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正文 第八百八十五章 夜宴試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正文 第八百八十五章 夜宴試映字體大小: A+
     

    三億兩千五百萬,這是《家族誕生》為芒果衛視帶來的廣告收入總額,中間插播的廣告,再加上冠名權,一檔綜藝節目帶來的收益。

    不得不說中國有錢人真的很多,為了打響品牌的知名度,那些大商家根本酒不在乎付出了多少,只是一個勁兒的狠砸。

    當初,央視一套黃金劇場廣告收入破億,還讓國內的媒體大肆報道,可是現在,廣告收入破億,似乎已經算不了什麼了。

    芒果衛視會收穫多少,宋錚並不關心,他關心的只有1+1公司能得到多少,按照當初的協議,1+1公司能夠享有廣告收入的百分之十八,三億兩千五百萬的百分之十八,也就是五億八千多萬。

    恐怕當初宋錚決定要製作一檔綜藝節目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這麼一檔綜藝節目,居然能帶來這個恐怖的收益。

    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在笑話宋錚,認為他是異想天開,放著自己擅長的事情不去做,非要弄什麼綜藝,簡直就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干。

    但是,眼看著《家族誕生》第一集的恐怖收視率,以及芒果衛視對外公布的廣告收益,相信當初所有質疑宋錚的人都該閉嘴了。

    這廝就沒有不擅長的事!

    「錚子!待會兒你得請客啊!」

    華誼兄弟的會議室里,今天這裡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個簡易的放映廳,華誼兄弟的高層,還有馮曉剛在圈兒內的好友全都到了。

    宋錚昨天就接到了馮曉剛的電話,說今天要在華誼兄弟公司內部放映《夜宴》,作為好哥們兒,宋錚當然不能不來。

    結果剛一進來,馮曉剛就還是要打土豪,都是圈內人士,誰還不知道宋錚這次憑藉著一個綜藝節目又狠狠的賺了一筆。

    宋錚找了個位置坐下,笑道:「聽見什麼了就我請客,今天可是來給你捧場的,你不管飯就算了,還打算敲我一頓,門兒也沒有啊!」

    馮曉剛坐在了宋錚的身邊,道:「捧場!我請你來,可不是讓你給我捧場的,是讓你給我來挑毛病的!」

    挑毛病!?

    這話宋錚可不會當真,作為馮曉剛憋了這麼長時間,好不容易才放出來的一個屁,他要是真敢在看完之後,說出一大堆毛病來,估計倆人的關係今天也就掰了。

    調整好設備,關燈,一面牆充當的熒幕亮了起來。

    故事一開始就是厲帝弒君,不過這一情節沒有表現出來,而是通過人物對話得出來的線索。

    陰暗深邃的宮牆之間,一場殺戮正在進行著,所有反對厲帝的大臣悉數被處死。

    如果只是看開頭的話,這應該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片子,但是宋錚只看了五分鐘就知道,馮曉剛繞來繞去,改來改去,最終還是改回去了。

    儘管在畫面處理上有些不同,但是故事的脈絡,線索和前世的那個原版幾乎沒有什麼不同的。

    老馮啊!你鼓搗來,鼓搗去,最後還是挖了一個坑,神坑!

    其實應該說,馮曉剛拍這部片子,還是很有想法的,如果將那些雷人的細節拋開的話,至少還能達到七十分左右。

    技術指標均達優秀,整部電影下來,除了燈光的級別不太夠以外,在技術上,幾乎可以說是相當不錯。

    華誼兄弟花那麼大價錢組建的主創班底可謂不俗,各位大牌演員也都表現的比較到位,可以說,正是這些人集體拯救了馮曉剛。

    首先要重點表揚的就是美術指導葉錦天,錦衣華服對他來說駕輕就熟,毫無難度,人物造型也都頗有特點,既突出了人物個性,又對演員揚長避短。

    雖說那被無限放大的所謂茜素紅的深刻內涵有過火刻意之嫌,但那也多半是由馮曉剛所致,並不是葉錦天的錯。

    國際章和周訊的化妝也可以說無可挑剔,一個濃艷凌厲,一個清新素凈,一個如火,一個似水,恰到好處。

    而場景和燈光的設計方面,若單純拆開了看分鏡,的確對影片的氣氛烘托起了重要作用。

    比如吳越之地的王子習藝場,竹樓的錯落有致,白衣面具的超脫氣氛,又比如施杖刑的庭前,高高在上的旁觀者,如地獄般重圍的凜厲高牆,再比如皇宮內的戲台,孤零零的暗啞顏色,清冷冷的蒼白光線。

