神系統艾維亞的霸道公主劍道之王婚權獨占:席少的名媛新
    最強裝逼打臉系統絕對一番穿越未來之男人不好當重生之摳腳大漢變男神婚途有坑:爹地,快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