    構圖、意境、氛圍、氣勢,幾近無可挑剔,只可惜,這些如果做圖畫的確很完美,而僅有圖畫,卻不能成為電影。

    有了譚頓老師,《夜宴》的配樂水平自然不會離譜,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插曲《越人歌》是意境十足,張弛有度,而其中周訊低回清凜的歌唱,尤其適合青女這個人物的性格。

    片中與歌曲相配的那段面具舞蹈也很出彩,雖然貌似異類,卻仍很動人。

    只是所謂朗郎的鋼琴演奏不過是個噱頭而已,並未見得獨到之處。

    剪輯也處於及格以上的水平,影片開始的乾淨利索,除了那旁白介紹顯得畫蛇添足了些,片頭插入的時機也恰到好處。

    後面的諸多武戲剪輯也很得當,不過這些恐怕多要歸功於武術指導袁合平的功力,從《卧虎藏龍》到《黑客帝國》,袁八爺的動作設計都有形有意,氣場奪人。

    《夜宴》也不例外,無論是竹樓群戰、雪地救人,還是殿上排練,這幾段比較重要的打戲,都毫無爭議的提升了影片的水準。

    從武戲的部分在全片所佔的比重來看,不得不說,袁八爺在拯救過王京的《鐵雞斗蜈蚣》,提升過徐老怪的《男兒當自強》,成就了李侒的《卧虎藏龍》以後,再一次拉了馮曉剛的《夜宴》一把。

    但是除了那些技術因素,以及武戲之外,這部電影還剩下了什麼?

    從頭開始分析,影片的開頭,平庸之極,是以「口述加字幕」的方式,來交待故事背景,顯然,作為《夜宴》的頭牌菜,對滿堂賓客實有怠慢之嫌。

    按照宋錚當初給馮小剛的建議,這裡應該最好應該借鑒《達芬奇密碼》中,伊萬.麥克雷解密「聖杯」的手法,採用短片的方式來回顧這段背景。

    很顯然,馮曉剛根本就沒當回事兒,而他的理由則是,採用這種口述的方式,更顯古樸。

    背景朗誦完畢后,影片就直切正題,這裡並沒有採用商業片常規的「第一本」手法,即在開頭的10分鐘用支線劇情來交待主角的人格特徵。

    而是利用主線來帶出每個主角,手法本無所謂優劣,但顯然《夜宴》的人格表現,或人物出場方式略顯突兀,因為缺少「第一本」的提前點睛,使得厲帝和婉后的出場人格有點模糊不清。

    其實這裡也不必嚴格套用「第一本」的模式,只要把背景介紹當作「第一本」來表現,以故事片斷的方式閃回幾下,各個人物的性格將呼之欲出了。

    對於馮曉剛的現在的這種處理方法,宋錚只能表示,老馮讓大片給整魔障了,腦袋瓜子犯暈,連最基本的技術手法都拿捏不住了。

    影片開頭「刺殺太子」段落的平行剪輯倒是很不錯,一邊是竹林的悠然自得,一邊是皇宮的昏暗壓抑,一邊是太子的獨自吟唱,一邊是厲帝婉后的嫵媚調.情,一邊是刺客激戰的動感,一邊是男女偷.歡的柔情。

    可惜的是,婉后雖有保全太子之心,厲帝卻堅持剷除太子之意,給這段平行剪輯畫上不太完美的句號。

    這裡可以參考《宋家皇朝》,蔣光頭痛恨宋國母,計劃在集市開車將國母撞傷,但蔣府內,宋美靈怒喝蔣光頭,力挺姐姐。

    最後蔣光頭沒有表明態度,憤然離去,集市這邊,汽車險險開過,虛驚一場,客觀上說,《宋家皇朝》的這段平行剪輯,勝在氣氛拿捏得當,結尾乾淨利落。

    而《夜宴》的平行剪輯,兩個場景的對比非常深刻,但結尾不夠精緻,略顯拖沓。

    對於殺機重生的《夜宴》,支線情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可遺憾的是,影片幾乎沒有支線,完全就是一根筋。

    就好像在看一部紀錄片,而不是藝術片,單線式情節使得影片的節奏張弛無道,同時懸念盡失,更難以得到震撼的結尾。

    如果讓宋錚來處理的話,肯定會在主線之外,延伸出多條支線,宮廷的勾心鬥角,自然會分裂出不同的利益集團,應該用支線來體現這些集團之間的利害關係,甚至可以採用兩條或三條主線的方式。

    比如最簡單直白的《指環王》系列,多線索可以大大提高影片的觀賞性,籍由更多種的可能,為觀眾帶來懸念迭起的劇情。

    而在馮曉剛的這部《夜宴》里,主體基本都是宮廷的陰謀,完全是權勢與智力的角逐,《夜宴》的硬傷也正在於此。

    繼承其單線式情節的乏味,簡單弱智的陰謀設計,給本來就平淡的剩菜,再潑上一碗涼水。

    無論是婉后的下毒,還是殷太常的黃雀在後,都顯得剛愎自用,不光是輕敵,更輕視觀眾的智商。

    如果一切都能重來的話,宋錚一定要建議馮曉剛和本劇的所有編劇先研讀古龍先生的大作,再觀摩《暗花》,《非常嫌疑犯》,《七宗罪》等影片激發靈感。

    無論是陰謀的精巧程度,還是陰謀的展現手法,抑或陰謀的嚴謹閉環,都值得內地陰謀片的有志之士借鑒。

    影片結尾處,婉后被刺的場景,想必是煞費苦心的設計,刺客一直沒有露面,而兇器很像是無鸞的短劍,在刺殺成功之後,刺客將短劍扔到水池中,最後鏡頭俯拍水池,這裡是一個定機位的長鏡頭。

    這個長鏡頭看似冗長,其實很有意味,當短劍落水時,水面的浮草散開,沒有任何規律,但當浮草穩定的過程中,漸漸的水池呈現出一個面具圖案,這個圖案呈現不久,浮草進一步運動,又恢復原來的無規律。

    這個結尾,彷彿在暗示刺殺婉后的就是無鸞,當然,無鸞已死,那麼也許就是無鸞的黨羽。

    宋錚確實很欣賞結尾的這份良苦用心,但放在《夜宴》里,著實畫蛇添足。

    結尾往往是影片畫龍點睛之處,這裡的著墨非常考究,少一分則虎頭蛇尾,多一分則臃腫累贅。

    婉后被刺的這個情節點,能否推動影片的整體劇情繼續升華,是個關鍵,如果不能,少一分其實更好!

    因為婉后本就是個人格複雜的女人,她嚮往權勢又多情善媚,真正可謂「愛江山更愛美男」。

    影片的結尾,婉后被刺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她已註定孑然一生,孤獨終老,結尾處,她得意的神情,絲毫掩蓋不住那份失落與惆悵,她究竟得到了什麼?

    對於一副行屍走肉而言,生或死已經不重要,《夜宴》又何必多此一舉,把短劍插入死人的心窩?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電影的立意,簡單說就是電影的中心思想,直接決定著影片的層次,那麼《夜宴》的立意是什麼?

    想要傳達出什麼?

    想要給觀眾留下什麼?

    影片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暗示,這使得宋錚看罷感覺索然無味,彷彿看完一場鬧劇轟然散場而去。

    再仔細想想,《夜宴》是什麼?

    這個稱呼似乎也有點文不對題起來,從頭看到尾,似乎夜宴僅僅就是影片高潮的場景罷了,並非影片的主旨。

    而且這個最後場景也缺乏必然性,故事的高.潮完全有可能發生在早朝時間、午飯時間、或某個禮慶的日子。

    馮曉剛自己說《夜宴》的想法來源於《哈姆雷特》,但是,宋錚真的懷疑馮曉剛到底有沒有真正讀過《哈姆雷特》原著,如果沒有的話,他真的建議馮曉剛研讀一遍,然後,把握其精髓再來構思《夜宴》,行似容易神似難。

    西方人的東西倘若難以把握的話,那中國的《雷雨》總可以吧?

    立意明確以後,影片的所有素材都要圍繞著這個立意服務,盡量避免陪襯喧賓奪主的尷尬,倘若立意獨到,就肯定能給觀眾心靈上的震撼。

    而馮小剛卻連中心思想都沒確定出來,這玩意兒甚至可以說,連小學生的作文都不如。

    另外,整部電影還存在著幾個致命的硬傷。

    首先,作為古裝片,《夜宴》的開頭和結尾不約而同的出現舞蹈,其中無鸞與婉后還爭論過舞術境界的話題。

    然而這些舞術的引入,並沒有很好的推動劇情的發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影片的節奏。

    這些舞蹈所要傳達的精神,與《夜宴》的立意一樣的混沌不清,就彷彿一道不合時宜的冷盤。

    對於舞蹈,馮曉剛首先應該考慮到大部分觀眾都是外行,應該簡單直接的傳達出舞蹈的精神,同時這個精神應該與影片的立意是相對統一,或者互相反襯的。

    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效果,應該儘可能壓縮舞蹈的戲份,另外,無鸞的「面具論」,即戴面具的舞蹈,才最能考驗舞者的表現力,缺乏實際劇情的支撐,顯得很空洞,難逃假學究之嫌。

    再有就是,袁八爺排出來的武戲雖然很精彩,可是在整部戲里,武戲也未免太多了吧!?

    一部刻畫宮廷鬥爭的影片,也硬生生的加入功夫的噱頭,誠然,影片中有部分戰鬥場面,比如刺殺太子、殷隼救駕非常精彩,但這都應該是屬於普通的軍事格鬥,完全沒有必要披上武俠的外衣。

    更何況一部偏重陰謀的宮廷戲,也不該把無鸞、婉后都設置成武林中人吧!?

    說到底,在《夜宴》中,功夫應該是恰到好處的下酒菜,而不該成為膩味的紅燒肉。

    參考《指環王》的格鬥模式,主角阿拉貢、金歷、精靈王子等,哪個不是一刀一劍的砍殺敵人,採用軍事格鬥代替「飄逸」的武俠風格,不要動不動就搞輕功、飛檐走壁什麼的。

    這些都是直接影響到整部電影劇情,主題的硬傷,還有一些則是直接挑戰觀眾的智商了。

    在竹城中羽林衛追殺太子的那段戲中,陪太子跳舞唱歌的那幫人大概是為了掩護太子逃走,面對殺氣騰騰、冷裝勁甲的黑色武士和寒光閃閃的刀槍,他們竟然一邊面對著殘酷的屠殺,一邊跳著怪異的舞蹈,直至如凋謝的花瓣般躺倒一地。

    這些人都穿著白衣服,帶著骷髏般的白面具,要掩護太子逃走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滿山遍野的跑。

    大家穿戴全是一樣的,看那些窮凶極惡的羽林衛追誰去,如果這樣處理的話,又緊張,又刺激,又有懸念,一點兒不傷馮大炮的悲壯初衷,看起來還更像大片,也省得太子無鸞蹲在水裡頭憋氣玩兒。

    婉后似乎是個妖艷受寵,又很懂武功的女人,不知為何她非要說她是個無助的女人。

    她的劍術似乎比太子無鸞還稍強那麼一點點,可為何要委曲求全,作踐自己?

    她要真不滿意的話,完全可以趁厲帝不備,一刀拿下,何必凄凄慘慘的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無奈無助的樣子?

    既然能「鳳目生威」,那她就有的是機會取「叔叔」的首級,也不必後來苦心孤詣的下毒,更不用在事情敗露后又大呼「陰太長」幫忙。

    拜託,太長卿離皇上太遠,她自己一伸胳膊就能夠到歷帝了。

    還有,歷帝既然決心要除掉太子,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遮遮掩掩?

    真就沒有任何借口和機會?

    相比之下,宋錚倒更欣賞殺伐果斷的李世民,氣勢洶洶地帶兵發動玄武門兵變,直接殺了他兄弟,再逼他老爸讓位。

    手上有兵又謀朝篡位的帝王似乎不必這麼羞羞答答,反倒是使用更直接而嚴厲的手段令太子險象環生更刺激、更吸引人一點。

    而太子似乎並不追究在竹城中血腥追殺他的羽林衛是受何人指使,反而不被歷帝知道地隨意出入宮中的任何地方,苦苦探究他父親的死因,完全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危險。直至在歷帝面前與羽林衛表演劍術而險象環生,把生死之戰當成了演戲。

    婉后在太子臨危時冒著可能觸犯歷帝的危險救了太子,並「一語中的」后,歷帝僅是草草殺掉持真劍的羽林衛后散場。

    整個情節簡單得莫名其妙,大片沒有大片應有的氣勢和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劇情,編劇似乎完全陷入了自己的囈語中。

    還有就是,進宮面見皇上時可以帶刀的嗎?

    當幽州節度使裴洪諷刺陰太長時,陰損即刻準備拔刀相向,這TM也太假了吧?

    早的不說,秦朝的時候就有嚴格的制度,任何帶兵器上殿者,無論理由多麼充分,都是殺頭的死罪。

    所以荊柯可以放心大膽的追著嬴政滿地跑,差點兒就得手了,而下面的衛士卻無人敢上來救駕。

    是不是很多年以後的五代十國時期改革開放了?可以隨意在皇上面前拎把刀子,殺掉一名朝廷的重臣了?

    既然如此,那麼如果陰損或是別的什麼人想殺掉皇上的話,走前幾步不就可以解決了嗎?

    另外,青女為什麼可以穿越羽林衛和御林軍的重重關卡,帶領一幫蒙著面具、未經任何盤查的人進宮,打斷宮中筵席,強烈要求表演歌舞節目?

    她老爸也做不到這點吧?

    而她帶來的這些人中,居然還居然夾帶著一個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帶著利器的太子。

    最讓人不解的就是,歷帝為何要自己服毒?

    他沒有任何危險,倒是太子被眾多羽林衛擋住而面臨絕境,此時背叛他的女人正在大聲喝叫太長卿動手,太長卿不敢動手並厲聲責罵她,此時的歷帝已經完全立於不敗之地,照著正常邏輯推演下去,邪惡的勢力該大結局了。

    歷帝能毒殺自己的親哥哥,難道卻在侄子面前喚醒了良心?

    然後喝下背叛自己的女人給自己倒下的毒酒,這一結果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還有邏輯嗎?

    還有道理嗎?

    這些硬傷,宋錚記得他之前都和馮曉剛說過了,而且,當時馮曉剛也表示列接受,但是等到成片出來之後,尼瑪,全都回歸原位了。

    對此,宋錚也只能表示無奈,並且十分理解,雖然集思廣益在字面上永遠要強於獨斷專行,但是導演這個行業,本來就是容不得別人指手畫腳的。

    宋錚也是一樣,別人說的再好都沒有個卵用,他的想法永遠都是最OK的。

    所以,對於馮曉剛的不接受,以及固執己見,宋錚也真的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總之,整部電影就和這些存在的硬傷一樣,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倫不類,馮曉剛是內地電影的傳奇人物,他開創了內地的賀歲片時代,成就著與張儀謀完全不同的電影風采。

    從《不見不散》到《大腕》,從《一聲嘆息》到《手機》,馮式電影風格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國電影史上,而馮式幽默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寫實化,市井化,粗而不俗。

    可如今的《夜宴》,以往的風格被完全顛覆了,理想主義更加濃郁,不但故事的背景遠離了現實,故事的本身也遠離了大眾。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國內的大導都集體吃了壯.陽.葯一樣,憋著勁兒的想要玩兒深沉,突顯自己的逼格。

    結果就是,整個片子有種強烈的急功近利的傾向,比如開篇動畫模仿《蠍子王》;在外景突出馬匹奔跑的飛揚塵土的慢鏡頭,九個黑袍騎士,從宮殿口向外狂拉的電腦特技,都是抄自《指環王》。

    國際章和的妝容,來自星戰和日本片,這個角色也與《亂》中大公子夫人及其相似,可惜表演的太淺。

    中間那個真相展示的表演,抄是中世紀的舞台劇,結尾,國際章正對鏡頭獨白,抄的是希區柯克慣用的銀幕內外直接對話。

    彷彿是在展示中國人模仿的能力有多強,台詞混亂不堪,一會用莎氏的語言,一會又用現在流行的語句,一會又諏文言文,唯一有點新意的是那個人不人鬼不鬼的殭屍舞,跳了兩次,第二次看甚是無聊。

    看電影的時候,宋錚甚至不停的想起黑澤明的《亂》,一部經典之作,同樣是改編自莎翁劇本,同樣是大製作,但是差別不是一點點。

    《亂》展示的是一個戰爭狂人年老了對戰爭的反思和受到戰亂的報復,電影,情節,故事都是對人的思考和解讀,是對莎翁劇本的發展和深入,而《夜宴》只不過學了個花瓶。

    不過說起來,現在這一版的《夜宴》總的來說,還是比宋錚期待的要好,至少還是能讓人耐著性子看完的。

    只可惜,對於一個馮曉剛這樣以故事見長的導演,《夜宴》這個作業交的似乎有點兒過於自大,在很大程度上刻意的敗給了自己。

    在這樣一部耗資兩千萬美國大刀的影片當中,馮曉剛似乎是受寵若驚腿轉筋,為轉型而拋棄了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實在令人大失所望。

    雖然,比起老謀子那部生拉強扭的《十面埋伏》那不知所云的荒誕故事來說,《夜宴》從背景到人物都清晰而靠譜,但是,一個不倫不類的「哈姆雷特」還不足以拯救這單薄淺顯的中國宮廷故事,更何況莎翁距離五代十國實在萬里之遙。

    馮曉剛畢竟沒有擔當過這樣一部大戲的領導者,對整個狀況的控制,顯得稚嫩有餘,亮點有限。

    若在從前對小故事的講述上,馮曉剛表現出來的靈光四射的鬼機靈,可以在片中增加無數點睛之筆。

    而像《夜宴》這樣一個大故事,除了宏大的場景和特效堆疊的眾多合成人物之外,生生被馮曉剛講成了一個家庭里幾個相關成員的明爭暗鬥。

    整個故事不過是A殺了B,還想殺C,但是D不同意,把A給殺了,C最終死掉,並由E和F陪葬。

    說白了,儘管格局很大,但歸根結底還是個小故事,人物關係和特點的設置相當傳統,既無紕漏,也無意外,也正因為這樣,每個人物才都刻畫的偏弱不乏平庸。

    厲帝對婉后,無鸞對青女,婉后對無鸞的感情,都是在結尾的時候靈光一現,既突兀又乏說服力。

    若不是葛大爺的功力深厚,其餘演員的角色合適,那突兀的一面會更放大。

    當然,黃教主的表演可以說一如既往的徹底失敗,一個且勇且柔的兄長形象,被其毀盡顛覆,成了個曖昧迷離的亂.倫流氓。

    一句話說,馮曉剛是因為太不想再當馮曉剛了,才搞成這樣,所謂過猶不及。

    而即便忽略整部電影中那數不過來的BUG不談,作為講小故事的一部電影,《夜宴》在敘事上還是徹底失敗的。

    所謂夜宴,大約重點應該在後半部分的筵席,而之前絮叨混亂的鋪陳,已經幾乎完全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

    如果沒有那段歌舞后青女的毒發身亡,恐怕連最後的高.潮從何而起都不一定。

    原本單薄的故事,被抻長拉扁左搖右擺,被迫變形削弱以後,還加入了太多宏大虛妄的場景和眼花繚亂的武打,徹底沖淡了故事本身給人的印象破壞了應有的懸念。

    影片中間的那些小高.潮完全屬於視覺效果,而非戲劇衝突,更是進一步擊潰了馮曉剛講故事的能力。

    由此可以證明,若沒有袁合平眩目的武戲撐場面,馮曉剛的《夜宴》不過就停留在中學畢業的水平上。

    這部花了大筆鈔票的電影,就如同一場性.愛關係,雖不失完整,但決稱不上意猶未盡。

    那冗長沉悶的前.戲終於七葷八素的走向實質,而最後的高.潮尚不到一首歌唱完的時間。

    所以說,馮曉剛就像一個勉強合格的性.夥伴,卻必定不可能成為共赴和諧的長期情人,一夜情也就罷了。

    另外,最讓宋錚不能忍的就是,影片中那個遠景的皇宮和皇城是哪個混帳公司做的?

    而且,三維渲染濫到極致,光給的全都不對,臟乎乎一片還楞冒充雲山霧罩,糊弄傻小子哪!

    總之,看完《夜宴》,宋錚的第一感覺就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但是肯定也不像馮曉剛自己說的那麼好。

    給人的感覺就是看著還行,吃著也還行,但是細細品味卻又沒滋沒味兒的韓餐!

    馮曉剛的《夜宴》並不是像老謀子所說的那樣「每個中國導演的心裡都有一個『武俠情結』」,因為這首先不是一部武俠片,而是一部宮廷劇。

    從深層創作心理上說,馮曉剛似乎在向人們說明:「我不是淺薄的『大眾』,我也可以玩高雅。」

    可結果沒玩兒好,就體現出了一個字一一悶!

    這個字眼似乎與馮曉剛的電影作品掛不上鉤,但是《夜宴》卻讓宋錚感受到了習慣性的沉悶,這種源自國產古裝大片的沉悶,居然一直在各位大導演的作品中瀰漫且延續著。

    從始作俑者張儀謀開始,對於古裝大片的迷戀,幾乎變成了一種傳染病,但凡是一線大導演必定要染指古裝大片,否則便對不起這大導演的名號。

    集體身患國產大片症候群的苗頭,似乎並無停歇的跡象,病症在愈演愈烈。

    馮曉剛以往的作品能夠部部大賣,在於他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得饒有趣味,語言的生動幽默,以及生活的小感悟,讓觀眾心領神會的暗自偷笑。

    不過到了一個有著龐大架構的悲劇故事中,小聰明似乎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反而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宋錚在看《夜宴》時努力避免發笑,以免激怒坐在他旁邊的馮曉剛,不過還是偶有難忍之處,這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細想來,有一部分是因為受以往馮曉剛電影習慣性思維的影響,包括葛大爺這位御用演員的熟悉口吻。

    葛大爺這位當年的戛納影帝,演技自是不容置疑,不過他與馮曉剛之間起的化學反應卻是另一番效果,或許換個男主角可能會好點些。

    影片最最重大的硬傷還是台詞,整部電影看下來,宋錚幾乎能夠從中品味到莎士比亞戲劇、馮式賀歲片、現代詩化流行語、半文半白多種語境,如此多風格化的語言,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作品,又怎麼能不發笑。

    整部影片語言風格的不統一,對影片整體風格的確立是致命傷,而不統一性同樣也存在於影片的許多方面。

    馮曉剛自己都說了,《夜宴》是借鑒了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那麼如果讓這個西化的故事完全按莎劇風格演繹也無不可,可影片偏偏卻有些貪多嚼不爛,又是吸收西方的宮廷故事,又是將日本電影元素溶入到影片之中,武士道的剖腹和舞蹈的日本能劇化,這些倒底對影片有多少補益,中華古裝外殼下有多少自己的文化內核。

    既然說中國大片都愛學習借鑒黑澤明,那麼不妨來真的去看看黑澤明的代表作品《亂》,同樣是改編自莎劇的《李爾王》,打開后卻是一幅沒有多少西化痕迹的日本戰國畫卷,可是,馮曉剛在《夜宴》中表達出的時而文藝,時而世俗的風格,向多種異域文化的模仿拼湊難以建立本位文化的特色,使人難以讀到多少歷史的味道,畫面能夠達到的也只是形似而已。

    可以借一個框架,不過往裡填充的還得是自己的東西,需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馮曉剛在《夜宴》中想表達的是慾望、愛情、仇恨,他將《哈姆雷特》的故事進行了擴展,讓皇帝、皇后與太子之間形成了三角關係,也讓皇后、青女與太子間形成另一個三角。

    中肯的說,馮曉剛講故事的能力要強於老謀子和陳凱歌,影片故事的發展在絕大部分時間還是順暢完整的,比之《十面埋伏》、《無極》的紕漏百出,《夜宴》的故事算是比較象樣了。

    只是故事推進到結尾夜宴時,卻沒有能激發出應有的高.潮,而只是一具具屍體的累加,尤其是皇帝的飲毒自盡更是缺少說服力。

    宋錚明白馮小剛想表達的是葛大爺飾演的皇帝痴迷於皇后而不惜捨命,但影片對這點的鋪墊明顯是不夠的,最後皇帝的死帶給觀眾的還是突兀。

    當然,相比其他幾位大導的大片,《夜宴》算得上是靠譜了,但它仍然逃不脫某種通病,比如暴露的情.色鏡頭和華麗的動作設計。

    所有中國的大片都是武俠動作片,因為功夫是咱們中國獨有而外國沒有的,就跟大熊貓一樣可以拿出國門去炫耀,實際上說穿了大片就是拍給外國人看的。

    而袁合平、葉錦天、譚頓這樣在好萊塢得過大獎的班底,就成了大片的有機組合部分,來來去去總是這幾位,這些牆外香的電影人,幾乎成了國內大導演打海外牌的賣點。

    《夜宴》中的動作的確很漂亮,但是所有的動作設計必須服務於內容,過多或者過分誇張都不好。

    《夜宴》中不少動作橋段看起來都無存在的必要,比如將皇後設計成高手就很傻.逼,實在有為打而準備設計。

    而皇后與太子一見面就來上一段打鬥,實在是形式大於意義,另外將棍刑設計得如此誇張更是令人咂舌,事實上這一橋段只需要表達出殘酷性便可以,實在沒必要讓人飛上翻下的。

    將所有存在的動作場面都極盡華麗之所能,事實上反而減弱了影片作為歷史悲劇的厚重感,影片充滿了輕浮的氣息。

    而暴露的情.色鏡頭更是在大片中出現得相當頻繁,但宋錚也對這些鏡頭存在的意義心存疑問,影片中出現情色的地方是否真的有必要?

    它對故事的發展或者推動有什麼影響?

    恐怕將某幾組鏡頭剪去也對整個影片無甚影響,存在只是為了商業考慮,賺取眼球外更重要的是作為影片的炒作手段。

    國產大片的一大通病看起來也傳染到了馮曉剛的身上,這種病就是經常將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故弄玄虛地複雜化,然後強加上一個偉大的內涵,而形式與思想往往顯得格格不入,不知是過分倚重形式而忽略了足夠的鋪墊,還是原本準備的底蘊就不足,呈現於人們眼前的作品都盡顯出空洞虛浮。

    電影放完了,會議室里格外的安靜,宋錚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率先發出了一聲嘆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



    上一頁 ←    → 下一頁

    修羅丹神我真的長生不老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當醫生開了外掛
    儒道至聖重生軍婚:首長,早上好穿越絕色毒妃:鳳逆天下快穿:男神,有點燃!萬年只爭朝夕